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迁移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在上海的企业和消费市场采集密胺餐具共40份,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材料鉴别,依照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和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进行迁移试验,测定三聚氰胺和甲醛迁移量。结果密胺餐具存在材质未标识、标识不清或标识有误的现象;脲醛树脂中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量均高于密胺树脂,且迁出量与温度呈正相关。结论脲醛树脂应用于餐具存在风险,国家标准中有必要增加密胺材质鉴定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竹纤维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规律,讨论影响迁移水平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对该类产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采集市场上不同品牌且明确标识含有竹纤维的密胺餐具14种(包括婴幼儿餐具),选择10%(V/V)乙醇和4%(V/V)乙酸,按照GB 5009.156—2016的方法浸泡餐具,再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15—2016和GB 31604.48—2016开展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试验研究。结果 竹纤维密胺餐具在接触4%(V/V)乙酸时,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水平远高于10%(V/V)乙醇。对单个样品而言,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趋势呈正相关的规律,且长期重复接触酸性较强的食品时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两者的整体迁移水平逐渐升高,该规律在竹纤维添加量较高的制品中更为明显。结论 竹纤维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规律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基本一致;其中三聚氰胺的迁移水平更能反映树脂的分解情况。该类产品长期重复接触酸性食品时三聚氰胺或甲醛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尤其对于婴幼儿产品。应加强标签标识及消费者指导,杜绝使用不合规原料,促进行业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水、4%乙酸、50%乙醇3种溶剂为浸泡液, 在不同温度下浸泡不同时间, 其浸泡液过滤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结果 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和迁移时间、迁移温度、迁移浸泡液相关。三聚氰胺的迁移量随着迁移时间增加、迁移温度升高而升高, 且在酸性模拟溶液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最大。浸泡液为4%乙酸时, 在100 ℃下浸泡1 h时, 三聚氰胺迁移量达到最大值, 密胺碗、饭勺、筷子的迁移量分别为1.94、1.35、1.61 mg/kg。结论 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在高温、酸性条件下易迁移, 建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使用, 选择大品牌的厂家生产的有QS标示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和分析市售密胺餐具的感官、甲醛迁移量和三聚氰胺迁移量, 评估市售密胺餐具的安全性。方法 采集了市场在售的30批次密胺餐具, 依据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对其感官、甲醛和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3%的样品感官出现异常; 33.3%的样品甲醛迁移量超标; 46.7%的样品出现三聚氰胺迁移; 随着浸泡液温度的升高, 无论是甲醛还是三聚氰胺, 其迁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售价较低的样品出现问题率更高。结论 目前市场上密胺餐具的质量令人担忧, 不同价格与不同来源的餐具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应选择外表光滑、平整的餐具, 同时尽量不要在高温或酸性条件下使用密胺餐具。  相似文献   

5.
网温 《美食》2009,(5):23-23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种在餐馆、家庭广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最近,北京、河北两地在对仿瓷餐具的检测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  相似文献   

6.
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鲜艳、款式多样、轻巧不容易破碎的仿瓷餐具(密胺餐具)再度被曝存在安全隐患。 继200B年11月份揭露仿瓷餐具存在安全问题之后,前不久,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又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联合发布了北京大型连锁超市及批发市场仿瓷餐具质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送检产品中有80%违规使用了价格低廉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此次调查涉及的仿瓷餐具前后历经了3次检测.结果是问题越查越多。  相似文献   

7.
依据GB/T5009.61-2003对密胺餐具中有害物质甲醛的分光光度法的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量化各个来源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计算得出分光光度法测定密胺餐具中甲醛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仿瓷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迁移情况以及两者迁移是否存在关联,为以后进行危险性评估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物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迁移实验条件为90℃,30 min,模拟溶剂为3%乙酸.结果 41个样品中,有28个样品检出三聚氰胺,其中最大值为0.85 mg/dm2,最大迁移量约为欧盟限量标准的17.0%,所有样品的三聚氰胺迁移量均未超过欧盟的限量值;41个样品中,全部检出甲醛,其中最大迁移量为270.56 mg/dm2,约为欧盟限量标准的108.2倍,有22个样品超过欧盟的特定迁移量规定,超标率达53.66%;41个样品中有27个样品甲醛与三聚氰胺的迁移量的比值大于6,最大比值为10 033.0,是文献中所提供最大比值6的2 090.2倍.结论 仿瓷餐具中甲醛的迁移值异常高而三聚氰胺的迁移量为未检出时,其不为三聚氰胺-甲醛(密胺)餐具的可能性极大.目前市售的仿瓷餐具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和分析网购密胺餐具的材质、高锰酸钾消耗量和脱色,研究迁移温度对甲醛迁移量的影响,评估网购密胺餐具的质量。方法 采集网上在售的18批次密胺餐具,通过衰变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红外法分析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的特征吸收峰,快速区别密胺餐具和脲醛餐具。依据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对密胺餐具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依据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对密胺餐具的甲醛迁移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脲醛餐具占样品总数44.4%,覆盖密胺涂层的脲醛餐具占样品总数33.3%;11.1%的样品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合格;11.1%的样品4%乙酸浸泡液脱色不合格;11.1%的样品甲醛迁移量不合格(4%乙酸,70℃,2h)。结论 本次网上购买的密胺餐具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存在不符合GB 4806.7-2016的现象;甲醛迁移量不符合GB 4806.6-2016标准的现象,存在用脲醛餐具替代密胺餐具或是在脲醛餐具上覆盖密胺涂层以次充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分析了甲醛迁移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且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规范要求给出不确定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蜜胺餐具的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实验,采用LC-MS/MS法测定三聚氰胺迁移量,研究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重点考察了食品模拟物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温度、乙酸浓度、乙醇浓度、重复使用和微波加热等迁移条件下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食品和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迁移风险较高,且需控制蜜胺餐具的使用温度、盛放时间、重复使用次数及微波加热功率和时间以降低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13.
结合蜜胺餐具的实际使用情况,选用合适的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实验,采用LC-MS/MS法测定三聚氰胺迁移量,研究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重点考察了食品模拟物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温度、乙酸浓度、乙醇浓度、重复使用和微波加热等迁移条件下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食品和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迁移风险较高,且需控制蜜胺餐具的使用温度、盛放时间、重复使用次数及微波加热功率和时间以降低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14.
《饮食科学》2009,(9):10-13
部分仿瓷餐具质量有问题,有毒。这在今天已不是新闻。央视的《新闻30分》与《今日观察》、《新京报》和《新华网》,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曝光和跟踪报道。本刊也枉第一时间接到这次事件的核心机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出的新闻通稿。现以回顾的形式对这事件全程做一次梳理,让读者再来了解和认识其中的人、事、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学校食堂在用密胺和不锈钢餐具进行检测分析,并参照相关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学校食堂在用密胺和不锈钢餐具的风险状况,为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及优化现行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检测通过对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三聚氰胺迁移量;对不锈钢餐具中铅迁移量、砷迁移量、镉迁移量和镍迁移量六项指标,对食堂抽取的100批次密胺在用餐具和100批次不锈钢在用餐具样品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现在用问题餐具共72批次,占比36.0%。其中在用问题密胺餐具55批次,占密胺餐具总量的55.0%;问题不锈钢餐具17批次,占不锈钢餐具总量的17.0%。密胺餐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甲醛和三聚氰胺(4%乙酸,水)的迁移量超标,不锈钢餐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铅、镉元素的迁移量超标。结论 食堂应制定密胺餐具相应的使用管理规范,设定密胺餐具的使用年限为1年以内,同时规范餐具的消毒、清洗等操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甲醛和三聚氰胺的迁移风险;应加强不锈钢餐具原料供应链管理,从源头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6.
《美食》2009,(2):54-54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日前将北京部分仿瓷餐具送检发现。超八成违规使用了价格低廉、有毒有害的原材料。这些不合格的仿瓷餐具由于甲醛溶出量超标、颜料脱色等会给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7.
关注食品安全,除关注食品本身之外,当然还应该包括对食品包装材料和盛具的关心。近来.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就在消费者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使得不少人忧心忡忡。这项由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日前在北京市场进行的调查表明.从该协会所抽查的5种仿瓷餐具看,由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产品质量合格率只有60%.  相似文献   

18.
《广西轻工业》2018,(3):98-99
本研究以密胺餐具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密胺餐具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使用不当在密胺餐具安全风险评价中占较为重要的地位,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次之。作为日用品的密胺餐具,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制得到的三聚氰胺醇树脂(MMH)和三聚氰胺糖树脂(MG),与市场上常用的填充材料FD和D-57对革进行对比填充试验,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填充加脂后革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其中革增厚率较大的是FD和MMH填充革,分别增加了16.4%和16.1%。填充革的抗张强度都比较强,其中MMH填充革的横向抗张强度最强,达到了14.9MPa。填充革的柔软性都比较好,其中柔软性最好的是D-57填充革,达到了0.93mm,柔软性最差的FD填充革也达到了0.85mm。由扫描电镜(SEM)结果得知,MMH和D-5的渗透能力比FD和MG的渗透能力要强。革中游离甲醛含量最低的是MG填充革,仅为8.40mg/kg,含量最高的是MMH填充革,高达146.95mg/kg。  相似文献   

20.
超低醛高稳定性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整理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超低醛高稳定性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整理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提高其稳定性、降低其游离甲醛含量的较佳反应条件及合适添加剂的选用。该整理剂的贮存期达7~12个月,游离甲醛含量≤0.3%,固体份含量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