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水处理工艺中,一般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去除嗅味物质(主要为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本文针对MY水库原水藻类致嗅的问题,考察了水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机械加速澄清工艺通过去除藻体和絮凝体来去除致臭物质,去除效率为41%;煤砂滤池和炭出水2-MIB浓度均低于2ng/L;回流水直接回流明显加重后续工艺除2-MTB的负荷。  相似文献   

2.
土臭素和2-MIB是饮用水源中最为常见的典型嗅味物质,氧化法是去除两者的重要途径。总结了氧化法去除水中土臭素和2-MIB的研究进展,并对氧化法用于控制水中嗅味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O3/H2O2艺去除饮用水中2-MIB的效能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甲基异莰醇(MIB)为嗅味物质的代表物,采用过氧化氢/臭氧氧化(O3/H2O2)工艺去除水中嗅味物质,考察了O3/H2O2工艺对水中2一MIB的去除效能与主导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投加H2O2显著提高了单独0,氧化对2-MIB的去除效能,H2O2与O3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3:1,且2-MIB去除效果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叔丁醇对2-MIB的去除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O3氧化2-MIB过程中,除O3分子氧化2-MIB外,O3在水中自分解产生的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HO·)也具有协同氧化作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有机物(NOM)对2-MIB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同,较低浓度的NOM促进了2-MIB的去除,但随着其浓度的升高,2-MIB去除率明显降低。O3/H2O2工艺对水中2-MIB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是强化去除水中2-MIB等致臭微量有机物的重要工艺。  相似文献   

4.
以2-甲基异莰醇(MIB)为嗅味物质的代表物,采用过氧化氢/臭氧氧化(O3/H2O2)工艺去除水中嗅味物质,考察了O3/H2O2工艺对水中2-MIB的去除效能与主导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投加H2O2显著提高了单独O3氧化对2-MIB的去除效能,H2O2与O3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3∶1,且2-MIB去除效果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叔丁醇对2-MIB的去除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O3氧化2-MIB过程中,除O3分子氧化2-MIB外,O3在水中自分解产生的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HO.)也具有协同氧化作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有机物(NOM)对2-MIB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同,较低浓度的NOM促进了2-MIB的去除,但随着其浓度的升高,2-MIB去除率明显降低。O3/H2O2工艺对水中2-MIB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是强化去除水中2-MIB等致臭微量有机物的重要工艺。  相似文献   

5.
对原水致嗅物质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原水中致嗅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发现石家庄水源水中的主要致嗅物质为2-甲基异莰醇(2-MIB)(嗅阈值29ng/L),2008年检测到的黄壁庄水库原水2-MIB最高值为95.0ng/L,岗南水库原水2-MIB最高值为59.1 ng/L;2009年检测入厂水的2-MIB的最高值为207.0ng/L。对水源水进行了实验室小试除味试验,当原水嗅味四级时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20mg/L可使出厂水达标。针对岗南水库水嗅味、锰超标问题进行了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脱色除臭剂与活性炭联用的研究,并在生产中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嗅味已成为我国饮用水的主要水质问题之一,其中2-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等导致的土霉味是最常发生的嗅味问题,且往往难于有效去除。以5种典型土霉味物质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2-MIB、三氯茴香醚(TCA)和GSM为目标,考察了等离子体高级氧化技术同时去除5种物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500 ng/L、p H值为7. 5、脉冲放电电压为25 k V、频率为500 Hz条件下,氧化处理10~15 min即可将5种物质浓度降低到嗅阈值以下,氧化效果为TCA 2-MIB IPMP IBMP GSM;放电频率和溶液初始pH值是影响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放电频率升高,对土霉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改善,但能量利用率降低; pH值为6. 05时,对IPMP和IBMP的去除效果最好,2-MIB、TCA和GSM则在p H值为9. 04时被更快去除; H_2O_2和臭氧是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二者进一步反应生成的·OH在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际水源水质下5种土霉味物质仍能得到很好的去除,氧化处理10~15 min,5种物质浓度均能降低到嗅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7.
以饮用水嗅味污染的典型物质土臭素及2-甲基异莰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水厂常规工艺混凝沉淀、活性炭与不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强化混凝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并结合UV254、浊度指标考察了3种混凝剂对投加活性炭后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较低,活性炭强化混凝对土臭素及2-甲基异莰醇的去除率较高,其中对GSM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对2-MIB的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改变活性炭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影响较大,而改变混凝剂的种类及浓度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影响不大,3种混凝剂中聚合氯化铝对投炭后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是饮用水源中两种最为典型的致嗅物质,有效去除这两种嗅味物质一直是供水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生物法去除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因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生物法去除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所涉及到的降解菌、降解机理和处理工艺,并分析指出了生物法去除这两种嗅味物质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供水企业采用生物法控制饮用水嗅味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饮用水体中典型致嗅物质二甲基异崁醇(2-MIB)和土臭素(GSM)进行了周期性监测,同时进行了2-MIB和GSM去除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2-MIB和GSM含量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在春季时最高,分别达到9.4和9.6 ng/L。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去除水中2-MIB和GSM,且对GSM的吸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2-MIB。  相似文献   

10.
为去除C市D江饮用水中的异嗅,研究了强化混凝/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水中异嗅和CODMn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是去除异嗅的关键工艺.强化混凝/高锰酸钾预氧化及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对异嗅和CODMn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需要根据水中致嗅物质的组成和有机物特性进行选择.但当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与土嗅素和2-MIB并存时,强化混凝组合工艺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嗅味.当进水嗅阈值<35、CODMn<8 mg/L时,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可以完全去除D江水中的嗅味,并且对CODMn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在水质再恶化时需联合使用强化预处理等工艺方能达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PAC/UF)一体式工艺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常规指标和嗅味物质,对比分析了投加PAC后膜污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一体式PAC/UF工艺大大降低了出水浊度,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能有效去除嗅味物质。该组合工艺主要依靠PAC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CODMn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33. 0%和51. 5%;在曝气条件下,对嗅味物质土溴素(GSM)、2-甲基异莰醇(2-MIB)、甲硫醚(DMS)和二甲基三硫醚(DMTS)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向浸没式膜池中投加PAC,过滤初期可以缓解膜污染,但过滤后期反而会加剧膜污染。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的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茨醇(2-MIB)为代表,考察了臭氧氧化工艺去除水体嗅味的效能.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投量为1.5 mg/L时,蒸馏水和自来水中2-MIB的氧化降解率分别为57.3%和54.2%.水中臭氧浓度和pH值的升高可以明显提高工艺对2-MIB的去除率,臭氧投量从1.0 mg/L提高至2.0 mg/L后,2-MIB的去除率由43.9%上升至72.8%;当溶液分别由弱酸性(pH=4.0)升高至中性偏酸(pH=6.5)以及由中性偏碱(pH=7.5)升高至弱碱性(pH=9.0)时,2-MIB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4.9和21.8个百分点.水中腐殖酸的浓度不同时对反应体系的影响不同,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相似文献   

13.
在调研太湖原水中存在的主要致嗅物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比选、净水方案制定与实施,确定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常规工艺不能有效解决的嗅味问题。在太湖原水2-MIB浓度超出国标80倍的条件下,粉末活性炭与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联用,可将出厂水2-MIB浓度控制在10 ng/L以下,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水源藻类和底泥对典型嗅味物质的耦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底泥以及两者的组合对水源产生典型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藻在生长过程中不产生2-MIB;底泥中积存了大量的2-MIB,在厌氧状态下其会释放到水中,同时扰动也会导致底泥中的2-MIB发生快速释放;底泥能够促进微囊藻的生长,而微囊藻进入衰退期后会导致水体产生厌氧状态,促使底泥释放出2-MIB,水中的2-MIB浓度达到了594 ng/L。这项研究对于掌握湖泊水源中典型嗅味物质的产生规律以及采取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饮用水中的主要嗅味问题及其来源,总结了致嗅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并重点探讨了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感官分析、仪器分析及综合分析。其中,嗅味层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感官分析法;仪器分析中更加注重对水样的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水样预处理技术。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工艺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及联合法。通过介绍分析近10年的研究发现,我国需要尽快开展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及典型致嗅物质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形成应对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致嗅物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以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方某湖泊水源净水厂4月—9月易发原水致嗅物质2-MIB超标问题,进行了2-MIB去除规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工艺对2-MIB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8.6%,不采用其他预处理工艺时,混凝沉淀和砂滤对2-MIB没有去除效果。使用预臭氧和混凝前加氯方式联合预处理时,混凝沉淀会抵消预臭氧对2-MIB的去除效果,后续砂滤单元对2-MIB的去除率为15%~35%,尽管缩短了砂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但对2-MIB的去除率提高不超过5%。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2-MIB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厂负荷不超过80%、原水中2-MIB的浓度不超过911 ng/L时,通过预臭氧、前加氯、常规处理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的有机结合,可控制出厂水中2-MIB浓度低于10 ng/L。  相似文献   

17.
粉末炭去除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2-甲基异莰醇(MIB)、2,4,6-三氯茴萫醚(TCA)、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和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等4种常见的土霉味物质,研究了PAC种类、PAC投加量、嗅味物质的初始浓度、余氯、水质等因素对PAC去除土霉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吸附对嗅味物质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前1 h内;煤质PAC对MIB有更高的去除率;在一定的吸附时间和活性炭投加量下,PAC对痕量嗅味物质的去除率与其初始浓度无关;余氯和有机物的存在降低了PAC对嗅味物质的吸附容量,水质对去除嗅味物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水源地嗅味物质频发、严重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问题,对太湖某饮用水厂进行了从原水到出厂水的全流程检测,分析了原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含量变化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探究了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规律。原水中的主要致嗅物质为β-紫罗兰酮(β-Ion)、2,4,6-三氯苯甲醚(TCA)、二甲基三硫醚(DMTS)以及β-环柠檬醛(β-cyc),其主要源于藻类活动以及有机物的降解。DMTS含量与TC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Ion含量与COD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与叶绿素a(Chl-a)含量和UV254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饮用水厂处理工艺中,臭氧和生物预处理对TCA和β-cyc有一定去除效果;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主要嗅味物质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超滤膜过滤可对DMTS与TCA进一步去除。另外,在预处理、原水长距离输送、臭氧处理和清水池储存等过程中均存在嗅味物质含量回升的问题,应受到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秋,北京市民大量投诉自来水嗅味问题。利用GC/MS方法对第九水厂原水进行分析,发现主要致嗅物质为2-MIB,其浓度变化与水中蓝绿藻的变化有相关性,春秋两季是高发期;在MIB浓度大于50ng/L时,水厂原处理工艺难于把嗅味控制在嗅阈值内;试验采用粉末活性炭(PAC)预处理技术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PAC类型,投加点,投加量和启动条件;在第九水厂应急处理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市民认可。  相似文献   

20.
北方某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适宜处理工艺并优化水厂的运行,对北方某大型自来水厂各工段排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低以及混凝沉淀效率较高,有机物没有在生产废水中明显富集;在藻类高发期,混凝沉淀工艺难以去除的嗅味物质和藻类在滤池中被截留,导致回流水池出水中的藻类和嗅味物质含量高于原水;各工段排水中的铁、锰浓度均高于原水,也超过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其中应将锰作为生产废水回用中的主要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