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数字化电视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杜比环绕声技术,除应具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外,对监听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至关重要。如果把现有的设备在不加处理的录音室里随意摆放,就不可能制作出合格的音像制品。下面是美国杜比实验室推荐的制作杜比数字环绕声节目所要求的监听环境,其基本原理也适用影视节目的审看间和家庭影院等场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高清电视的逐渐普及,环绕声节目的录制和重放在国际及国内音响界已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广播影视科技“十一五规划”强调数字高清电视的声音标准应该是5.1环绕声,并且它将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声音标准,因此我们电视音响工作者应尽快掌握环绕声录制技术,下面就环绕声的一些问题做探讨。  相似文献   

3.
4.
环绕声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应用环绕声录音技术制作出的音乐作品,能给人们带来比双声道立体声更为丰富的听觉感受。除了直达声和来自于前方的混响声外,人们还能够感受到来自后方和侧墙各个方位的反射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逼真的空间重现,真实的听音环境使听者如同被带到歌剧院、音乐厅等真正的演奏场所。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环绕声监听系统设计、原理、环绕声扬声器的调校进行阐述并进行分析,包括录制机房监听系统的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着重介绍了环绕声监听系统的设计与搭建,其中通过对DTS进行介绍与基本原理分析,对杜比环绕声与DTS环绕声进行比较说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采用DTS环绕声监听系统的原因.通过对DTS环绕声系统设计的不断完善与严格的施工安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DTS环绕声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专家测试和实际使用,标准听音区域频响平直,节目声像定位清晰、准确,监听效果满足5.1环绕声听音要求,符合ITU-R BS.775-1建议书要求.  相似文献   

6.
4月9日,中央纪委驻国家广电总局纪检组组长王莉莉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表示,目前,总局利用广电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监听监看系统,对全国413个地市以上  相似文献   

7.
环绕声一直是个业内的热门话题。我们听到的环绕声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外来品居多,我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摄制了第一部多声道电影。但是,由于成本太高,不能够普及。现在,DVD已经开始普及无论是杜比AC-3、还是DTS格式的DVD都可以通过带解码器的DVD播放机及家庭影院系统欣赏到动态的环绕声效果,近来,多声道播放的DVD-Audio多声道DTS唱片和多声道SACD陆续出台,使得播放纯音频的载体也进入了多声道、环绕声时代,在高清电视中大力推广环绕声也同时成为目前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当前广播传输基础设施的限制,环绕声广播节目的播出至今只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试验性的播出尝试.能否在目前的传输设备中解决环绕声节目的传输问题,让听众早日收听到高品质的环绕声节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最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的5.1环绕声录制机房里,对目前世界上竞争激烈的几套环绕声传输设备进行了非正式的主观听觉比较试验,研究它们之间的特点和不同,为将来在广播领域里推动环绕声广播进行知识沉淀积累,寻找可能的播出工作方式.阐述了这次试验的技术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MG5.1环绕声转播车声学设计为主题,基于一些新材料和特殊工艺在SMG5.1环绕声转播车中的应用,结合转播车厢体声学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实际感受,对SMG5.1环绕声转播车声学设计施工中的隔声、吸声、扩散、监听摆放等方面做了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为例,介绍了综艺节目环绕声制作系统和流程的四大要素,制作环节的三大主要问题,以及播出与接收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5.1环绕声录音棚系统的设计,分别从录音控制室声学装修、系统组成、扬声器布置、主要设备选型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在简要介绍5.1环绕声系统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浙江广电集团在5.1环绕声录音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5.1环绕声控制室监听系统的水平配置和垂直配置设计方案,以及声场不均匀度处理和环绕声扬声器的安装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关童 《电声技术》2014,(3):25-30,48
以环绕声分离式前方三声道拾音制式为模板,通过计算与数据分析对其两个子定位区域声像还原情况进行考察。证实了在该类拾音方式中,两个子定位区域有效拾音范围的部分重叠导致其声像定位不准确。针对此问题引入Williams的平滑连接理论,并确定将以其为主题进行后续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全面普及的今天,多声道环绕立体声渐渐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现有单声道电视节目录制技术的基础上尽快过渡到环绕立体声录音,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电视台日常新闻访谈类和舞台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多声道环绕声拾音方法和后期声像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清频道的增多,一些电视台具备了多声道环绕声节目的制作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节目。但由于环绕声节目的拾取、制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传输中应用的信源编码又会对声音质量带来一些损伤,使得有必要对声音质量进行评价。笔者以曾经进行的数种音频编解码算法的主观评价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对环绕声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中探讨了 5.1通路环绕声重发中连续运动声像的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馈给方法,使系统可产生环绕倾听者的360°的运动声像,并通过心理声学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熠 《电声技术》2010,34(1):54-59
针对以CMMB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提出了一种2声道的虚拟环绕声实现方法,能在有效降低音频数据传输率的前提下,为移动接收观众提供具有环绕声效果的伴音服务,同时与原有的立体声伴音完全兼容,在接收端不需做任何软件或硬件改动,是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地提升移动多媒体广播听音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通路与虚拟环绕声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总结环绕声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多通路与虚拟环绕声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从原理上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各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梁华 《电声技术》2001,(11):60-62
近年来,随着家庭影院的发展,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和系统不断推陈出新。从三声道的杜比环绕声(DolbySurround)、四声道的杜比专业逻辑(DolbyProLogic,或称杜比定向逻辑)、五声道的THX系统(HomeTHX4.1,或称THX5.1)到六声道的杜比AC3(即DolbyDigital5.1)和DTS5.1系统以及雅马哈(YAMAHA)的CinemaDSP7.1系统,使多声道环绕声系统日益完善。尤其是杜比AC3和DTS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环绕声系统。其中杜比AC3已被确定为D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