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苯甲酮基复合光引发剂4-(2-羟基-3-叔丁基)二苯甲酮(OEB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实时红外光谱研究了OEBP光引发剂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光聚合行为。结果表明,该引发剂的最大吸收光谱在280 nm,随着紫外光照的进行,OEBP的最大吸收峰280 nm逐渐减少,其变化呈线性关系。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单体的最大速率和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转化率和最大聚合速率都增大。OEBP与传统的光引发剂二苯甲酮/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BP/EDAB)引发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传统硫杂蒽酮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含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2-[2-羟基-3-(2-羟乙基-2-甲基)氨基]丙氧基硫杂蒽酮(APT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APTX的结构。紫外光谱表明取代基的存在使硫杂蒽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以硫杂蒽酮(TX)为参照,用光致差示扫描量热计(Photo-DSC)研究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APTX可更有效地引发TMPTA的光聚合。  相似文献   

3.
以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 propan-1-one,HMPP)、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一种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6104)为原料,合成了三种可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1HMPP-TDI-6104,2HMPP-TDI-6104和3HMPP-TDI-6104.用红外光谱监测反应过程,用光差动热分析法(Photo-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hoto-DSC)研究了这三种可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引发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ripropylene glycol diacrylate,TPGDA)光聚合动力学,比较了它们与小分子光引发剂HMPP的引发效果,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对TPGDA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可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与HMPP的性能相差不大.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转化率、单体最终转化率均随引发剂浓度增大,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以4-甲基二苯甲酮和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可聚合光引发剂4-(2-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苯甲酮(4-MAMBP),利用核磁共振仪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选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曝光聚合,利用铅笔硬度法测试了固化膜的硬度;运用实时红外(RT-IR)进行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单体、光强及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引发速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固化膜中引发剂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都增加;二官能度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高于多官能度单体。4-MA-MBP的质量分数从0.2%增加到1.4%时,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都明显增加,诱导期缩短,继续增加到1.8%时,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反而下降;由于可交联在固化膜中,4-MAMBP在固化膜中的残留远低于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5.
UV光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中光引发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光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酸钾(钠)高吸水性树脂,对比于传统的热聚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易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以及无三废污染等优点。光引发剂是影响UV光聚合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本工作对Iragure65l、Iragure819、Iragure184、Iragure1700、Iragure1800、Iragure2929等光引发剂的光引发进行了研究,包括光引发剂的种类、浓度和曝光时间等因素对光聚合体系及产品的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Iragure651和Iragure1700为光引发剂聚合效果最好。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以Iragure651为光引发剂合成的丙烯酸-丙烯酸钾高吸水树脂吸水率可达1358mL/g,吸盐水率可达115mL/g。  相似文献   

6.
邻羟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光聚合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环己烷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合成了邻羟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HCMA)单体.采用实时红外光谱技术(RTIR)研究了单体结构、光照强度、不同引发剂及引发剂浓度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合成的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混合,采用光聚合方法制备水凝胶,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测定对比了共聚水凝胶与均聚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光强和引发剂浓度可提高体系双键转化率;含HCMA共聚单体的水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高于均聚水凝胶.  相似文献   

7.
以2-羟基-2-甲基-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1(2959)和氨基硅油为原料合成了双官能度和四官能度两种裂解型有机硅大分子光引发剂NH2-2959-2和NH2-2959-4。研究了两种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和降解,引发光聚合及自上浮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光引发剂均在275 nm有最大吸收峰,紫外吸收峰强度随着紫外光辐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NH2-2959-4光引发剂体系的光聚合速率明显高于NH2-2959-2体系。与小分子光引发剂2959相比,NH2-2959-2和NH2-2959-4均具有较好的自上浮能力,可以在体系中自发地向表面迁移,形成浓度的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Irgacure819、Irgacure1800和Irgacure1700三种新型的酰基膦氧化物光引发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探讨了其结构及光分解的机理。这三种高效的光引发剂可用于紫外光(UV)光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酸铵高吸水树脂。对曝光时间和光引发剂含量对树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以Irgacure1700为光引发剂,UV光聚合法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率最高可达835mL/g,交联率达到94.5%。  相似文献   

9.
光敏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光聚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时红外法(Real time infrared spectrum,RTIR)详细研究了光引发剂及活性单体对光敏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Polysiloxane urethane acrylate,PSUA)体系的光聚合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断裂型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要高于夺氢型的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其中Irgaeure 1700引发体系的聚合速率最快。光引发剂最佳用量为0.5%~1%。体系的双键转化率随单体官能度的增加而降低。含单体HEA和IBOA的感光体系的双键转化率最大,基本完全聚合;而含TPGDA和HDDA的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大约在90%~95%之间;含TMPTA的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只有80%左右。含不同活性单体体系的双键转化速率的大小顺序为:TPGDA≈HDDA〉HEA〉TMPTA〉IBOA,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和双键转化速率都随着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以4-(2,3-环氧丙氧基)二苯甲酮与全氟辛酸为原料制备了含氟光引发剂十五氟辛酸1-(4-苯甲酰一苯氧甲基)-2-羟基乙酯(EBPFOA)。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伸FNMR)对EBPFOA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测定了EBPFOA的紫外光吸收能力;采用实时红外光谱(RT-IR)考察光强和光引发剂浓度等对EBPFOA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其抗氧阻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增加;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引发剂的浓度越高,双键转化率越高,聚合速率越快,并具有良好的抗氧阳聚性。  相似文献   

11.
12.
加速器驱动洁净能系统中的燃耗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增益影响小等优点。这些优点在利用U-P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中十分明显。对于利用Th-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热堆和快堆都是可以工作的;而对于U-Pu燃料循环的系统,快堆则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