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规划努力创造一个能体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心理环境紧密结合有个性有时代气息的新居住区,规划中通过强化原有基地环境的特征,精心设计人工环境与街道景观,及心理环境的再开发实现其目标。  相似文献   

2.
环境设计在建筑规划和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得到各方面重视。现代的建筑环境设计,不仅考虑空间的扩展与延伸,对自然环境进行人工改造,而且根据人们生理、心理的需要,对原有环境进行自觉又有选择地干预,既有改造、建设,也有保存、修复。人们生理、心理的需求不是简单划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甚至也不是人们自身常常能完全自觉意识到的。因此,规划设计者要认真地对它进行观察、识别、与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即环境被人们感知和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人与环境的交  相似文献   

3.
北京旧城居住区改造中人工环境效益与人口迁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居住环境是相对于居住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言的。对于北京旧城居住区改造中的人口迁居问题,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应将人口外迁量控制至合理的位置,因此,在改造规划中应注意考虑合理提高居住用地人口密度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对于人工环境质量的提高,不应简单强求它在改造后的短期内就有较大的飞跃,应有一个逐步改善和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建设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规划的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有机地融于一体,用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经营、投  相似文献   

5.
现代培训中心的建设并不一味推崇科技和人工环境,更重要的应精心营造一个陶冶人们情操、促进相互交流的整体氛围。文章就培训中心规划,从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景观特色设置、竖向规划、单体造型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建设一个层次丰富、趣味生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环境心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许宝龙建筑是“人类按照自然形象创造自己天地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一定环源形态延续的综合效应。有了建筑物就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环紧。建筑环境是人为创造的一种烟质空间,它是由自然因素租人工因素有机地组成的一个整体环境,建筑和...  相似文献   

7.
许寅 《江西建材》2014,(5):45-45
城市建设的目的除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外,还需要给人们提供一个质量较好的环境。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其规划方式就需从生态原则出发,以致力于制定出最有效的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8.
总图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合理的总图规划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捂大气、水资源、噪声等.本文简要分析了总图规划需要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人工环境因素,考量了总图规划中的防止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合理的总图规划,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室内照明设计是人与环境沟通的艺术设计。室内照明设计,既要执行照明设计技术标准和相应设计规范,以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要求,又要考虑人们的审美需要,满足心理机能要求。运用现代人工照明的手段,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灯光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形体规划(Physical Planning)是一个传统的城市规划学科,它的任务是确定城市的各项目标、功能与活动在一定地域内的空间布局。如同分子中的化学键,形体规划把人工环境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杨跃洪 《城市规划》2003,27(B06):54-56
深圳华侨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深圳市福田中心和南山两大发展重心之间的一个城市组团,总占地约4.5km2,规划人口约7—8万。华侨城成立于1985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以居住和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区,建成了由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等著名景区组成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有特色、有潜力的都市环境为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建成中国21世纪示范城区和国际水准的旅游城区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华侨城规划与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建筑导报》1999,(5):34-43
华侨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它北靠塘琅山,南临深圳湾,是深圳市相对独立的以居住、旅游和工业为主的功能的城市组团。总用地4.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2.8平方公里,旅游用地约1.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7—10万。保护原有的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创建有特色、有潜力的城市环境是华侨城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规划及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
审美心理涉及范围很广。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到人工环境,无不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所以在探讨审美心理时,首先应该立足于宏观,通过对宏观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规划、建设、保护和利用等内容进行综合研究。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应用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已成为当前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的热点之一。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念 景观生态学对城镇景观设计的影响具有层次性。首先,表现在城镇区域的宏观层面上。城镇是一个人工镶嵌体。它的建设是一个对城镇区域环境进行改造与利用的过程,因而在城镇规划中,对自然山水的利用有一个是“善待环境”还是“自我表现、唯我独尊”的价值理念的选择问题;第…  相似文献   

15.
孙冰 《四川建材》2013,(6):134-135
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很大影响。长时间处于某种色彩环境,人的心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进而改变人的生理。我国建筑设计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建筑色彩环境建设,很多建筑色彩环境缺少规划和设计,造成色彩使用上单调乏味或是用色混乱。文章通过色彩环境对建筑和人的影响,强调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色彩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为建筑师和管理者进行建筑设计时创造良好色彩环境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关于可持续社区的一个全新概念,认为可持续社区是一种模式、一种工作方向和思路,同时又是一种哲学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从地方政府决策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对人工环境的规划和发展去实现可持续社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关于可持续社区的一个全新概念,认为可持续社区是一种模式、一种工作方向和思路,同时又是一种哲学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从地方政府决策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对人工环境的规划和发展去实现可持续社区.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中国典型居住建筑入户现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搭建起居室人工照明光环境实验模型,确立空间感、愉悦性、隐私感、清晰度、有序性、放松感、色温引起感受以及眩光等心理评价指标,根据抽样调查及专家评分建立其属性矩阵。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建立起居室人工照明光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并利用专家评分对综合评价函数进行可行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函数与专家评价函数吻合较好,可用于居室人工照明光环境评价;0.75 m水平面平均照度150 lx左右,照度均匀度在0.4~0.5的照明光环境中,人们的心理满意度高,照度均匀度大于0.6的照明光环境,人们的心理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19.
小区规划和小区管理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容。规划好一个小区,能为小区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小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城市组成要素的居住小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物质环境特征,另一个是社会环境特征。物质环境特征是指居住小区内的住宅、公建配套、市政设施、环境绿化以及小区的空间、美观处理等。这些物质要素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现阶段三种养老模式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老年社区养老规划设计,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选址、规划布局、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等方面介绍了老年社区的构建,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