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石膏的品质,减少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磷石膏堆存产生的经济和环保压力,进行了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实验研究。采用贵州某磷矿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湿法磷酸预分解磷矿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湿法磷酸分解磷矿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75 ℃,磷酸与磷矿的质量比(液固比)为9,反应时间为3 h,磷酸质量分数为30%(以五氧化二磷计)。在此条件下,磷矿的分解率为98.62%。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磷酸与氯化铵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氯化铵分解率的影响,获得了氯化铵分解基本完全的反应条件:磷酸与氯化铵物质的量比2、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2 h,氯化铵分解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矿分解时的工艺条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相SO_3浓度及回磷酸量与矿浆量比(酸矿体积比)及液固比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液相SO_3浓度对磷矿的分解率影响较大,而在一定范围内,酸矿体积比、液固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变化对磷矿的分解率基本无影响;在反应时间为5 min、液相ρ(SO_3)为0.040 g/m L时,磷矿分解率达到最大值96.2%。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反应器磷酸分解磷矿时,磷矿分解不够充分,反应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微反应器具有反应空间小、传质效果好以及反应时间短等优势.采用T型微通道反应器进行磷酸分解磷矿研究,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m(磷酸)/m(磷矿)为8,反应温度70℃,磷矿粒径<0.080 mm,磷酸质量分数30%.在最佳条件下,磷...  相似文献   

5.
第一讲 湿法磷酸生产中磷矿的分解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磷酸分解磷矿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槽工艺二水物湿法磷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在磷酸分解磷矿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 ,研究了两步法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加入时段和方式及搅拌强度等 ,对磷矿分解率和所得湿法磷酸浓度的影响。用金河磷矿实验得出的原则工艺条件是 ,反应温度 80℃左右 ,磷酸分解磷矿时间 2h、总反应时间 5h ,液固比 4∶1(质量计 ) ,液相SO3浓度 3 5mg/mL ,搅拌强度随反应时间递降 ,可制得ω(P2 O5)为 2 8%的磷酸 ,磷矿分解率达 98%。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富藏的磷矿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磷酸浓度、液固比和温度对磷矿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实验设计(RSM),建立了磷酸分解磷矿过程的回归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磷矿转化率与磷酸浓度、液固比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优化得到分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10 ℃,液固比9,磷酸浓度42%(P2O5计),在此工艺条件下磷矿转化率达99.29%,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1%,表明所得模型可以精确反映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磷矿分解过程的预测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湿法磷酸直接合成磷酸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湿法磷酸为原料直接合成磷酸脲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活化剂的用量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及纯度的影响.实验得出了湿法磷酸直接合成磷酸脲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0 min:配料比[n(CO(NH2)2)∶n(H3PO4]=1.05∶1.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湿法磷酸制备磷酸脲的工艺条件.方差分析证明磷酸质量分数对产率影响高度显著;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结晶时间、反应时间、磷酸与尿素摩尔比.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磷酸质量分数70%、磷酸与尿素摩尔比1∶1、结晶时间8h,此条件下磷酸脲产率可达80.70%.该工艺条件可以很好地用于磷酸脲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产湿法磷酸的主要原料是磷矿,常见的磷矿有五种,即氟磷灰石、氯磷灰石、碳磷灰石,羟基磷灰石和碳氟磷灰石,这些磷矿中含有二十五种以上元素。最普通的组份是铁、铝、镁、硅、氟、钠、钾、氯、碳酸盐、硫酸盐和有机质等。磷矿的品位和组成,对采用二水法生产湿法磷酸有很大影响,现对其主要组份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1.P_2O_5含量 P_2O_5是生产磷酸的最主要组份,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磷石膏的品质,减少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堆存产生的经济和环境压力,进行了工业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实验,同时对固体副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工业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工艺分为两步:第一步,工业磷酸与磷矿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钙溶液和酸不溶渣;第二步,浓硫酸与磷酸二氢钙溶液反应,得到磷酸溶液和高纯石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比(工业磷酸用量与理论磷酸用量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磷矿粒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磷矿中磷浸出率的影响。得到磷矿酸解适宜工艺条件:酸比为6.8,磨矿细度为小于0.074 mm粒级占60%,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磷矿中磷的浸出率可达87.69%。磷矿酸解制磷酸产生的固体副产物中石膏占35.32%(质量分数)、酸不溶渣占64.68%(质量分数)。制备的高纯石膏的纯度为95.80%,工业利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探究了以磷酸分解磷矿,关键酸解工艺参数对磷及Fe、Al、Mg、Pb、As浸出的影响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内磷及Fe、Al、Mg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影响不明显;Pb浸出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影响不明显;As浸出率随反应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反应时间增加略有减小,磷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和液固比影响不明显。控制磷酸质量分数为30%(以P2O5计)、反应温度为80 ℃、搅拌速度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50 min、液固质量比为10∶1,在此条件下,磷及Fe、Al、Mg、Pb、As的浸出率分别为98.65%、68.56%、48.54%、95.84%、32.85%和84.62%。通过热力学分析表明磷矿内Mg、As浸出率较高,Pb浸出率较低,而Fe、Al浸出率大小主要取决于磷矿中褐铁矿及高岭土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以盐酸、氯化钾、磷矿和氨为原料生产101010NPK复合肥的实验室实验和工业试验情况。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硫酸钾和硫酸钾复合肥生产中的副产品盐酸;省却了磷酸过滤、洗涤工序;产品养分全、物性好;利用钾固定氟化物,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硝酸分解磷矿各因素对分解情况的影响,确定了硝酸分解磷矿的适合条件:硝酸中w(HNO3)为45%,硝酸用量为理论用酸量的105%~110%,搅拌转速为400 r/min,搅拌时间为15~60 min。  相似文献   

15.
对胺磷矿的组成和性质,胺磷矿的反应活性、发泡及消泡性能,湿法磷酸制备及磷酸的浓缩和澄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大峪口胺磷矿作原料,可生产出浓度为50%~51%P2O5的磷酸,符合生产高效磷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织金磷矿多为低品位磷矿,利用织金磷矿经选矿后进行了湿法磷酸工艺条件试验。确定了优惠的工艺条件为:液相中ρ(SO3)30~40 mg/mL、磷酸w(P2O5)26%~27%、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5~90℃、料浆液固质量比(2.0~2.5)∶1,可达到萃取率96%~97%、洗涤率99%、过滤强度1 000 kg/(m2·h)。  相似文献   

17.
殷灵  李军  金央 《磷肥与复肥》2011,26(3):18-19
为利用硝酸分解大峪口磷矿生产磷肥,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种因素对磷矿粉分解率的影响,实验筛选出便于过滤、结晶等后续工序有效进行的酸解反应最佳工艺条件:硝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5%,硝酸w(HNO3)为55%,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50℃,矿粉粒度小于0.542mm(-30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开发的高硅路线窑法磷酸适合我国国情。对大南磷矿采用窑法磷酸工艺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大南磷矿石为高硅低磷的中低品位磷矿,可与当地的煤炭资源配料开发生产高硅路线的窑法磷酸,与传统磷酸工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脲硫酸分解磷矿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保康矿为基础,对脲硫酸分解磷矿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该反应过程中阻化作用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阻化系数β随反应温度升高、矿粉粒度减小而增大,随酸解剂摩尔比而变化。在磷矿粒度为0.110—0.174mm,反应温度为339—359 K和酸解剂摩尔比为n(尿素)∶n(硫酸)=2.0—3.6∶1的条件下,实验得到包含阻化系数的脲硫酸分解磷矿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方差分析表明模型可靠,为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硫酸氢铵分解磷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应温度40—80℃,硫酸氢铵初始浓度3.65—5.22 mol/L,磷矿粒度0.125—0.18 mm,搅拌速度为400 r/m in的条件下,对硫酸氢铵分解磷矿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磷矿分解速率随着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颗粒细度的增加而增加;氢离子通过液膜的扩散传质是该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应用固体粒径减小的缩芯模型,将上述各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动力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模型可靠,为硫酸氢铵分解磷矿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