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艳红  苏同向 《园林》2021,(3):63-68
当前,传统墓园无法适应城市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生态墓园作为现代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得到公共认可.以城市生态墓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法,总结我国城市墓园现存问题,探究城市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策略与内容,赋予墓园更多的新功能与新价值,以期展现多元生态的新型城市墓园发展前景,并引导生态文明殡葬习俗,使之...  相似文献   

2.
李冰  李桂文  陶恺 《城市建筑》2009,(7):126-128
本文针对城市墓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以中国传统的殡葬观分析城市生态墓园,探寻切实可行的生态化墓园的设计策略,为我国墓园的生态化设计提供借鉴,以契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3.
洪艳铌 《现代装饰》2013,(2):135-136
当前,土地资源日趋匾乏,在提倡绿色殡葬,节约土地的社会背景下,本文提出,墓地园林化是我国墓园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墓园的规划继承了传统的历史文脉,又反映时代文化特征,除了基本的殡葬功能之外还具有生态、文化传承、文化教育、休闲等多重功能,使其成为逝者的净土,生者的净园。本文分析其研究背景、生态墓园规划的对策、生态墓园建设的价值,并指出树葬墓区和草坪墓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种生态葬式,以及墓地如何再利用,如何有效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废弃石壁的绿化技术和景观设计方式,并对植物品种选择及其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应用生态复绿技术对废弃矿山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城市墓园发展中的用地矛盾、生态破坏、空间冷漠及情感缺失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立体化、生态自然观、园林艺术学等理论,提出墓园景观建设的立体化、全面生态观、情感艺术化等升级与优化策略,以期推动其以崭新的形象融入城市发展中并为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青锋 《建筑史学刊》2020,1(1):159-167
在完成了布里昂墓园的设计之后,卡洛 · 斯卡帕曾提到他为摩德纳一个墓地项目所做的设想,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是后来阿尔多 · 罗西通过竞赛获胜并建造的圣卡塔尔多公墓。作为罗西最典型的设计,摩德纳墓地展现出的死寂氛围与德 · 基里科的形而上学绘画之家有强烈的相似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这种相似性现象的理论内涵。本文指出摩德纳陵墓的“死寂”氛围强烈地体现出现代性中二元论带来的分裂与困境。与之相反,卡洛 · 斯卡帕的布里昂墓地所展现的则是一种平和与欢愉的气质,本文将借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中汇聚与安居的理念来讨论斯卡帕设计的特殊意义。最终,文章提出,卡洛 · 斯卡帕的作品实际上提供了应对二元论困境的一种解答,也就是通过对存在及其源泉的尊重,来对抗缺乏价值基础的忧伤与荒芜。  相似文献   

7.
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自然观视野中探求现代墓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现代基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从生态自然观视野阐释了墓园的设计理念以及发展生态化墓园的重要意义,为墓园的生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契合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5)
墓园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园林景观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阐述了城市墓园的相关概念,以河南驻马店西山公墓为例,从风水学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设计构思、规划布局,希望能为今后的城市墓园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冰  李桂文 《华中建筑》2009,27(6):201-205
该文针对现代基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从生态自然观视野阐释了墓园的设计理念以及发展生态化墓园的重要意义,为墓园的生态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契合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殡葬文化及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晟  邓禧 《华中建筑》2007,25(6):99-102
现代墓园是指在城市周边开发的,满足社会公众墓葬需要的,以企业性质经营的大众墓园.在我国现代墓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当代殡葬习俗一直受到传统殡葬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殡葬文化发展到今天,应当使之人文化,泯灭对死亡与基地的恐惧.墓园设计者应使墓园公园化,倡导墓志文化.天津东华林陵墓园规划设计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为后辈儿孙营造了淡化生死、淡化贫富、淡化贵贱、净化灵魂、美化生活的胜地名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共绿地的墓园——Almere-Haven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荷兰的阿米尔·哈温新城,有一座由克里斯蒂安·扎姆于1972年设计的现代墓园.它也是一处成功的公共绿地。墓园的建设正值荷兰围海造田运动高潮以及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化而发起的卫星城建设。20世纪60年代末,卫星城开始蓬勃发展,其理念是反对建设功能性城市,提倡营造混合型社区以寻求更广泛的民主。这种理念也影响到该墓园的设计:墓葬单元大小相仿,暗示平等;在空间规划上没有等级划分,而自然有机;同时,清晰的总体规划框架在不影响总体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单体墓穴的个性化设计。公共流线的组织强化了空间布局、场地的公共属性以及社区归属感,成功地将墓园与日常生活空间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林小青  任彝  胡刚 《华中建筑》2011,29(2):116-118
从传统简单的墓碑罗列转换成了作为风景规划的墓园,墓园景观的含义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墓园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埋葬骨灰的功能,还承载了缓解祭祀人群的哀伤情绪,寄托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宁波同泰嘉陵墓园景观分析,阐述了新型基因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运用.设计探寻园林景观与建筑、现代风...  相似文献   

14.
1993年英国自然安葬的兴起以及英国政府提议的坟墓再利用计划将对基地景观产生深远影响。长久以来,很多墓地因缺乏资金而疏于养护,致使其价值被低估。自然安葬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对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英国墓地疏于养护问题作出的直接回应,另一方面也与英国众多城市可用于传统殡葬的土地日益减少有关。在自然安葬不断发展改进的时候,"坟墓再利用"计划的再次引入将有利于防止墓地成为荒废空间。通过当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和社会学系正在进行的墓地研究,阐述自然安葬和坟墓再利用的发展以及它们对墓地景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忧郁审美情结与中国园林病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劲 《中国园林》2003,19(12):60-62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哲理中,存在着特殊的忧郁审美情结。在这种审美取向下营造的文人山水园林,也表现出特殊的审美取向,即对材料非常态或日病态的运用,以及特定场景下对“丑、瘦、枯、荒、病、残、寂”的咏唱,映现出以愁为美、以悲为美的诗心。文章认为,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造园的哲理观念和审美情趣,才能透过表象 认识中国园林中的病态美,从而实现清新理智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吴弋  朱兴彤  李梅丹 《中国园林》2006,22(12):21-26
绿洲和水岸是现代都市最可珍惜的财富。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绿地和水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以“绿源共生——绿地、水体和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为主题,从生态整合的角度,探讨当前城市滨水岸线及周边生态景观用地的发展模式,强调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为未来城市的生态演进探索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景观效果、树种选择、群落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景观生态林的构建因素,阐释了“景观树种+本底植被”的营造模式,提出景观生态林是具有理想的景观效果与良好生态效益的林份。以深圳梧桐山泰山涧南亚热带景观生态实验林为例,介绍其林地概况、植被规划、景观设计、树种、种苗要求、施工要求、预期效果、景观维护,对景观生态林的营造进行技术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  包志毅 《中国园林》2003,19(11):62-65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具有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芥子园画传》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及特点,以增进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铺装及园路用地比例对园林绿地温、湿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万寿公园作为研究地点,连续测定了0~40%不同比例铺装及园路的温、湿度,结果表明园林绿地铺装及园路用地比例逐渐减小时降温增湿效果趋于稳定,从而从生态改善的角度得出园林绿地铺装及园路用地比例的最大值为17%。本研究以探讨园林绿地铺装及园路用地比例的最大值为目的,旨在为园林绿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