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为主体的三网融合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电视媒体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好典型报道是电视媒体人面临的难题.那么,新媒体时代,典型报道如何生存?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近年来典型人物媒介形象建构为例,笔者认为,作为主流媒体应顺势而为,既要认清新媒体环境下典型报道面临的挑战.也要细心剖析、抓住新媒体发展给典型报道带来的机遇,如此,才能促进典型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1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特点如何适应微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除了以往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外,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有两个条件是以往所不具备的。
  1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特点如何适应微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除了以往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外,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有两个条件是以往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很多新闻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以及手机等自媒体迅速传播,尤其是对于一些突发的新闻事件,人们急于了解真相,因此很容易引起关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就成为了各家媒体争夺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一定要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随着社会在快速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随着得到发展,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已经变成了新媒体时代中的主要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和新闻收集工作也将要迎来更大的挑战,所以,电视台记者要是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采访的工作,就一定要运用网络技术来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和传播,这也就会对电视台记者的工作提出新的需求。本篇文章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研究,从而使电视台记者更加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卓文军 《西部广播电视》2013,(9):128-128,1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等新媒介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与新媒体的信息整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中华文化的传承渠道更加广泛。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剪纸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剪纸动画的出现更是为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探究了加强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中华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剪纸艺术与剪纸动画的内涵,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剪纸动画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网络发展速度快,应用价值突出,也对新闻编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具备新媒体意识,正确筛选信息的基础上,以较高的信息编辑能力做好基本的新闻编辑工作,且配合做好媒体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本文主要就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能力提升举措,以指导网络新闻编辑人员更好地做好新闻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众多新型媒介的出现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人们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时政新闻报道需要重新调整发布消息的渠道及方式。通过对当前时政新闻报道现状的研究,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时政报道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报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是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娱乐形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受众分流问题不容忽视。要确保电视节目的可看性,增加电视节目收视率,围绕电视制作中的剪辑和摄影两个方面做好技术保障及创新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当下媒体传播情境,阐述分析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巧妙应用剪辑和摄影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以全新方式提升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切入,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把握正确导向、做好传播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语境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速度逐渐加快,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体育新闻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不小的挑战。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报道更加真实,富有创新性,能够吸引广大观众的视线。但随着越来越多平台的兴起,体育新闻的传播渠道逐渐变宽,体育新闻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受到了挑战。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体育新闻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目前体育新闻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体育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最后,重点讨论了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曾经在我国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信息的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就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c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普及,为新闻资讯高效传播夯实了基础,使得传播途径更加多元,我国逐渐向新媒体时代过渡。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报纸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如果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改革时机,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生存、发展成为报纸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述报纸新闻的特征及采编方法,明确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探索高品质优化创新的策略,以促进新媒体时代的报纸行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破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更加丰富的手段,如何把握这股时代浪潮成为电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央视总台大剧《人世间》为例,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新媒体思维根基、立足台网联动打破圈层、受众赋权实现多层次传播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破圈”,走好新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发展给舆论引导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传统的舆论引导模式受到了较大的考验.本文基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趋势,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认真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成为了考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新媒体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确保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景璐  杨陆欢 《中国新通信》2023,(24):242-244+109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互联网+”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更是体现在许多方面。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并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的决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青春一代价值与力量的关键表现。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过分析“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路径。希望可以切实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以及信息化手段,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收音机、报刊杂志等,面向的是广大的民众,传统媒体在我国也已发展多年,目前是我国的一个庞大的体系,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世界更加地信息化和多元化,媒体与互联网结合并逐步迎来了新媒体时代,本文从目前传统媒体的诸多弊端出发,并以近期在云南举行的2015云南新媒体峰会的内容为案例,探讨如何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不仅官方媒体实施了全媒体发展战略,各类商业媒体机构和自媒体平台,也对人才有极大的需求,各专业人才纷纷涌入媒体行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的人才短板问题也日益暴露,因互联网理念、传媒理论、新媒体技术等水平不足而导致的新闻传播质量下降,已经成为当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探索官方媒体机构应该如何提升人才战略,塑造新品时代的全能型编辑记者团队,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媒体的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文章认为传统媒体应该坚持“走转改”,运用比较优势,打好深度牌、渠道牌和规模牌,将报道做深做精,把握竞争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英模题材电视剧往往以英模人物为原型,通过展现其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本文以英模题材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为例,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议题的选择、属性的呈现以及公众的反馈等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英模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进行议程设置、榜样精神传播的,以期能给今后英模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传播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