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讯     
《锻造与冲压》2014,(14):16-17
唐钢超薄热轧高强汽车用钢下线 2014年6月21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首批超薄规格热轧高强汽车用钢成功下线,表面质量、性能达到出口汽车用钢S315MC标准要求,厚度最薄至1.2mm,是目前唐钢热轧高强汽车板轧制的最薄规格产品。近年来,“以热代冷”逐渐成为薄板坯连铸连轧产品开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薄板坯流程生产热轧板取代普通冷轧冷成形薄板和冲压用冷轧薄板成为充分发挥生产线优势、拓宽品种范围、降低工序成本的发展方向.而超薄规格汽车用钢由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据来自首钢集团的消息,首钢冷轧镀锌薄板厂超薄规格冷硬卷、电镀锡基板、工具类高强钢、热基镀锌板四种新产品的开发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贸委前不久发布《近期工业行业发展导向》,涉及冶金行业的内容有: 一、产品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冷轧薄板、涂镀层板、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目前仍大量进口的高附加值产品,对涉及到这些产品的重大国债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按期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4.
康永林 《轧钢》2015,32(1):7-11
在简要介绍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我国热轧薄规格板带的市场及应用现状, 分析了CSP线生产超薄规格高强板带的工艺、FTSR线生产超薄规格板带的进展、半无头轧制技术生产超薄规格板带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高质量薄规格板带技术开发生产应用情况。最后指出: 薄规格、超薄规格热轧板带在节能减排、"以热代冷"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但需要主动积极开拓市场; 需要解决相关工艺机理及工艺控制上的关键技术, 并进行全面技术集成与创新, 才能大批量稳定生产薄规格、超薄规格板带。  相似文献   

5.
《轧钢》2017,(1)
正2016年12月份,华菱涟钢CSP线首次成功批量生产Ti-V复合强化的薄规格LG700XL产品,其中包括2 000t1.5 mm厚700 MPa极限规格产品。华菱涟钢热轧薄板生产线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2代CSP生产技术,产品突出超薄、高强、耐候的优势,年生产能力255万t以上。随着车辆轻量化的推进,更多客户提出了更高强度的薄规格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从2016年年初开始,华菱涟钢技术中心在充分考虑CSP线的装备特点的基  相似文献   

6.
一、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冷轧薄板、涂镀层板、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目前仍大量进口的高附加值产品,对涉及到这些产品的重大国债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按期建成投产;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厚板企业进行系统改造,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结合特殊钢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对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模具钢、不锈钢长材等产品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瞄准国际名牌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进行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配套完善;支持炭素制品企业对大直径超高功率电极及接头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涟钢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PL-TCM)采用四机架UCM轧机开发极薄规格产品(≤0.35 mm)工艺技术流程等。重点阐述冷轧极薄规格产品的板形控制、以及厚度精度控制等技术。生产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优化工作辊、中间辊弯辊力的设定,调整模型控制以及优化乳化液浓度等工艺参数,从而改善极薄规格轧制技术,已取得大批量稳定生产冷轧极薄规格产品的实绩。  相似文献   

8.
<正>1前言冷轧薄板厂是唐钢公司新引进项目,具有国际一流设备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2006年,冷轧三期工程全部结束,冷轧产品将成为公司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随着冷轧薄板厂10余条生产线的相续投产、达产达效,备品备件种类繁多、需求量巨大,导致备品备件供应直接影  相似文献   

9.
2A12铝合金的变形抗力较大,冷轧薄板的成品率较低。对该合金薄板的冷轧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制定合理的冷轧工艺方案及其参数,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10.
正本发明针对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既要保证二次冷轧极薄板产品大压下量变形,又要保证平整产品板形及表面质量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辊系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及自动化、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兼二次冷轧机组辊系配置方法,综合考虑平整产品和二次冷轧产品各自特点对辊系的配置要求,提出在双机架四辊平  相似文献   

11.
特薄规格热轧带钢生产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定武 《轧钢》2000,17(5):29-32
分析了增产薄规格和特薄规格热带,用以代替部分冷轧带卷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其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实例介绍了能生产薄规格热带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以生产薄规格热轧带钢为中心的成套技术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田维兵 《轧钢》2020,37(2):69-72
热轧极薄规格产品是热轧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更是实现“以热代冷”,降低用户成本的关键。在极薄规格产品的轧制过程中,由于带钢厚度极薄、轧制力大、轧制速度快,导致带钢的平直度和凸度控制难度很大,轧制稳定性差,带钢在轧机内极易产生跑偏、轧烂等现象。计算机二级模型是轧制极薄规格产品的关键控制技术,通过优化自学习参数,合理配置活套角度及张力,以及优化弯辊力和延时轧机升速等措施,提高了极薄规格产品在精轧机组的轧制稳定性,确保了极薄规格产品的顺利轧制。  相似文献   

13.
田维兵 《轧钢》2007,37(2):69-72
热轧极薄规格产品是热轧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更是实现“以热代冷”,降低用户成本的关键。在极薄规格产品的轧制过程中,由于带钢厚度极薄、轧制力大、轧制速度快,导致带钢的平直度和凸度控制难度很大,轧制稳定性差,带钢在轧机内极易产生跑偏、轧烂等现象。计算机二级模型是轧制极薄规格产品的关键控制技术,通过优化自学习参数,合理配置活套角度及张力,以及优化弯辊力和延时轧机升速等措施,提高了极薄规格产品在精轧机组的轧制稳定性,确保了极薄规格产品的顺利轧制。  相似文献   

14.
李贺 《轧钢》2020,37(3):84-89
介绍了山钢日照 2 050 mm热连轧生产线概况。针对供冷轧QP980高强钢用热轧薄规格原料生产中存在中间坯温降快、轧制过程稳定性差、易甩尾、板形难以控制、轧机振动等问题,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提出了轧制计划编排、铸坯尺寸及加热制度优化以及粗轧提速、精轧负荷分配、水系统控制、精轧温度控制、侧导板开口度设定、卷取冷却控制及张力设定等的具体措施,实现了薄规格QP980高强钢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李贺 《轧钢》2007,37(3):84-89
介绍了山钢日照 2 050 mm热连轧生产线概况。针对供冷轧QP980高强钢用热轧薄规格原料生产中存在中间坯温降快、轧制过程稳定性差、易甩尾、板形难以控制、轧机振动等问题,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提出了轧制计划编排、铸坯尺寸及加热制度优化以及粗轧提速、精轧负荷分配、水系统控制、精轧温度控制、侧导板开口度设定、卷取冷却控制及张力设定等的具体措施,实现了薄规格QP980高强钢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6.
热轧薄带的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钢铁工业所面临的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热轧薄带的生产实践及现状,分析了热轧薄带钢作为冷轧带钢替代物的趋势,展望了热轧薄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首钢京唐公司2 230 mm酸轧机组板形控制手段,模拟仿真了CVC、ESS辊型的板形控制能力。针对生产中的板形突变问题,对现场生产热轧来料凸度及性能进行了测量,定量研究了热轧来料对冷轧板形控制的影响。规范了热轧来料凸度要求及热轧工艺控制,使酸轧过程中的板形突变比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8.
梁文  刘培灿  何龙义  彭浩 《轧钢》2007,37(2):41-45
针对某厂生产的SPHC热轧酸洗卷在制作压缩机壳体过程中出现了制耳甚至开裂的现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HC低碳钢的Ar3温度较高,而终轧温度偏低,导致其在两相区轧制且带钢长度和宽度方向温度不均,使SPHC带钢产生混晶或粗晶组织,这是产生深冲开裂和制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如提高加热温度、减少除鳞水;增加中间坯厚度、提高穿带和轧制速度、加盖保温罩、采用热卷取箱等,以保证薄规格SPHC带钢的终轧温度不小于910 ℃且改善带钢温度均匀性。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改进措施后,显著提高了薄规格SPHC带钢深冲性能,开裂率由30%降低至3‰。  相似文献   

19.
杨志刚  郭德福  徐浩森 《轧钢》2020,37(4):81-85
针对2 250 mm宽带钢热连轧机生产高强薄规格过程中出现的精轧活套起落套控制不稳定、穿带头部瓢曲或折叠、机架间起大浪、尾部轧破或甩尾、轧机振动等轧制不稳定性问题,从工艺、设备、控制系统及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出精轧活套稳定起落套控制技术、防甩尾与尾部轧破技术以及抑制精轧机振动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高强薄规格带钢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