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长岩心流动实验,对比评价了常规土酸(12%.HCl+3%HF)和有机多元酸体系对SN油田储层岩心的酸岩反应情况。采用有机多元酸体系处理的长岩心,对第二段、第三段岩心的改造力度远大于常规土酸,分别为20.2倍与1.67倍,而常规土酸分别为6.05倍与0.53倍,表明有机多元酸体系能起到深部酸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观察了冀东油田高尚堡Es组原油与现场常规土酸生成酸渣情况,考察了酸类型、酸浓度、Fe~(3 )、缓蚀剂等对酸渣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用常规土酸与地层原油接触生成酸渣,酸渣的生成是强酸、Fe~(3 )”、缓蚀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的抗渣方法是综合采用降低酸强度、使用抗渣剂、消除Fe~(3 )的影响、使用配伍性好的酸液添加剂等控制酸渣生成途径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酸化作业中形成的酸渣,会导致储层的永久性损害。研制了防乳化抗渣剂RES,该剂由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溶剂组成。对RES的酸溶性、防乳化和破乳能力、抗酸渣性能、洗油性能及其与添加剂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RES可用于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的储层酸化施工,加量为0.5%~0.1%。  相似文献   

4.
新型砂岩酸化液体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一种用于砂岩酸化的缓速低伤害酸液体系——以磷酸/氢氟酸为主体的酸液体系,即A-924酸液;文中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土酸相比,A-924酸液缓速性能好,对岩石骨架破坏小;用于硅质或灰质砂岩酸化时,残酸pH值均较低,能有效地防止AlF_3、Al(OH)_3、Si(OH)_4、Fe(OH)_3及CaF_2等沉淀的生成,减少地层伤害;此酸液与酸液添加剂有良好的配伍。A-924酸液原材料货源广,配制方便,施工简单,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酸化效果的缓速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喜平 《钻采工艺》1996,19(1):55-62
本文综述了酸化作业中提高酸液酸化效果的缓速酸,它主要包括稠化酸、自生酸、乳化酸,活性酸和泡沫酸等。对其所用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于砂岩储层,采用常规土酸体系酸化时,由于反应速率过快,在近井地带消耗大量的氟化氢,降低酸液的深层穿透能力,影响酸化效果.通过开展膦酸体系的溶蚀评价实验,研究膦酸体系的缓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膦酸体系在初始时溶蚀率低于土酸体系,在3h后膦酸体系的溶蚀率迅速提高,基本与土酸体系的溶蚀率持平,甚至高于土酸体系,表明膦酸体系在砂岩酸化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速作用,达到深层酸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有机缓速酸在大庆外围东部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庆外围东部中、低渗透油藏地层伤害问题严重,以往酸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究了新型有机缓速酸液及配套的施工工艺。有机缓速酸具有优良的缓速及低伤害特性,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且对岩石骨架破坏小,能够用于解除地层深部伤害。应用配套的施工工艺,酸前进行井筒预处理,酸后不返排直接转注,使酸液的缓速性能充分作用于深部地层,达到了深度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砂岩储层酸化的缓速液,由有机膦酸HA、HCl及HF的混合物组成.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HA缓速酸体系的缓速特性,结果显示:HA为多元弱酸,能逐步电离出H+,可有效地实现深部、缓速酸化效果;在酸化过程中该酸与黏土矿物和管道壁面的金属离子生成一层薄膜,该薄膜也具有缓速的作用,并能起到降低腐蚀的作用;微观分析结果表明,HA还具有良好的防止二次沉淀生成和稳定黏土的作用;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适用于高温砂岩储层,能有效地增加岩心的渗透率,降低流体的注入速率从而增加HA酸液与岩心的接触时间,岩心的渗透率值将稳步增加.HA缓速酸体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酸化胶凝剂用量大、耐温性能差、缓速能力有限的缺点,分别以一定量的N,N-二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原料,在45℃、油水比为2:3、复合乳化剂总浓度为5%、单体总浓度为40%、油溶性引发剂总浓度为单体总浓度的0.15%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及油溶性引发剂氧化还原体系聚合的实验方法,合成出了耐高温酸化用胶凝剂CAT-3,并对其纯化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图表征.室内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胶凝剂CAT-3具有快速的酸溶能力和良好的酸溶效果,用量少且增黏能力强,剪切稀释性能好,抗盐能力强,适用于130℃左右的酸化施工地层;具有理想的酸岩反应缓速性能,120 min后残酸的浓度保留率仍保持在40%以上,有利于增大酸液溶蚀裂缝的导流能力和延长酸化的有效作用距离,达到深度酸化地层的目的;另外,CAT-3与常用酸化添加剂的配伍性能好,不会对地层产生二次伤害,有利于酸化作业过程中储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有机缓速土酸的性能研究和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主要介绍有机缓速土酸在轮南油田注水井重复酸化中的应用。通过对注水井储层分析,注水井损害因素分析,岩心流动试验以及酸化现场实施效果分析,证明有机缓速土酸能够较好地解除轮南注水井堵塞,有效地提高注水能力。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the chemical bond order and the reactive performance of carboxylic acid model compounds on acidic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olecular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nd order of C-O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C,and C-C bond connected to the carbon atom in the carboxyl radical had the lowest bond order. The charge distributions of model naphthenic acids were similar in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negative charges were concentrated on carboxyl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echanisms of catalytic decarboxylation over acidic solid catalyst were proposed, and a new route was put forward regarding removal of the naphthenic acid from crude oil through catalytic decarboxylation.  相似文献   

12.
濮城油田油井结盐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濮城油田产出液矿化度高 ,低含水井结盐严重 ,使部分井无法正常生产。本文通过油井结盐机理及影响结盐因素的分析 ,介绍了抑盐剂防盐、热洗除盐及洗井阀的推广应用、掺水除盐、找盐堵水等几种行之有效的工艺。这种工艺的实施 ,不仅极大地减少了结盐卡泵现象的发生 ,抽油井检泵周期明显提高 ,而且也较好地防止了油层污染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油生产中的石蜡沉积及其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防蜡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3类:(1)改善设备表面的性质;(2)增加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3)降低石蜡晶体的沉积性能。目前使用得最多的防蜡方法为防蜡剂防蜡法,本文主要讨论防蜡防剂防蜡法,清蜡 水基和油基两种,油基清蜡剂清蜡法的原理是将对沉积石蜡具有较强溶解和携带能力的溶剂分批或连续注入油吉的油套环形空间或集油管线内将沉积石蜡溶解并携带走。  相似文献   

14.
环烷酸腐蚀及其控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对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因素(如酸值、活性、温度、汽化和冷凝、流速流态、硫含量以及冶金因素等)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为寻求防护对策在近期内所应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用固体酸催化羧酸酯化反应(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HZ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羧酸酯。催化剂用量为0.1—0.3克(以摩尔羧酸计),苯为带水剂,将羧酸和醇在90—140℃下反应3.5—4小时,酯产率均可达理论的93%以上。对酯产物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实测值与文献值或理论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16.
郭永伟  张国威  金萍 《油田化学》2024,41(1):179-187
沥青质作为原油中最复杂的固体成分,因其多样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失稳和沉积。为了构建在油藏开采中规避沥青质沉积的操作指南,对国内外关于沥青质沉积实验和模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沥青质沉积阶段出发,可以将沉积过程依次划分为析出、絮凝和沉积3个阶段,并对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从流体性质(包括沉淀剂类型、原油组分和黏度)、储层性质和开采工艺(包括温度、压力、流速和开发方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影响沥青质沉积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和光散射法可以准确获取沥青质沉积的临界条件,再结合沥青质沉积热力学模型(包括溶解度和胶体模型)可以对开发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进行有效预测。其中,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的PC-SAFT状态方程考虑了沥青质颗粒的极性及关联性,能相对准确地模拟沥青质的相行为。针对沥青质沉积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沥青质沉积研究的可能方向主要为准确测定沥青质分子量及结构、建立通用的沥青质相平衡方程以及明确储层岩石中沥青质沉积机制及模型3个方面。该研究成果为深入剖析沥青质的沉积机理、完善沥青质沉积理论、攻克疑难杂症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2015,44(10):1205
采用水解-缩聚两步法制备聚环氧基倍半硅氧烷微球(PESQ),以其为支化核心,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丙交酯在熔融态开环形成支链制备多支化聚乳酸(m-PLLA),利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表征m-PLLA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PLA)成功接枝到PESQ上,且随丙交酯添加量的增加,m-PLLA先增加支链长度,后增加支链数目,最后支链长度和数目同时增加。考察了m-PLLA作为成核剂对PLA结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w)的m-PLLA10时,PLA的冷结晶温度从121.2℃降至113.4℃,结晶度从15.7%升至31.1%,平均球晶直径从100μm细化至15μm,优于添加等量滑石粉的PLA。  相似文献   

18.
原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和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从热力学平衡和溶解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原油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的机理,并采用粘度法测定了沥青质絮凝初始点;然后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定量评价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并采用经改进的自吸速率法,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润湿性改变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沉积颗粒粒径以及原油流速等因素有关。原油沥青质在油藏岩石上的吸附所引起的润湿性改变是导致储层油相渗透率降低,从而造成储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Food Control》2007,18(4):338-345
Microelements in soft winter wheat gra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ll over Serbian wheat growing region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Microelement contents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wheat samples harvested from various regions.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pattern is Fe > Mn > Zn > Cu > Pb > As > Cd > H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luster analysis (CA) were applied to classify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ir microelement contents. Four PCs, explaining 84% of total variance,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following elements: PC1 with Cu, Mn, and Zn content; PC2 with Pb and As; PC3 with Cd; and PC4 with Hg. Iron fails to load significantly on any PCs. Physical meaning of PC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metabolic processes in wheat, soil type, vicinity of industrial centers and busy motorways, and application of agrochemicals.  相似文献   

20.
VES自转向酸变黏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明  郭建春 《油田化学》2011,28(4):363-366
从胶束聚集体结构、尺寸的表征入手,通过动态光散射仪、激光粒度仪、冷冻刻蚀透射电镜研究酸液浓度、无机盐对胶束尺寸及酸液变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酸浓度增加,VES自转向酸黏度先增加后降低,酸质量分数为10%时溶液黏度达到72 mPa.s。盐酸质量分数为15%、10%、5%时胶束聚集体的水动力学平均直径分别为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