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6136N型车床,因箱体内既无润滑泵,又无专用润滑油池,仅靠箱体底处齿轮旋转中飞溅出来的油淋落到主轴轴承中,所以润滑条件差,在使用中经常要停车小修。一般在低速运行或仅有某挡小齿轮浸在油中时,很难将箱体底部的油飞溅到高处的主轴轴承上来。这样,主轴轴承在有负荷无润滑的条件下工作,易产生高温,特别是主轴前轴承系双列内锥孔滚子轴承,具有预紧工作能力;后轴承是一个平面推力球轴承和一个圆锥滚柱轴承,它们的接触角大不一样,轴承预紧程度很难适合,如果轴承预紧力小了,主轴刚性差,工作精  相似文献   

2.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螺母旋紧转矩的实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轴轴承的内部间隙必须能够调整。多数轴承应在过盈状态下工作,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有一定的预变形,这就是轴承的预紧。轴承预紧后,内部无游隙,滚动体从各个方向支承主轴,有利于提高主轴运转精度。滚动体的直径不可能绝对相等,滚道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正圆,因而轴承预紧前只有部分滚动体与滚道接触。预紧后,滚动体和滚道都有了一定的变形,参加工作的滚动体将更多,各滚动体的受力将更为均匀。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轴承的精度、刚度、抗振性和寿命。但是,轴承预紧后发热较多,温升较高;太大的预紧将使轴承的寿命下降。所以,轴承的预紧要适量。在此看来…  相似文献   

3.
吕全英  林双洛 《轴承》1998,(9):28-31
对于高速内圆磨削主轴,如果轴颈和轴承的尺寸精度都符合要求,但装配间隙调整不当,就会使主轴的旋转精度达不到要求或发生“咬”轴现象,甚至破坏关键零件的精度。所以要重视装配过程中主轴的清洗、轴承的预紧及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4.
提高数控机床主轴组轴承性能特性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轴承预紧是提高数控机床主轴等组性能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从提高回转精度,增强刚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预紧力大小,预紧力调整,测量和预紧后锁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主轴轴承预紧结构进行技术改进,将原结构改进为先液压预紧,后机械锁紧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精度.  相似文献   

6.
预紧是提高主轴部件的旋转精度、刚度和抗振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预紧就是采用预加载荷的方法消除轴承间隙。而且有一定的过盈量,使滚动体和内外圈接融部分产生预变形,使其增加接触面积。但如果预紧量过大,则刚度提高并不明显,而滚动体对跑道间的压力加大,致使轴承发热量增加,磨损加大,破坏工作精度;降低使用寿命。反之若轴承的游隙过大,则主轴的抗根性能和被加工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降低。因此主轴轴承要有合适的预紧最。我厂新设计的CL61;OM型精密卧式车床主轴前支承用了三个C46113轴承串联安装(见图1)。其轴承的预紧方…  相似文献   

7.
双列滚子轴承调整垫的改进在机床主轴结构中,常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作前支承轴承(外环可分离式)。这种轴承具有很多优点:如轴承内环有1:12的锥孔与主轴轴颈相配合,通过调整螺母使内环收紧涨大,消除间隙;施加预紧力,可获得较高的工作精度等。但这种轴承如果调整垫...  相似文献   

8.
预紧是提高主轴部件的旋转精度、刚度和抗振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所谓预紧就是采用预加载荷的方法消除轴承间隙,而且有一定的过盈量,使滚动体积内外圈接触部分产生预变形,使其增加接触面积。但如果预紧量过大,则刚度提高并不明显,而滚动体对滚道间的压力加大,致使轴承发热量增加,磨损加大,破坏工作精度,降低使用寿命。反之若轴承的游隙过大,则主轴的抗振性能和被加工件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降低。因此主轴轴承要有合适的预紧量。  相似文献   

9.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最小预紧载荷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主轴刚性和旋转精度 ,控制滚动体的公转和自转打滑 ,应对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施加一定的预紧载荷。不适当预紧载荷使轴承发热增加 ,降低轴承的疲劳寿命和影响主轴的旋转速度。根据机床主轴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预紧载荷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钢球受力的基础上 ,给出了球在沟道中不产生陀螺滑动时应施加的最小预紧载荷。附图 3幅 ,表 1个  相似文献   

10.
电主轴的静刚度是其主要性能指标,是机床加工零件精度和质量的保证。轴承作为电主轴的核心支撑部件,其预紧力的增加或减小对主轴的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预紧力的变化也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确定轴承的最佳预紧力,通过仿真分析了预紧力的变化对主轴静刚度、固有频率以及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紧力的增加,主轴的静刚度和固有频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同时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日本某大学设计出超高速新型主轴结构及其润滑方法。一般机床主轴轴承的预紧量,是不能随转速的改变而改变的。但在不同的转速下滚动体的离心力和温升是各不相同的,所以高速旋转时可能烧焦咬死,而低速时则可能刚度不足。新型主轴结构是在主轴部件中设置了压电促动器和畸变元件(见图)。根据滚珠通过畸变仪所在位置时外圈的振幅,可测得轴承的预紧  相似文献   

12.
崔立  梁雪峰 《轴承》2022,(6):23-29
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道轮廓圆度误差模型,考虑轴承圆度误差、谐波次数等沟道参数将轴承组与主轴装配,建立高速电主轴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轴承沟道参数及预紧对主轴旋转精度的影响以及轴承公差等级与沟道参数的匹配,结果表明:随预紧量增加,主轴轴端径向位移减小;随圆度误差增大,主轴轴端径向位移增大;谐波次数也会对主轴轴端径向位移产生影响。分析了轴承沟道参数与公差等级的关系,以主轴旋转精度不超过4μm为例说明了不同预紧量下轴承沟道参数的匹配选择。并采用BVT-5轴承振动测试仪测量7010AC轴承外圈振动位移,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加工中心主轴的预紧大河机床厂李友兵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预紧对主轴运转精度至关重要。我厂新研制的TH6380型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结构如图1所示。前端用SKF公司的NN3020K双列圆柱滚于轴承和234420双向斜角止推滚珠轴承支承,中间用NN3019K双列...  相似文献   

14.
高速机床主轴轴承预紧力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机床主轴动态特性,传统的定压预紧已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化机床主轴的性能需要,预紧力可控成为主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采用有限元法,完成了高速主轴系统温度场分析,给出了预紧力和轴承温升的对应关系,以推荐的轴承温升为控制目标,确定高速段轴承预紧力;以轴承的疲劳寿命为设计目标,获得低速段轴承预紧力.以某高速机床主轴为例,分析并计算了预紧力随转速变化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高速机床主轴轴承预紧力理论分析方法可行,为机床主轴的预紧力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轴轴承配置型式直接影响主轴的动静刚度、寿命等性能。为了研究轴承配置方式及轴承预紧力等参数对主轴性能的影响,利用ROMAX主轴仿真软件对不同轴系进行建模分析,从轴承配置形式、隔圈使用情况、轴承跨距以及轴承预紧等方面入手,研究不同配置型式下的主轴静动态刚度及寿命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轴承组配形式对轴系性能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分析可得到最优配置;增加轴承预紧量能显著提高轴系刚度,但寿命会大幅降低;通过合理调整隔圈、改变主轴悬伸及轴承跨距,可对轴系性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电主轴单元集合了精密主轴轴承技术、高速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油气润滑与冷却技术、高速主轴轴承预紧等相关技术,其中高速主轴轴承预紧技术是实现高性能电主轴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着重阐述了高速主轴轴承预紧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轴承预紧力的研究现状以及本实验室对轴承施加预紧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X52K立铣头主轴精度的调整,原设计是通过调整主轴前端面的四条螺钉(图1)来保证前轴承精度的。由于调整时螺钉的松紧很难一致,以及机床在运转中螺钉容易松动,因此,往往影响主轴运转精度。针对以上问题,北京第一机床厂在大修时,取消了主轴前端的四条调整螺钉,根据装配好的主轴、轴承,精确测量前轴承和主轴端面的间距,然后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电主轴包括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主轴轴承系统、润滑与冷却系统、轴承预紧系统等多种重要部件,其中轴承预紧力技术是电主轴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对不同预紧力下的主轴轴承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不同轴承预紧力下的主轴轴承系统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承预紧力的增加,轴承刚度逐渐增大,轴系固有频率逐渐增大,主轴前端和后端径向响应位移逐渐减小,主轴中间径向响应位移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ABAQUS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了主轴动态特性,主要研究了轴承预紧力和支撑跨距对主轴动态特性的影响,在同时考虑轴向预紧和主轴自重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不同预紧力和过盈配合下组配轴承的径向刚度,拟合了固有频率随轴承预紧力和支撑跨距变化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轴承预紧力相比过盈量对组配轴承刚度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随轴承预紧力的增加而增大,相同的刚度下,轴承支承跨距的增加系统固有频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弹性力学的Hertz理论,在假定钢珠直径满足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建立了精密主轴推力轴承的预紧量和刚度数学模型,导出了推力轴承预紧力、钢珠最大应力与预紧量间的计算关系式以及轴承预紧后的刚度表达式。根据推力轴承的使用要求,利用本文给出的理论公式来确定推力轴承的预紧量、钢珠直径、精度等级、钢珠的数量等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