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水介质中纳米金刚石的改性、分散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纳米金刚石在非水介质中应用的前提是其在介质中的良好分散与稳定.鉴于此,综述了非水介质中纳米金刚石改性与分散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ATO在有机单体介质中的表面改性及分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了多种改性剂,用超声波为分散手段,将纳米ATO粉体在有机单体介质中进行表面改性和分散,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超声波输出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对纳米ATO-单体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纳米ATO表面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是纳米ATO的最佳改性剂,当其用量为纳米ATO的15%(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24h,超声波输出功率为90%,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2min时,纳米ATO-单体分散液具有最佳的分散稳定性.KH-570主要通过在纳米ATO表面水解产生硅羟基的自缩合,形成包覆改性.  相似文献   

3.
爆轰纳米金刚石在水中稳定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机械研磨加化学方法(MCMT)对爆轰纳米金刚石(PCD)表面进行改性,然后制成改性后PCD(MPCD)O/W微乳液,从而实现PCD在水中的稳定分散.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粒度仪对PCD和MPCD官能团、PCD粒度、MPCD O/W微乳液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D团聚现象很严重,平均粒度为410nm,甚至有粒子粒...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柳江  陈永 《纳米科技》2008,5(2):71-75
概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及表面特性,重点介绍了主要的表面改性剂和改性工艺、作用机理,并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的实施手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薛涛  曾舒  聂登攀  潘鲁 《功能材料》2007,38(3):469-471
采用液相沉积法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并用XRD、TEM、TG-DSC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Zeta电位测定仪、静态沉降实验等分析手段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在水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在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通过表面包覆SiO2和SiO2/Al2O3改性后明显提高了氧化锌的表面羟基含量,有效改变了氧化锌的等电点,显著提高了纳米氧化锌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纳米粒子易团聚,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是很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表面改性的一些实例,并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一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酸钙湿法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对湿法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分析。采用Zeta电位、分散体系浊度、沉降体积、表观粘度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在水中的界面行为进行评价。另外,通过激光粒度仪对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分散液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湿法表面改性后,纳米碳酸钙在水中的润湿性及分散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接枝聚乙二醇(PEG)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重力沉降法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的表面形貌和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表面接枝上了TDI、PEG的有机官能团,降低了颗粒...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纳米镍粉作为导电材料的分散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对此进行了表面改性.使用稀盐酸处理纳米镍粉表面的Ni2 O3,然后用油酸对纳米镍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活性试验、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后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对以改性纳米镍粉为填料的导电屏蔽涂料进行了电阻率和屏蔽效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稀盐酸可以去除纳米镍粉表面氧化层;用5.5%油酸(Ni质量)改性纳米镍粉能够显著提高纳米镍粉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取得了良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纳米粒子的特性及纳米粒子在塑料填充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超细粒子的表面改性“核 -壳”结构模型提出了质疑 ,并试图建筑一种方式可以使纳米粒子不经表面改性而直接分散到基体中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薄膜因表面光滑和亲水性差,导致其粘接性能低,有必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从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性质出发,详细介绍了酸碱处理、等离子处理、离子束和表面接枝等几种不同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通过这些改性方法,聚酰亚胺薄膜表面与其他材料的粘接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中铬黄颜料在漆料中的分散性,采用包覆改性法,以二甲基硅油为改性剂对中铬黄颜料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研究表面改性对颜料的吸油量、流动性、沉降时间、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图像的影响规律,对改性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使用二甲基硅油对中铬黄颜料进行表面改性可改善其在干燥状态下和有机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大,中铬黄颜料的每百克吸油量由原来的30 g减小为16 g;经过二甲基硅油表面改性处理后,中铬黄粉体在煤油中的沉降时间由1 h延长到16 h左右;最佳工艺条件是二甲基硅油的质量为中铬黄质量的2.5%;二甲基硅油与中铬黄颗粒的表面吸附方式为物理涂覆;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颗粒在干燥状态下的分散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用高纯超细SiC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偶联剂预处理、接枝聚合丙烯酸钠两步法对SiC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备聚丙烯酸钠接枝改性SiC粉体,并对改性粉体进行表征,测试SiC粉体的zeta电位,讨论改性对SiC粉体料浆分散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微粉经表面改性后并未改变原始SiC微粉的物相结构,只是改变其在水中的胶体性质;微粉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SiC微粉与原始SiC微粉相比,表面特性发生很大变化,zeta电位值显著提高,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且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李星  铁生年 《材料导报》2011,25(14):53-56
采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SiC粉体进行改性,研究了影响SiC粉体改性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出改性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改性粉体进行表征,分析了改性对SiC料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微粉经偶联剂处理后没有改变原始SiC微粉的物相结构,只是改变了其在水中的胶体性质;微粉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SiC微粉与原始SiC微粉相比,表面特性发生很大变化,Zeta电位值显著提高,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碳/蒙脱石复合材料和硅藻土粉体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泱  张泽朋  李少夫 《纳米科技》2009,6(5):67-71,75
以自制的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土为原料,用十六醇作为改性剂,研究超声分散和常规搅拌两种方法对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土效果表面改性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定仪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处理过的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土粉体均较未处理前分散性好;超声分散方法有利于硅藻土的表面改性,而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用搅拌的方法效果更好。将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粉体材料及未改性粉体填充到天然橡胶中,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水镁石粉体是聚合物的常用填料,但水镁石极性较大,与基材的相容性也较差,因此必须通过表面改性,降低水镁石粉体表面能,增强亲油疏水性,从而增加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合适的改性剂之一。水镁石粉体改性后的表面性能,可以用固体表面能数值的变化来表征,本文选择丙三醇、水、1-溴代萘为探针液体,用直接测定法与Washburn方程间接计算法获得了改性前后水镁石的接触角,通过Lifshitz-van der Waals acid base三参数法计算其表面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阴离子基团中,羧酸类、磷酸较之磺酸类硫酸类改性效果有明显优势,表面能的碱分量γ-S和酸分量γ+S降为0;随着改性剂中非极性链烃的碳原子个数增加,表面能非极性分量γLSW下降很多,最终导致总表面能下降,接触角增加,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信阳 32 5目珍珠岩粉为原料 ,从表面改性角度出发 ,运用大量实验数据来探讨珍珠岩改性中的有关问题 ,并运用预先评价法和红外光谱分析 ,对改性珍珠岩进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8.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合物的相容性非常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相分离现象,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接枝有机高分子,可以改变其表面性质、有效地改善HA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文中综述了最近几年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相关研究,着重对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