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浩 《真空与低温》1997,3(2):70-73
提出了溅射-气体-聚集共沉积制备金属/金属(介质)复合团簇镶嵌薄膜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在方华膜衬底上制备了系列Fe/Ag及CaF2复合团簇镶嵌薄膜样品。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Fe(Cu)团簇都较好地镶嵌于Ag(CaF2)基质中,其结构为两种材料的多晶共存形态。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块材相比,Fe/Ag样品中Fe团簇晶格常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收缩,而Cu/CaF2样品中Cu团簇晶格常数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膨胀。运用附加压力的模型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技术制备Ag—Cu固体润滑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离子束技术(包括离子束溅射和离子注入)在钢表面沉积Ag-Cu合金固体润滑膜的方法。通过现代测试技术研究和测量了Ag-Cu合金固体润滑膜表面的显微硬度、磨痕形貌、摩擦系数等,结果表明经离子注入的Ag30Cu70合金膜具有优良的耐磨能力,还分析了离子注入的作用及Ag-Cu合金膜的减摩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Al-Si-Cu-Mg系中富铜的W(AlxSi4Mg5Cu4)相与Al2Cu相的金相显示鉴别法,并用化学染色试剂彩色显示区分铸造铝硅铜镁系合金(α+Si+Al2Cu+W)四元共晶中的W相及Al2Cu相。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SiO2衬底上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沉积的Au薄膜及Au-Ag复层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变化及电迁移扩散行为。结果表明:①在衬底表面施加水平方向电场辅助沉积制备的Au薄膜其表面显示出平整的椭球形晶粒,并沿外电场方向呈织构取向。与未加电场的热蒸发沉积膜相比,具有较为均匀、有序的表面微观结构。②SiO2表面Au-Ag复层薄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u,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衍射,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在惰性气体中蒸发Ag-Cu母合金,然后原位加压成型得到的纳米晶Ag-Cu合金,实验结果表明,n-Ag37Cu63合金由富根,富铜固溶体组成,点阵参数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表明,它们是快速冷却超粒子时产生的孢和固溶全,样品的维氏显显镀昌粒的长大而减小,遵循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挤压的工艺方法成功地对压铸态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研究了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成形性能,挤压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孙大明 《真空》1994,(4):7-10
通过实验了解Al-Cu固溶体多晶薄膜的析出效应。这种多晶薄膜的析出动力学对于大块的有衬底的Al-Cu薄膜和无衬底的单晶薄膜是不同的。用俄歇电子能谱在45-75eV能内测量的Al(LVV)峰和Cu(M2,3VV)峰分别为67.8eV和60.0eV。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Cu^2+的配位反应,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X-ray及DSC等分析探讨了配位反应对PVA的结晶度及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A-Cu^2+的配位反应降低了PVA的结晶度,但新化学键的引入使PVA薄膜的抗生物降解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SiCw/Al—Li复合材料热挤压变形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热挤压的工艺方法成功地对压铸态SiCw/Li-Cu-Mg-Zr复合材料进行二次加工,研究了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很好的热成形性能,挤压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陶瓷薄膜与金属间的浸润性及其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 TiN、TiC陶瓷薄膜与金属 Ag、 Cu、 Ni、 Fe间的浸润性测量的基础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对其界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浸润性较差的Ag、Cu与TiN、TiC的界面平整,几乎没有发生相互扩散和化学反应;而浸润性较好的 Fe、Ni与 TiN、TiC的界面有明显的扩散和化学反应现象沿着TiN、TiC的晶界扩散;薄膜部分甚至全部溶入金属中。TiC薄膜与Fe的界面反应程度大于TiN 薄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挤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复合材料样品中晶须分布均匀,各合金元素含量均可控制在成分设计范围内。拉伸试验结果表明,SiC_w/Al-Li-Cu-Mg-Zr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Sol-Gel法制备YBa2Cu3O7-δ-Agx复合超导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Ag的加入能使YB2Cu3O7-δ相晶粒细化,结晶度提高,致密度增加,晶界无序区域变窄,这些都有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但过多的加入Ag则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对Ag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阻尼Al-Zn-Mg-Cu系合金。通过拉伸性能与阻尼性能的测试,以及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纯铝及石墨对合金拉伸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15wt%Al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已达到LC9CGS1的水平,阻尼性能为Q=6.0×10^-3;在室温至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能力提高;合金的阻尼机制属复合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应用自建的超高真空原位装置及扫描俄歇微探针技术。研究了Au-Ag/Si体系的表面电迁移现象。观测到清洁Si表面上的Au/Ag/Si和Ag/Au/Si复层薄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呈现明显的两相分离,Au,Ag分别向着外加电场拨乱反正 和负极方向快速迁扩展,总的迁移速率对Au/Ag/Si约为0.63μm/s而对Ag/Au/Si为0.37μms。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结构,即其形成次序虽不影响Au,Ag各自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了解Al-Cu固溶体多晶薄膜的析出效应。这种多晶薄膜的析出动力学对于大块的有衬底的Al-Cu薄膜和无衬底的单晶薄膜是不同的。用俄歇电子能诺在45~75eV动能内测量的Al(LVV)峰和Cu(M2,3VV)峰分别为67.8eV和60.0eV。  相似文献   

16.
纳米晶Ag-Cu合金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在惰性气体中蒸发Ag-Cu母合金.然后原位加压成型得到的纳米晶Ag-CU合金.实验结果表明,n-Ag(37)Cu(63)合金由富银.富铜固溶体组成.点阵参数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表明,它们是快速冷却超粒子时产生的过饱和固溶体.样品的维氏显微硬度随晶粒的长大而减小,遵循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董尚利  茅建富 《材料工程》1994,(6):13-15,39
本文利用挤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SiCw/Al-Li-Cu-Mg-Zr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所获得得的复合材料样品中晶须分布均匀,各合金元素含量均可控制在成分设计范围内。拉伸试验结果表明,SiCw/Al-Cu-Mg-Zr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阻尼Al-Zn-Mg-Cu系合金。通过拉伸性能与阻尼性能的测试,以及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纯铝及石墨对合金拉伸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15wt%Al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已达到LC9CGSI的水平,阻尼性能为Q=6.0×10 ̄3;在室温至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能力提高;合金的阻尼机制属复合型机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Sol-Gel法制备YB2C3O7-δ-Agx复合超导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Ag的加入能使YBa2Cu3O7-δ相晶粒细化,结晶度提高,致密度增加,晶界无序区域变窄,这些都有利于材料性能的提高,但过多的加入Ag则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对Ag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虽然Cu-Zn-Al和Cu-Au-Zn合金中的母相已知为DO3或L21结构,但通过通道增强微分析原子定位法(ALCHEMI),可以检测Cu-Zn-Al合金的母相,马氏体相和Cu-Au-Zn合金的母相、马氏体、贝氏体相中的原子配置,结果表明,马氏体相中原子配置与母相是完全一样的,但Cu-Zn-Al合金听时效马氏体的Cu-Au-Zn合金中贝氏体与母相不同。本文叙述ALCHEMI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