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钟吕水库复合土工膜面板坝的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吕水库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高 51m ,总库容 2 14 5万m3,装机 2× 32 0 0kW ,是一座以发电为主 ,兼顾灌溉、供水、防洪及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复合土工膜防渗堆石坝是一种新坝型 ,其防渗体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是该类坝型的技术关键。对钟吕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堆石、防渗设计及施工方法 ,施工质量控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复合土工膜防渗体应用于土石坝时的防渗特点,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坝体和复合土工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坝高条件下对土工膜防渗斜墙应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土石坝应用复合土工膜防渗的情况相比,随着坝高的增大,复合土工膜不仅在坝顶锚固区处的应力应变较大,而且两岸锚固处的应力应变也随着坝高的增大而增大,在两岸坡脚锚固端处应力应变达到最大,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规范规定土工膜作为防渗体材料只能应用在Ⅲ级及以下的低坝,本文采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土工膜作为防渗体应用于中等高度的心墙坝作了分析,通过对坝体最大剖面在竣工期和正常蓄水期两种工况下的坝体位移应力,土工膜的受力及变形,坝坡稳定的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为土工膜的推广应用及复合土工膜心墙坝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海兵 《陕西水利》2017,(3):136-138
分析土工膜防渗受力变形特性,有助于了解防渗体系在可能的不良情况下是否能够安全运行,进而掌握大坝结构安全运行状况。研究符合土工膜的受力特性属于材料与边界条件的双重非线性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对双河水库复合土工膜防渗体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对坝体力学特性和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复合土工膜与粗粒垫层结构面应力-应变关系属于应变软化型,符合一般应力应变规律,在可能的不良情况下,大坝应力、变形都在安全允许范围内,大坝结构安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涵闸底板与铺盖连接处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黏土防渗体破坏,危害涵闸及大堤安全。复合土工膜与黏土铺盖组合结构抵抗变形能力强,可作为闸室底板与闸前铺盖间防渗体。以山东杨集引黄闸为例,建立涵洞式水闸三维模型,在平衡地应力后,对闸室底板施加实测位移荷载,研究实际沉降条件下复合土工膜的应力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底板底部拐角处,纵向最大拉应力为4.30 MPa,横向最大拉应力为3.54 MPa,小于土工膜的允许抗拉强度,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其变形规律依附于闸基的沉降,纵向位移与闸基沉降基本相等。针对直角拐角处应力集中现象,可在横、纵向折叠铺设土工膜,以减小拉应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堆石坝防渗结构,即复合防渗面板,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复合防渗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通过对坝体位移、坝体应力、钢筋混凝土面板挠度及应力、复合土工膜的变形的计算,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为复合土工膜及复合防渗面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邓肯张材料本构模型和渗流的流固耦合方法对土石坝复合土工膜防渗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主要分析了复合土工膜作为土石坝的防渗体时,坝体在竣工期和稳定渗流期能否满足安全要求,土工膜能否有效降低坝体内的浸润线,并对土工膜面板防渗方案和心墙防渗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土工膜做为防渗体能够使大坝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土工膜心墙防渗方案在应力应变和防渗方面要优于土工膜面板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8.
运用统计相关、对比等分析方法,对钟吕水库大坝1999年和2000年渗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钟吕大坝渗流的主要特征.以进一步了解复合土工膜防渗坝的渗流状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复合土工膜这种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复合土工膜应用于土石坝防渗的工程也日趋增多,本文结合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一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坝坡条件下对复合土工膜防渗斜墙应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应用于不同坝坡条件下的土石坝工程中,随着土石坝坝坡的逐渐变陡,复合土工膜所受到的应力应变在逐渐增大,通过对高坝的模拟,验证了复合土工膜应用在高坝条件下变化坝坡的可行性,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水库大坝为土工膜防渗石渣坝,坝面利用复合土工膜作为面板进行防渗。对该水库大坝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大坝填筑施工、复合土工膜铺设及水库蓄水过程,分析了竣工期和蓄水期下坝体和复合土工膜的应力变形情况,论证了该土工膜防渗石渣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蓄水前后坝体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符合一般规律,且蓄水对坝体安全有利,坝体不会出现剪切破坏;复合土工膜在坝面下半部分由于受边界约束出现拉应变,产生拉应力,但计算得到的横向和纵向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土工膜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大坝混凝土面板时常出现挤压破坏、面板裂缝、止水结构破坏等状况,损伤大坝坝体结构及防渗体系。文章根据尚溪河水库面板堆石坝防渗结构特征,结合施工期监测数据,对面板变形裂缝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面板的顶部变形、挠度、脱空、温度和钢筋应变等呈规律性变化,面板整体施工质量良好。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高引起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变形,是造成防渗面板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拱坝迎水面聚脲涂层防渗结构动力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拱坝坝体表面增加聚脲防渗涂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变形性能,以西南地区某高拱坝上游面聚脲防渗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圆柱体全级配混凝土试件表面喷涂聚脲涂层作为基础试件,采用MTS 15MN大型动态材料试验机,模拟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横缝或裂缝瞬时张开工况,测试不同厚度聚脲涂层和不同结构形式横缝表面止水结构的动力变形性能。动力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在坝体混凝土横缝或裂缝瞬时张开时,聚脲涂层在一定开度范围内表现出柔性特性。模拟横缝动力变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峰结构型式的表面止水结构适应横缝大变形能力好,可推荐作为高震区拱坝横缝表面有效的止水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3.
黏土心墙碾压填筑压实度作为土石坝填筑的主要技术控制指标之一,是保证土坝防渗体施工质量,提高防渗体的密实度和均匀性,防止土石坝心墙坝体不均匀沉陷变形和渗漏的关键。本文以中峰水库为例,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土石坝心墙坝体压实度超过100%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防渗工程的结构特点及防渗效果进行分析,对土坝防渗设施的整体性控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大隆工程土石坝的防渗控制不只局限于坝体,而是将坝体、坝基及坝肩一定范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防渗体系,并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张峰水库大坝基础防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较混凝土防渗墙具有弹性模量低,适应变形能力强的优点,是土质坝基垂直防渗的首选形式。本文就张峰水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提出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供同类工程类比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处理主要包括振冲加密和垂直防渗工程。大坝轴线附近的防渗墙、基岩固结和帷幕灌浆,以及上游坝脚处的高压摆喷防渗墙,在坝基构成了垂直防渗体系。完整的垂直防渗工程对大坝的渗透稳定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巴贡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中部拉让江支流巴鲁伊河上。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35.00 m,最大坝高202 m,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00 m级以上面板堆石坝之一。坝高库大,填筑材料主要由杂砂岩和部分页岩(泥岩)组成,坝体变形尤其是后期变形,坝体材料分区、压实标准及变形控制,适应坝体变形的止水结构,面板设计,大坝填筑施工期间雨季时段长,降雨量大,解决大坝施工期反渗排水问题等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的监测成果表明:在巴贡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合溪水库心墙坝防渗墙施工期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合溪水库粘土心墙砂砾石坝防渗墙变形观测仪器设置,通过对变形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大坝施工期防渗墙倾斜位移变形、应力应变、渗流压力的变化规律,为该坝的成功截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高土质心墙堆石坝提出了一个新型结构体系,即直接在覆盖层上建"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中设置大型廊道,可以在大型廊道中施工修建防渗墙,由覆盖层中的防渗墙、混凝土盖板及以上的坝体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对该新型坝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新型结构的应力、变形规律,并评价了这种新型结构的结构安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云南麦子河水库大坝为修建在砂土地基上的均质土坝,大坝防渗系统存在多种病害、缺陷,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涉及新老填筑坝体、坝基、岸坡以及新老防渗体结合等诸多技术难题。根据主坝和两座副坝的地基特性、不同的结构布置与病险特点,通过多方案对比,分别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深层搅拌桩加固防渗处理以及用防渗土料填筑加高副坝等不同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同时缩短了工期、有效降低了工程投资。工程除险加固完成后,在水库正常蓄水位时大坝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