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rO2掺杂SnO2厚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ZrO2掺杂的SnO2超微粉,用丝绸印刷法制备了厚膜型气敏传感材料,并制成了平面型气敏元件.研究了不同掺杂量、不同烧结温度的厚膜材料的气敏性能.实验表明掺杂降低了纯SnO2厚膜的电阻及敏感温区的温度,并且烧结温度对气敏性能影响较大.在200℃下,掺杂量为1%的ZrO2-SnO2厚膜对浓度为2×10-5的H2S气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β=5.2),响应恢复时间均<1 min.  相似文献   

2.
ZnO气敏陶瓷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徐甲强,朱文会,陈源(化学工程系)关键词氧化锌;陶瓷微结构;气敏材料中图分类号TN304.99TQ174.05ZnO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半导体性,压电性,萤光性和光电效应等。在压敏、光催化、光电...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或氧化物掺杂的TiO2气敏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对材料的结晶形态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气敏材料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颗粒尺寸小于0.1μm,800℃处理样品为金红石型TiO2与锐钛矿型TiO2的混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工作温度可分别获得选择性酒敏元件、CO气敏元件和可燃气体普敏元件  相似文献   

4.
纳米CuO材料的甲醛气敏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纳米CuO气敏材料,利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CuO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纳米CuO材料中掺入适量Ag2O后,使CuO对甲醛的气敏性得到很大改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制备颗粒均匀的纳米氧化铟.运用XRD和TEM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品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用静态配气法初步测试了合成材料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与超声技术相结合是合成高性能纳米材料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并且该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铟材料有较好的气敏性能.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作为世界上来源最广、含量最丰富的可降解、可再生绿色材料,其研究价值显而易见。近年来,基于纤维素材料的气敏传感器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纳米纤维素及其复合材料的气敏传感器制备方法。同时,对基于纳米纤维素材料的气敏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r-Fe_2O_3气敏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气体灵敏度和选择性良好的r-Fe_2O_3 微细粉末,并且利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气敏性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MnO,NiO,ZnO)掺杂的r-Fe_2O_3气敏材料,这些材料的颗粒≤0.1um.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可以改变r-Fe_2O_3气敏材料的陶瓷微结构,但不宜用来改善r-Fe_2O_3的相稳定性.通过掺杂可以改变r-Fe_2O_3气敏材料的选择性和灵敏度.r-Fe_2O_3是以体控制型为主的气敏机制.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r-Fe_2O_3对C_2H_5OH,C_2H_2和LP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制备出了二氧化锡颗粒修饰硫化锡基气敏材料。通过SEM、TEM、XPS等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锡颗粒大量复合在硫化锡表面。通过气敏性能的测试发现,在可见光激发下材料对NH3表现出优异的气敏性能,对50ppm NH3的敏感性是纯硫化锡器件的4倍。文章通过测试结果对光气敏原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级 Sn O2 为气敏材料制作了气敏元件 ,以无机试剂为前驱原料加入少量适当的溶胶形成助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 Sn O2 .通过研究不同掺杂量和不同加热条件下这类气敏元件对几种还原性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为开发用于环境监测的新型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气敏元件提供技术数据 .  相似文献   

10.
SnO_2材料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的气敏材料之一。在实用过程中,需添加少量的贵金属以控制SnO_2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采用浸渍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15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SnO_2气敏材料。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气敏性能,发现Ag,CuO,ZnO可作为SnO_2普敏元件的廉价添加剂。ZnO和RE_2O_3的掺杂可明显提高SnO_2对酒精的气敏选择性。此外,添加剂Ag和CeO_2与基体材料SnO_2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也被发现。添加剂对SnO_2气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