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青海省部分农牧区及山区无公网信号覆盖,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客户用电数据无法上传的实际问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北斗卫星、230无线专网、光纤通道、中压电力线载波等多种远程通信通道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青海电网实际,以无线公网为主,光纤通道、230无线专网、北斗卫星、中压电力线载波为辅,构建了多种通信方式互补的用电信息采集远程通信通道网络,实现了青海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全采集。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力三网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借助无线专网、光纤专网、无线公网电力通信远程通道传输,受限于各网的独立组网结构,制约了信息采集效率。为此,结合电力三网融合结构,综合分析了智能电网的广域网(WAN)、邻域网(NAN)和家庭域网(HAN)三个网络模块及蜂窝通信、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技术(PLC)、ZigBee等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EPON-LTE-PLC-ZigBee传输方式的电力三网融合用电信息采集方案。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用电信息采集的成本,为电力无线专网、光纤专网及无线公网融合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电网一次侧与通信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关联电力用户侧与电能数据应用侧的重要纽带,是高级量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EPON技术已在该领域推广和应用。本文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有采集系统的架构和特点,介绍了EPON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优势,重点提出了几种融合进EPON技术,适应于地市级公司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改造的方案,并剖析了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以期对现有的采集系统维护和改造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运行的 2 2 0kV变电站大部分为常规控制的有人值班站 ,为积极稳妥地开展 2 2 0kV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改造工作 ,针对 2 2 0kV变电站现状 ,在集中监控、信息采集、一次设备改造、自动化改造方案、远程图像监控系统、通道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并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电能信息采集通信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城镇居民电能信息采集通信系统中可以选择的远程信道、本地信道的性能,结合海盐县供电局配网通信系统的建设,提出城镇居民电能信息采集通信系统远程信道采用光纤专网(EPON),本地信道采用RS-485通信方式,辅以其他通信方式的通信组网方式,重点介绍了各种通信方式的性能、通信方式选择的依据以及海盐县供电局的使用状况。目前,此种组网方式已经在海盐县供电局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绍兴电网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中 ,通过微机保护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叙述改造变电站微机保护信息采集系统模式和保护通信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新建变电站微机保护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电能量系统通道的建设不仅可以通过电话方式采集,还可以通过到各变电站的光纤通讯系统接入2M转换装置,通过TCP/IP方式采集,由于35kV变电站综自改造即将开始,计量表计采用电子式多功能电表,为表计的接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方案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远程通信需求,分析了光纤专网、无线专网和无线公网等多种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远程通信技术,给出了技术方案选择的依据。同时,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远程通信采取多种通信手段的情况,提出了构建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通信平台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通道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及本地通信方式,提出适合株洲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的光纤专网与无线专网相结合的通信通道建设方案,为其他地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嘉兴供电公司利用低频段TD-LTE 230无线技术开发了TD-LTE 230系统,为用电信息采集、配电监测、负荷控制、视频监控等提供了业务传输通道。通过无线专网的频谱选择、组网架构、区域覆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和完善确保专网应用的可靠性,为电力无线专网将来更大范围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简称采集系统)要实现对购电侧、供电侧、售电侧综合统一的数据采集,并服务于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各项业务需求,系统的监测面即终端安装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保障终端的正常运行和采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大规模采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大批量终端的安装、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管理。介绍浙江省率先提出的利用计量管理模式实现终端的生命周期管理,及其应用效果,可以为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大规模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供用电》2015,(12)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作为坚强智能电网重要环节之一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被赋予了新的、更高的技术和应用要求。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类型多样,通信效果参差不齐,系统功能实用化效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LTE-230MHz无线专网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以及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运用新型LTE-230MHz无线专网的技术优势,可提升配用电专用无线通信的通信速率、系统容量、覆盖范围以及可靠性,为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的通信数据量大、通信费用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C/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电表、电能信息采集终端、上位机软件和主站数据中心。系统根据上位机设置的参数下行采集电表中数据,数据在采集终端经过数据压缩处理后,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上行传输至主站,便于工作人员监测和管理电能数据。文中结合Lempel-Ziv-Oberhumer无损压缩技术和游程编码技术对数据压缩方案进行改进,通过数据压缩对比实验,验证数据压缩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用的数据压缩技术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通信效率,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用电信息智能化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之一。而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通信传输通道的建设,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和采集系统终端之间信息传递、远程控制及与用户双向互动的关键。由于EPON技术的优越性,使其成为了智能电网接入网建设的首选。文章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需求和现有通讯系统的现状分析,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中遇到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基于EPON技术的改造方案。以此为其他地区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各网省公司正在逐步规划建设统一的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统一系统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对现有资源的保护,节约投资,最终使系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以浙江省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实施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简要介绍了大规模的面向不同厂商、不同版本、不同规约、不同通信方式、不同主站系统上运行的终端设备割接过程,描述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可以为电能采集与管理系统实施终端割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点对点信息采集方式通信效率低、通道资源浪费大,严重制约了调度业务应用的需求,因此要求调度生产系统建立和完善电力调度数据专用网络。调度数据专网的网络迂回及自愈功能,能有效改进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从而大大提升调度与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效率。文章结合博州地区调度数据网的结构特性,对调度数据网建设的现状、目标、规划、方案等进行阐述,为以后的调度数据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20 kV变电站防误系统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20 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对防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目前变电站防误系统常用模式的基础上,以实际改造变电站为例,提出了适应原有运行习惯的变电站防误模式,并对防误系统通信功能改造、信息采集及操作闭锁功能的实现方法等做了详细的探讨,最后对电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气操作回路的联锁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220 kV变电站防误系统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0 kV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对防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目前变电站防误系统常用模式的基础上,以实际改造变电站为例,提出了适应原有运行习惯的变电站防误模式,并对防误系统通信功能改造、信息采集及操作闭锁功能的实现方法等做了详细的探讨,最后对电动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气操作回路的联锁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低压用户信息采集不稳定,直接影响了营销低压居民用户的信息采集,无法进行后续营销业务的开展,提出了用电信息采集的双频点载波模块应用于低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载波模块组网结构、应用实例、技术优势等,通过应用效果分析得出该模块技术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解决了信息采集通道不畅的问题,实现了用电信息的成功采集,支撑整个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配网中测量用PT和CT常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所采集的电量信息不完整,给电能质量监测带来困难。给出了互感器不完整信息采集下的电能质量监测方法,首先通过间接计算或传感器拓展可得出非采集相电量信息;其次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均可由三相线电压、电流计算得出,其中三相不平衡度可直接由采集相电量得出;最后分析了非采集相电量误差极值及不完整信息采集下的电能质量误差极值。结果表明,在不完整信息采集条件下可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监测,且采集相电能质量误差比非采集相电能质量误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