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5.
本文对矩阵式变换器的开关换流进行分析,论述了四步换流策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加以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四步换流策略可以使矩阵变换器中的双向开关换流安全可靠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介绍了CPLD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交流调速领域的应用背景,通过PWM信号发生器和换流控制器两个实例,说明了CPLD在大容量电力变换器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MCU+CPLD的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方法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与单片机的相位和频率测量方法,其中单片机完成控制和数据处理.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和CPLD设计核心模块,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晚华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7,25(4):47-50
雷达系统的机内自检与测试(BIT)是现代雷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雷达模拟信号源是雷达自检与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一种雷达模拟信号源设计,它采用Al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F10K50EQC240及MAX PLUS Ⅱ开发系统来实现,从而可以简化电路设计,减小设备体积,并使设备的可靠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矩阵式变换器换流策路的研究很广泛,基于电流方向检测的四步换流策略,以及基于电压方向检测的四步换流策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理论研究地一步步成熟,随之而产生的两步换流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很少有研究人员对四步换流的具体过程以及输出波形进行详细分析。本文选择两相电压输入,对基于电流方向检测的四步换流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MATLAB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得出换流过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相似文献
12.
矩阵式变换器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矩阵式变换器是一种直接型交流-交流电力电子变频装置,具有能量双向流通、正弦输入输出电流、输入功率因数为1等一系列优点。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矩阵式变换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国内外矩阵式变换器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概述,并归纳总结了矩阵式变换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矩阵变换器的换流特点,详细分析了矩阵变换器基于负载电流、基于电源电压以及改进型的基于电源电压三种换流策略的换流方法,对这三种换流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对改进型基于电源电压的换流策略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给出具体的仿真电路和波形,证明了改进型基于电源电压换流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要实现交-交变频,传统上采取的是交-直-交间接变频,由于直流侧需要采用大电容滤波储能,使得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够好,并且变频器的功率密度较小。矩阵变换器是基于高频合成原理的交-交直接变频器,相比干传统的交-交直接变频,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电流谐波含量小,功率因数可调,功率可双向流动:相比干交-直-交间接变频,矩阵变换器功率... 相似文献
15.
矩阵式变换器所含开关较多,数学模型复杂,控制繁琐,因而在矩阵式变换器的实际应用中,采用适当的调制策略加以实现,这是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在矩阵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换流方法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三相-三相交流矩阵式变换器的几种调制策略,最后对矩阵式变换器的调制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美国Lattice公司生产的在系统可编程 (ISP)大规模集成逻辑器件 (CPLD)ispLSI 10 32E芯片实现可编程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其设计方法简便、高效、无风险 ,且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18.
矩阵变换器具有功率因数可调,无中间直流环节,输出电压幅值、相位和频率可调等优点,已成为近年功率变换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矩阵变换器的数学基础和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控制策略和MATLAB/Simulink建模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矩阵变换器良好的变换能力,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矩阵变流器的拓扑结构采取一个整流级连接逆变级,并且中间直流环节没有体积庞大的储能环节,使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高功率因数和良好输入输出波形等优点,适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以及其他的控制场合。本文对基于间接矩阵变流器的调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对整流级和逆变级进行调制,并仿真验正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