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三峡三期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会议圆满召开2006年5月21~23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在湖北宜昌三峡工地召开了三峡三期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会议。会议由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主持,验收组成员和参建各方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前,随着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坝顶185 m高程,由潘家铮院士任组长的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完成了上游基坑进水前技术预验收,形成了技术预验收报告。会上,53名验收组成员对上游基坑进水前的验收项目进行了检查和评价,形成并通过了《长江三峡三期工…  相似文献   

2.
《人民长江》2006,37(6):8-8
2006年5月21-23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在湖北宜昌三峡工地召开了三峡三期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会议。会议由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主持,验收组成员和参建各方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前,随着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坝顶185m高程,由潘家铮院士任组长的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完成了上游基坑进水前技术预验收。形成了技术预验收报告。会上,53名验收组成员对上游基坑进水前的验收项目进行了检查和评价,形成并通过了《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鉴定书》。  相似文献   

3.
浪之舞     
黎明 《中国三峡建设》2006,(3):F0004-F0004
2006年6月6日16时,被誉为世界“水下第一爆”的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成功实施爆破拆除,三峡大坝实现全线挡水。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快报》2006,27(18):17-17
2006年8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任组长,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交通部总工程师曹右安等任副组长的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开始对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蓄水156 m水位进行技术预验收。在预验收开幕式上,潘家铮说,今年汛后整个三峡大坝即将承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快报》2007,28(23):20-20
2007年11月25~28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在三峡坝区对三峡右岸电站首批机组22、26、18号进行了启动验收。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成员、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成员及各被验收方的领导和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验收会并讲话。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主持验收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出席验收会。长江委副主任、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以及长江设计院机电处、枢纽处、三峡勘测公…  相似文献   

6.
长江 《人民长江》2006,37(3):83-83
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6年2月15日上午在水利部召开。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出席会议并讲话。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副组长、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宣读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枢纽工程验收组副组长、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院士作会议总结。水利部总工刘宁主持会议,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副组长、验收办副主任高安泽介绍三峡枢纽工程验收大纲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5):72-72
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会议8月27-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地召开。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通过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这次验收是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负责的最后一次验收,也是三峡枢纽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前的一次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8.
《人民长江》2006,37(6):16-16
2006年5月20日14:00,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一共用了1600多万m^3的水泥砂石料。  相似文献   

9.
《湖北水力发电》2006,(3):84-84
9月2日至5日,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蓄水至156m水位,并通过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的验收鉴定,标志着三峡工程将发挥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峡大坝全线到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峡大坝具备挡水条件提前两年发挥防洪效益;意味着三峡工程最核心建筑物——三峡大坝基本完成,比初步设计工期提前10个月;意味着中国的坝工技术已领先于世界;意味着RCC临时挡水围堰“功成名退”;意味着三峡机组的发电出力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会议8月27-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地召开。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通过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这次验收是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  相似文献   

12.
吴豪强 《水力发电》2006,32(6):63-63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185m设计高程。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三峡工地主持召开庆祝大会。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三峡建委办公室主任蒲海清,受国务院副总理、三峡建委副主任曾培炎委派,到宜昌慰问三峡建设者,对三峡大坝全线达到设计高程的重大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对三峡工程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出席了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3.
汾河一二期工程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太原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汾河三期工程以城市防洪为首要任务,兼顾蓄水、通航及景观美化。从三期工程全线通航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建筑物形式确定、建筑物布置、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三期工程全线通航建设,对改善旅游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3):74-74
2007年5月14日,三峡三期枢纽工程北线船闸一、二闸首完建单项工程通过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组验收,标志着三峡船闸工程经过13年的分期建设和初期运行,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峡船闸成功建成。  相似文献   

15.
历时十个年头3080个日日夜夜,世界为之瞩目的三峡大坝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到达设计高程185米。对于公众持续关注的工程质量,三峡建设者给出了怎样的答卷? 2006年4月3-7日,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第15次检查三峡工程。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说:“三期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全处于受控状态。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工程质量优良,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左岸机组安装和地下厂房开挖工程质量之好,堪称楷模。三峡右岸大坝是一座没有裂缝的混凝土重力高坝,创造了世界奇迹。”然而,奇迹是如何创造的?让我们走进这由钢筋、水泥构成的银色世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三峡大坝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建成后,这一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坝长2309m,海拔高程185m,电站总装机容量22.4GW。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导流底孔是2003年6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三峡工程第三期施工导流的主要建筑,针对导流底孔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运用条件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点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水力发电》2007,(2):27-27
2月28日15时,随着482个爆破点连续起爆,三峡枢纽工程三期工程下游土石围堰防渗墙爆破成功。随着三峡三期RCC围堰功成身退、三峡大坝上游面全线挡水和三期下游围堰的爆破成功,三峡大坝上下游面实现全面挡水。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全部竣工,工期17年,至今时间过半。 三峡枢纽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的标志为大江截流。二期工程主要修建三峡大坝的泄洪坝段、左岸厂房坝段、永久船闸。三期工程要对二期已筑起的大坝和右岸之间的导流明渠截流,建右岸厂房坝段。11月22日,首批机组的安装正式启动。首批机组装4台70万kW水轮发电机。目前已建成的三峡大坝高度已超过140m,具备挡水条件,因此,80多m高的上游围堰其使命已完成。上游围堰于11月18日开始拆除。三峡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三峡工程枢纽验收正式启动从中国三峡总公司获悉,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安排,三峡工程枢纽验收工作日前正式启动,验收组和专家组成员已全部到位。三峡枢纽工程验收与移民验收、输变电系统验收一起,是三峡工程三期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水利部成立了由55名专家和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