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基于板式塔主要支撑结构的降液板对整个塔内结构件静、动态性能的关键作用,针对降液板的类型与多个载荷受力,建立板式塔盘降压板在操作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增加加强筋提高降液板顶板整体刚度的方法。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降液板加强筋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讨论,并比较加强筋板厚度和高度对降液板顶板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LNG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建造技术一直是接收站建设中的一个难题。施工中发现不同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对混凝土裂缝的大小有较大影响。借助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LNG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罐壁在不同预应力张拉顺序下的内力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对预应力混凝土储罐结构的影响。并对罐壁底端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罐壁底端加厚的改进措施,解决了LNG预应力混凝土外罐罐壁预应力设计施工中的应力过大的问题,有效地控制了罐壁底端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外围油田面临着产能建设道路系统投资所占比例增大、新建道路征地费用不断增长、常规沥青混合料井排路使用寿命短、改造速度跟不上损坏速度等问题。现油田井排路的路面类型多为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较于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强、养护费用低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因此针对水泥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重点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全铺筑小尺寸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油田的应用。基于有限元理论计算了不同平面尺寸水泥路面板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计算分析表明,当板尺寸小于1.75 m×2 m时,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分别降低23%和40%以上,板厚降低4~8 cm;通过不同基层上的室内足尺试验确定了不同厚度板的极限破坏荷载,避免了油田作业车重载造成的一次性断板破坏;通过现场试验和建设投资分析,证明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水泥混凝土全铺筑小尺寸板路面能够满足油田生产需求,投资分别降低12%~20%和6%~18%。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规则波与有顶板开孔沉箱正向作用的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和研究了有顶板开孔沉箱的开孔板、底板及顶板的压差以及后实体板等构件的压力分布规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开孔板静水位、中部以及底脚内外压差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拟合关系式,利用相同的方法分析了后实体板静水位、中部以及底脚的压强分布规律并给出简化计算关系式,还分析了底板的压差及顶板压强分布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式。将本文的实验结果与规则波波态下开孔沉箱构件受力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在多数情况下不规则波波态下开孔沉箱构件受力较大。本文关于不规则波波态下有顶板开孔沉箱各部分构件压力分布的研究以及与规则波相应结果的对比可为开孔沉箱的工程设计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软土地基上混凝土箱筒型基础采油平台结构的合理尺寸、内力、沉降以及承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油平台的沉降以及承载力等均满足要求。在渤海地区淤泥质软土地基上,混凝土箱筒型基础结构采油平台具有可行性,可在未来浅海采油平台设计中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6.
根据石油化工装置反再框架的特点,"两器"承重范围内采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和矩形钢管梁、支撑结构体系,通过分析常用的外加强板节点和内隔板两种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并结合本工程的情况,"两器"设备支撑层的梁柱节点采用外加强板与内隔板相结合的新型节点形式。应用ANSYS软件对该节点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拟,通过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梁和支撑与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在工程中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有顶板开孔沉箱上构件所受规则波波浪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槽实验研究规则波正向作用下有顶板开孔沉箱各个部分构件(前开孔板、后实体板、底板及顶板)的压力分布。分析了前开孔板静水位、中部以及底脚内外压差的变化规律,给出主要影响因素与压差的拟合关系式;分析了后实体墙静水位、中部以及底脚的压强分布规律并给出简化计算式;分析了底板压差及顶板压强的分布。以总水平力的分布为准,对前板压差、后板压强以及底板压差与总水平力之间的相位差进行考察,得到前板压差、底板压差比总水平力先达到峰值,后板压强比总水平力滞后达到峰值,并分析相位差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GB50473-2008《钢制储罐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给出的基础环墙设计方法中未能直接说明桩基基础环墙的计算内容,在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储罐桩基基础环墙计算可以按照GB 50473—2008规范要求进行;环墙高度可以根据筏板与环墙厚度比值取含筏板厚度或不含筏板厚度;比较了高度取值对环向内力设计值的影响,并根据工程经验提出桩基基础环墙竖向钢筋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某实际工程的离心式压缩机框架式基础为原型,使用STAAD-Pro对柱截面尺寸、顶板厚度、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柱高度4个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给出了4个参数对框架式基础自振频率、峰值振动位移以及峰值振动速度的影响曲线,为该类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石化某大型新建10×104m3原油罐桩筏基础为研究对象,在油罐基础施工和充水试压过程中,通过原位监测获得基础沉降、桩土反力以及钢筋内力数据,分析在基础施工和油罐充水过程中桩筏基础变形、内力等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表明,罐体在充水过程中,油罐基础呈摇摆下沉,罐体向西北方向略有倾斜,罐放水卸载后,桩筏基础有较小的回弹量,其回弹率在15%左右。在稳压时,桩承担85%左右的上部总荷载,其余15%部分由桩间土分担。由于环梁内砂垫层较厚,并且对环梁有径向向外的侧压力,筏板呈现拉弯变形。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下大梁—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提出了钻机底座下大梁的长度优化、横截面积设计及内力和位移分析的系统方法。采用文克尔模型为基础的等长单元有限元法,显著地提高了计算速度。最后给出弹弓式底座下大梁的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前苏联M.N.高尔波诺夫-波沙道夫的<弹性地基上结构物的计算>[1]方法,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挑梁埋置砌体部分的内力计算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工程设计实例的分析,给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在设计中遇到类似构件时较为实用的一种精确计算方法,避免粗略计算挑梁时易造成事故隐患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本用有限元和间隙元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平井压裂管柱的非直线性接触进行求解。现场实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2%,满足工程要求,为水平井压裂管柱受力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限元法对管道漂浮充水下沉时悬浮段进行分析,编制出有限元分析计算程序PAPFEM。采用这个程序可方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管道悬浮段长度及充水段长度,并可对管道进行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为工程中的管道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志鹏  张宏艳  缪成亮  朱腾威  崔阳 《焊管》2015,38(11):56-61
针对高碳HFW焊管缺陷,取样分析后发现,探伤不合格缺陷形成的原因可分成4类:①50%的缺陷由内生夹杂物导致;②30%的缺陷由连铸夹渣导致;③13.75%的缺陷由板坯内裂纹导致;④6.25%的缺陷由板坯角部横裂纹导致。通过优化冶炼工艺提高钢液洁净度和优化浇铸工艺减少板坯缺陷,实现了板坯大型夹杂物的减少、卷渣率的降低和板坯裂纹的减少,从而提高了制管后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在地面以下做刚性地面提供侧向支撑,改善基础的受力模式;在基础短柱项增加受拉钢筋加固柱脚,分担、传递柱脚弯矩及水平力,调整基础的传力途径,对现有进行基础加固。在较短的工期和较小的空间内,解决了上部荷栽大幅度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薄壁管缩径挤压工艺的模拟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夏巨谌  王英 《石油机械》1997,25(3):18-21
薄壁管缩径挤压成形过程可分为刚性滑入、缩径变形、反弯曲和挤压四个阶段。满足刚性滑入的动力学条件为tg(90°-α)≤tg。当总的缩径变形比n总大于其极限变形比n极时,需多次缩径,且每次缩径比n应小于n极。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缩径变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可得到管壁轴向剖面上网格变形和应变分布以及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高;采用主应力法和修正的Tresca屈服准则,可分别导出缩径成形力和壁厚变化规律的计算公式。采用这种工艺可节省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的质量及性能。  相似文献   

18.
五缸液氮泵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利用力矩分配法和Visual Basic程序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对五缸泵的主轴进行受力分析,并计算出主轴受到的支反力,为泵壳的受力分析奠定了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VB编程的曲轴强度校核方法,简化了受力计算过程,为液氮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比有限元分析方法和GB 150—2011的弹性薄壳理论应力分析法在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的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应力奇异性,有限元分析结果是偏保守的。因此,推荐使用GB 150—2011的弹性薄壳理论应力分析法来计算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  相似文献   

20.
对海洋平台进行动态载荷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采用时域正演法对离散系统进行动载荷识别的方法,它是用正分析的方法来求解反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海洋平台的载荷识别,结果表明只要实测信息准确,方法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