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行业动态     
《电网技术》2007,31(14)
世界上最长、双回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正式投运2007年6月28日18时38分,世界上长度最长、双回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提前两天正式投运。该试验线段全长1084m,共6基塔,其中包括终端塔、换极性塔、两基门型塔和两基锚塔。门型塔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试验线段的施工方案,特别是铁塔安装、架线施工的具体措施.基地试验线段施工工艺主要为组塔、架线施工.介绍了吊装高度84 m、长60 m、宽5 m、重近40 t门型直线塔横梁施工工艺与措施.阐述了对试验线段三个孤立档设计V型悬垂串加耐张串的型式,采用吊车安装、多档连续整体装配式架线施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是我国进行±800 kV 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的第1 个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由2 基88m 高、80 m 宽的门型直线塔, 2 基70 m 高的门型锚塔, 换极性塔和电源终端塔组成。根据试验功能要求: 门型直线塔2 层悬挂导线的60m 跨度横梁在垂直方向上下任意可调, 水平方向悬挂导线可任意移动、自动控制、调节及闭锁。在输电线路设计中, 这种功能要求在我国还没有先例。试验线段铁塔设计中包含的关键技术有塔型选型、结构布置、构造连接、计算分析、机械传动、自动控制装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电网技术》2007,31(12):27-27
2007年5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直流试验线段最大的门型塔顺利封顶,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安装任务,为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6月30日得出首批试验数据奠定了基础。该塔全高88m,总重565t,横梁跨度60m,重40t,吊装高度84m。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试验线段长度、门型构架、锚塔、换极性塔和终端塔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引流线尺寸、跳线方式、金具、绝缘子以及主要设备的选型和参数。阐述了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设计中如何实现各种技术要求。结果表明,已建成的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完全满足所需功能要求,已具备开展±1 200 kV以下各电压等级单回/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电磁环境试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凌  冯衡  汪雄  赵全江  李翔  李健 《电力建设》2009,30(11):27-30
为保证云南至广东±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设计、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以后的安全运行,在昆明高海拔地区建设了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试验基地的试验线段分为±800 kV直流和1 000 kV交流单回路试验线段,其中±800 kV直流单回路试验线段已成功带电投运。根据试验要求,在塔型设计、杆塔结构、可变金具串型式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东北电力技术》2007,28(7):11-11
6月28日18时38分,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800kV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噪声水平均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文亮郑重宣布:“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投运成功!”至此,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提前2天正式投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圆满完成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第二阶段建设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直流UHV线路杆塔规划及经济档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直流特高压(UHV)输电线路的工程投资,结合±500 kV和国外已建UHV的经验,分析了现有杆塔荷载和经济档距。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了塔型方案中各塔的摇摆角系数、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摇摆角角度及塔头间隙等。计算确定,在理想平地情况下的经济塔高为51 m、经济档距为510 m。研究结果已被应用于云广±800kV线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经过高海拔地区,而直流线路电磁环境海拔修正方法的缺失给目前高海拔直流工程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便于开展海拔对直流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可用于不同海拔试验的直流模拟试验线段,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满足试验要求的模拟试验线段导线型式,给出了试验线段长度、极间距离和导线对地高度等参数的取值范围,明确了试验时的电压变化范围;并在海拔50m~4.3km建设了4处模拟试验线段,通过开展不同海拔电磁环境模拟试验,初步获得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直流线路电磁环境的分布特性,为下一步开展直流电磁环境海拔修正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6f128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800kV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噪声水平均远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至此,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提前2天正式投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剧满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交给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第二阶段的建设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华北电力技术》2007,(8):33-33
6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800kV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噪声水平均远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  相似文献   

12.
秦庆芝  姜毅  傅春蘅 《电力建设》2010,31(10):50-52
为满足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电磁环境模拟试验线段进行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试验功能的要求,研究设计了交、直流同塔三柱门型终端塔架。介绍了三柱门型终端塔的特点,从功能选型、结构布置、构造连接、计算分析、机械传动、自动控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是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和生态影响的必要手段。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建设既与实际工程接近,又具有可灵活变换导线型式、悬挂方式、极间距、对地距离等特色。详细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建设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特点,以及列举了依托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将开展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陕西电力》2008,36(11)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昆明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直流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1000kV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的噪声水平均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至此,昆明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直流试验线段顺利完成安装调试,正式投运。  相似文献   

15.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昆明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直流试验线段全线带电,一次性成功升压至±1000kV并稳定运行,直流场与试验线段场内噪声水平均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至此,昆明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直流试验线段顺利完成安装调试,正式投运。  相似文献   

16.
《电网技术》2007,31(14):0-30
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800kV直流试验线段直流场于2007年6月25日20时58分一次成功升压至±800kV,并连续带电试运行2小时,场内噪声远低于国家环境噪声限值,已具备向试验线段全线供电条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文亮院长、  相似文献   

17.
杨勇  谢莉 《电气技术》2021,22(1):14-18
直流模拟试验线段常用来试验研究平行和交叉跨越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场以验证理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因此需要研究一定线段高度下线段长度对其电场的影响,为试验线段的几何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一种线段电荷所产生电位和电场的解析表达式,将其应用到优化模拟电荷法中求解平行和交叉跨越直流模拟试验线段的三维电场.通过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陕西电力》2007,35(9):78-78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是由中国电科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专项。9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一行观看了特高压交直流户外试验场的操作冲击试验和特高压双回直流线段的升压试验,视察了户外试验场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建设中的特高压试验大厅。随着特高压交直流户外试验场一道亮光闪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是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和电晕笼是研究实际线路可听噪声的重要试验设施。研究特高压直流长、短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转换关系,对于利用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建设的试验线段和电晕笼的试验结果预测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有重要意义。推导了由可听噪声产生功率表示的任意长度输电线路下方地面各位置处可听噪声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得出直流长、短输电线路可听噪声之间的关联关系。当单回直流试验线段的长度大于测量点到正极导线距离的10倍、测量点在线路纵向上偏移中心点不超过线路总长的20%时,可近似认为试验线段下可听噪声的测量结果为实际无限长线路相同位置处的可听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晕比低海拔地区更严重,测量和评估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对线路设计和经济运行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研制了电晕电流测量装置,并依托特高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测量了不同线路结构参数下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电晕损耗,分析了线路结构参数、电压等对电晕损耗的影响,提出了2100m高海拔地区直流输电线路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