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食家》饮食营养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食家》是一部描写苏州市井生活与美食风味的中篇小说,它不仅将“吃”写得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且也展现了中国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倡导了一种烹饪营养、饮食审美、饮食休闲与养生的饮食观,在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美食之都”,餐饮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成都“吃”文化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游客对成都“吃”文化的认可度较高,游客普遍重视成都饮食的味道和服务质量,能够反映成都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备受青睐.成都“吃”文化的开发应以成都的地方饮食文化为特色,以川菜、风味小吃的开发和创新为核心,努力提高餐饮业服务质量和性价比,并借助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进一步扩大成都“吃”文化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不是为了谈吃而写《红楼梦》的,但即使在《红楼梦》诞生二百年后的今天,还没有产生过哪一部小说可与《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相媲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界、饮食界对《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以及红楼美食的现代开发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把握原著精神风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广红楼美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了解元代饮食文化,不可不读元杂剧,因为“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都映射在其中。从元杂剧传世作品看,元代饮食中有“打剌酥”,指的是酒;又有“合酪”,则是像水煮面条一样“下”着吃的。“酪”的意思本来是指奶酪,可是,元代人说的“合酪”则属于水煮食品,  相似文献   

5.
在《东方美食》兼办的《饮食文化研究》2 0 0 1年第 1期上 ,看到了季鸿昆写的《道家、道教养生思想源流和中国饮食文化》一文 (以下简称季文 )。在文章的第一节中 ,有这样一段话 :作者说他的这篇文章曾遭“两度退稿” ,“其所以有这许多的周折 ,或许就是因为捅到了如×××先生所说的‘三神’(神圣、神秘、神话 )体系的神经系统 ,触痛了某些文章作者特有的中国烹饪行邦 (应为帮 )意识的封建文化情结 ,以致见拒于封建式的行帮樊篱之外 ,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的一种悲哀。”这一段话不长 ,但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很严重 ,尤其…  相似文献   

6.
饮食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属于全世界,中外联合“申遗”是未来饮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运作模式。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历史属性、文化属性、现实属性以及普世属性。中国饮食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即原真性与创新性统一原则、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原则、科学观与历史观统一原则、动物解放与人类解放统一原则。倡议建立更加符合东方饮食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保护的《保护亚洲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东方饮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应该积极地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在原商业部饮食服务局工作时,认识了西安的王子辉先生。他当时是西安烹饪研究所和西安烹饪技术培训站的负责人,并集中精力于饮食烹饪研究上。子辉先生文思缜密,眼界开阔,常发表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有些虽系一家之言,可却对人多有启发。最近几年,他将饮食文化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紧密联系起来,先是发表了“和是中国烹饪审美文化的精髓”、“和是中国饮食文化根本之道”等文章,现又撰写了《周易与饮食文化》一书准备出版,嘱我写几句话作序。我翻了他给我的目录和部分文稿,开始还以为他找错了人。因为…  相似文献   

8.
<正> 《金莲打饼》又名《打饼调叔》,是川剧中有名的折子戏,花旦应工,表演见长。刚中有潘金莲的“打饼”表演,一招一式,有条不紊地展开为称面、加水、和面、揉面、切面、做饼等程式化动作系列。金莲所打之饼,是何等食物呢?按照剧本叙述,是火烤之饼,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大饼、烧饼,四川人所谓锅魁。你看台上,表演  相似文献   

9.
开发高职烹饪旅游专业《〈红楼梦〉饮食文化》校本教材,旨在把《红楼梦》饮食文化传承和高职烹饪旅游学生饮食文化素养的习得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红楼梦〉饮食文化》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开发原则、开发内容等方面,探讨了《〈红楼梦〉饮食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追忆马肝     
<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饮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正如一切美的事物都有着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局限一样,一些在古人看来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有时就实在是难以理解。像《吕氏春秋·本味》篇谈到的“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等,估计如果谁现在还敢吃,重则会有牢狱之灾,轻则会引起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吧。再如《梦粱录·东  相似文献   

11.
《汝南圃史》是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江南士人周文华所撰,一般认为是晚明时期较为重要的农书之一。然而,文献中有颇多与饮食相关的记载,为历来研究文献学者所重视,认为是反映明代饮食文化的重要原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尚未有学者讨论该书的饮食文献价值,这就为《汝南圃史》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利用造成障碍。文章着重从该书所引典籍以及该书对于食材、食法的介绍入手,讨论《汝南圃史》对明代江南饮食文化的记载,以及具体食用的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地理背景决定了民族风俗特征,江苏南北饮食风俗自有差异。近代江苏大体可分为苏锡常饮食文化圈、徐海饮食文化圈、宁镇扬淮饮食文化圈与通盐饮食文化圈。苏南、苏北主要饮食品种的差异在于;徐海人主食以干食为主,“非干不饱”;其它地区主食以米饭、米粥为主,佐以面食;苏锡常米食糕团大量食用。江苏南北饮食风俗表现在人生礼仪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吃茶     
<正> 从人们发现茶到现在,茶主要是作为饮品,“吃”茶是很少见的。《谢氏诗源》载:“昔有客过茅君,时当大暑,茅君于手巾内解茶叶,人与一叶,客食之,五内清凉。”这是把茶叶吃下去了。但只是饮之余绪,算不上“吃”茶。据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梅家坞品龙井,茶喝完后,连茶叶也尽数吃下。这表现了总理的惜物之情,也不能算是“吃”茶。这里要说的是以茶叶作菜肴、点心、零食来“吃”。  相似文献   

14.
妙联话饮食     
<正>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对联则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学形式,在对联佳作中,不乏语涉饮食而妙趣盎然者。 有一类饮食联语,出语典雅蕴藉,雍容含蓄,较多地体现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特色。如:“宰天下有如此肉;治大国若烹小鲜。”上联典出《史记》,意谓主宰天下要像陈平分肉那样保持均  相似文献   

15.
<正> 提到中国烹饪,就认为煎炒烹炸都离不开油,谁会想到迟至宋代,百科全书般的《太平御览》中竟还没有膳食用“油”的明确记载。该书“饮食部”第22卷题为“脂膏油”,但在所收13条关于油的史料中,除一两条例外,都是用于点灯或战争中的火攻。清代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油部”记事33条,明确为食用的也只有两三条。这固然由于中国历史典籍详于政治礼教而略于社会生活,但油用于烹饪在中国确实较晚。 《不列颠百科全书》说:“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人们便从植物中提取油点灯、做涂料和用于烹饪。”然而在饮食文化无比发达的中国,植物油的运用,却是烹饪史上的一大谜团。一方面它有极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自古极少记载,可能因此至今缺乏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人文遗产对于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应通过挖掘“巴渝饮食文化”的底蕴来塑造重庆城市形象,并从“巴渝文化”与“巴渝饮食文化”,重庆饮食文化与城市形象,以及重庆饮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形象塑造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从人类学视角看,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饮食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古往今来,借助“文化”这个中介,语言和饮食在悠悠人类历史上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世界各国语言,你会发现,有不少风趣生动的成语、俗语、典故都跟饮食文化瓜葛甚深。透过这些词语,你可以窥见不同国度、不同族群那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风尚。  相似文献   

18.
螃蟹宴寻踪     
鲁讯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还要钳人,开始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有些勇气。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齐民要术》是迄今南北朝时期保存较完整的重要农学文献典籍,其书记载了大量的农业数据、丰富食料以及食品加工技术,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情况,表现了饮食文化交流的通融性。《齐民要术》是记录南北朝时期历史状况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该书拓展了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0.
<正> 《易经》中以阳爻为九。把九列为阳数,九月九正是两阳相重,“重阳”之说由此而来。据屈原“集重阳入帝宫兮”句,可知我国重阳节仪始于战国。重阳节有许多俗事,诸如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吃菊花糕等,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曾盛行“重阳宴”。 据文献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已出现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见《西京杂记》)。但实际上,汉代的重阳节主要是在宫中盛行,史书中没有提到汉代重阳有举宴之风。我国第一次提到重阳宴的是三国魏文帝曹丕。他在《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两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