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陶飞 《炼铁》2003,22(5):45-46
马钢2500m^3高炉通过采取加强管理、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提高高炉操作水平、回收利用二次能源等措施,使高炉炼铁工序能耗指标(标煤)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425.5kg/t降到了2002年上半年的387.2kg/t。  相似文献   

2.
首钢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王颖生 《炼铁》2003,22(1):5-8
为了提高高炉煤比,降低焦比,首钢高炉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如: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富氧喷煤,不断提高风温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上半年与1995年相比,焦比降低了140.5kg/t,煤比提高了85.7kg/t。  相似文献   

3.
黄峰平 《炼铁》2001,20(6):16-19
梅山1号高炉采用了多环布料工艺,改善了料柱结构,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高炉冶炼指标不断改善,利用系数由1998年的1.973提高到2000年的2.083,焦比由431kg/t降至400kg/t,煤比从84kg/t提高到104kg/t。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下半年以来,酒钢炼铁厂在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精料工作,牢固树立顺行是改善各项指标前提的指导思想,不断优化高炉操作,进行高炉强化冶炼,重视护炉工作,努力延长高炉寿命。由于不断推进炼铁技术的进步,炼铁生产水平逐步提高,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高炉利用系数从1996年的1.352提高到了1999年的1.924,入炉焦比从1996年的568kg/t降低到了1999年的552 kg/t,煤比从1996年的40.40kg/t提高到了1999年的50.11 kg/t。  相似文献   

5.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6.
郝志忠  李小刚 《炼铁》2001,20(1):57-59
1999年7月,包钢4号高炉进行了降低结矿碱度的工业试验,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改善。8月在全厂推广,2000年1-9月份高炉利用系数为1.819,焦比为424.0kg/t,煤比为13.40kg/t。  相似文献   

7.
陶飞 《炼铁》2003,22(Z1):45-46
马钢2500m3高炉通过采取加强管理、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提高高炉操作水平、回收利用二次能源等措施,使高炉炼铁工序能耗指标(标煤)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425.5 kg/t降到了2002年上半年的387.2kg/t.  相似文献   

8.
曹锋  冯广斌 《山西冶金》2010,33(3):36-37,43
鉴于长钢炼铁厂提出2010年实现8号高炉"焦比290kg/t,煤比200kg/t"的攻关计划,分析了8高炉2009年的生产数据,研究了焦炭热态性能对8号高炉的冶炼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钢3号高炉通过富氧鼓风,使3号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日产量由3 066t/d提高到3 354t/d,焦比从412kg/t降至388kg/t,煤比从112kg/t提高到了138kg/t。  相似文献   

10.
莱钢3200m3高炉2014年在入炉综合品位55.32%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开发煤气流控制模型、改善炉缸活性、加强高炉生产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利用系数2.456 t/(m3·d)、焦比340.5 kg/t、煤比175.4 kg/t、燃料比515.9 kg/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高炉经济冶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蔡祥魁 《炼铁》2002,21(6):32-34
酒钢高炉焦比多年来一直很高。2001年6月以后,通过转变观念、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和改进高炉操作制度,降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焦比由2000年的561 kg/t降到了2001年6~12月的511 kg/t。  相似文献   

12.
杨光景  李明等 《炼铁》2002,21(3):15-18
昆钢6号高炉投产3年来,通过改进喷煤系统,提高喷煤量,加强原资料,设备和炉前管理,采用双预热技术提高风温,加强冷却系统管理等措施强化炉冶炼;通过加强炉内操作管理,优化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稳定料速,冶炼低硅生铁等措施等高炉操作,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2001年利用系数达2.040,焦比401kg/t,煤比121kg/t.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发展精料技术、改造工艺设备、优化高炉操作以及优化生产管理等措施,使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2000年利用系数达到2.827t/(m3·d),焦比达到452kg/t,煤比达到103kg/t.  相似文献   

14.
承钢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通过设备改造、改善原燃料条件、采用高风温、富氧、湿喷、优化高炉操作等一系列措施,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较大改善。2002-2003年煤比达到150kg/t以上,2004年上半年达到183kg/t。高炉顺行良好。  相似文献   

15.
80%外矿高碱度烧结矿炼铁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洵璞  韩志刚 《武钢技术》2003,41(2):14-17,43
通过充分的技术准备和及时准确的高炉操作调整,在配加80%的外购矿高碱度烧结矿炼铁工业试验中,包钢炼铁厂取得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巨大飞跃。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63t(m3.d)以上,最高2.202t(m3.d),焦比下降27.5kg/t,综合焦比下降15.0kg/t。证明了增加外来矿配比是改善包钢烧结矿特殊性,提高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6,(1)
重点对邯钢高炉有害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邯钢高炉碱金属负荷较高,烧结矿、球团矿、焦炭是高炉碱金属的主要来源。针对邯钢高炉生产现状,在碱金属的控制、锌元素的控制和氯元素的控制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使得高炉碱金属负荷由3.80 kg/t下降至2.92 kg/t,锌负荷由320 g/t下降至236 g/t,燃料比降低7.4kg/t,炉况顺行显著改善,保证了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7.
马金芳  龚卫民  赵满祥 《炼铁》2007,26(6):20-24
对首钢迁钢1号高炉实现300kg/t以下焦比的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首钢迁钢1号高炉通过完善高炉操作制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富氧率和风温,达到了焦比288.35kg/t、煤比162.4kg/t的生产指标,有效降低了炼铁成本  相似文献   

18.
安钢7号高炉大喷煤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钢7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月平均煤比已达到180kg/t,单日煤比达到198kg/t,焦比345kg/t。  相似文献   

19.
姚廷利  张振峰  张永恒 《炼铁》2005,24(2):47-50
对承钢高炉富氧喷煤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设备改造、改善原燃料条件、采用高风温、富氧、混喷、优化高炉操作等一系列措施,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较大改善,2002~2003年煤比达到150kg/t以上,2004年上半年达到183kg/t,高炉顺行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张旭  韩成  张明刚  秦愉 《河南冶金》2021,29(1):42-45
通过加强对宣钢2号高炉的原燃料管理,采取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外围保障等措施,逐步实现了高炉的高产低耗,并且在风温水平得到提高后,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19年1~8月,2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8t·m3/d,焦比341 kg/t,煤比155 kg/t,燃料比530kg/t,取得了开炉以来的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