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破碎带岩体补强灌浆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存在的挠曲核部破碎带碎屑结构岩体,水库蓄水前坝基防渗系统进行了常规水泥多排帷幕灌浆。为确保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运行后在长期高水头作用下坝基帷幕挠曲核部破碎带的渗流稳定,设计提出:应对该破碎带进行补强灌浆。针对补强灌浆,结合该破碎带岩体结构特性进行了"固孔止水灌浆"与"高压冲挤灌浆"组合工法研究与试验。现场试验与研究表明,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挠曲核部破碎带采用该组合工法进行补强灌浆后,防渗体可以达到设计提出的抗渗指标,且有关专家表示,这种组合工法为一创新工法,技术含量高,可作为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挠曲核部破碎带地质缺陷岩体补强灌浆处理工法。  相似文献   

2.
向家坝混凝土大坝坝基分布有规模较大的IV、V类岩体,强度较低,遇水泥化,不满足坝基抗渗抗压的要求,设计采取防渗墙置换方式处理。根据向家坝坝基防渗墙在廊道内施工的特点,利用泥浆净化器解决成槽的弃浆清理问题,利用廊道顶设置起吊设备解决设备材料转运问题,在坝前布置临时通道输送混凝土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同时根据挠曲破碎带的地质特性,采取增设降水管井、高喷灌浆等措施解决挠曲破碎带的塌孔和孔底沉渣问题。质量检验表明防渗墙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坝基大范围揭露的挤压带和挠曲核部破碎带岩体渗控问题,采用了"开挖置换、坝锺齿槽、防渗墙、水泥灌浆及复合灌浆"等综合处理措施,并就坝基扬压力、坝基应力、坝基及坝体变形等指标对渗控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岩体透水性较好,地下水丰富,且存在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地层。渗控体系为防渗帷幕和坝基防渗墙联合防渗形式,防渗墙布置在重力坝坝基廊道内施工。廊道内防渗墙施工中着重研究实施了地下水控制、设备选型和出碴等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在不良地层中施工帷幕时,采用高喷置换和其它工艺,解决了地基中塌孔、卡孔、灌浆失水等难题,保证了渗控体系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向家坝水电站坝址岩性岩相多变,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坝右岸存在挠曲核部破碎带,对大坝的渗透稳定非常不利。现场施工发现水泥灌浆难以对坝基存在的挠曲核部破碎带进行有效处理,为解决挠曲核部破碎带地质缺陷,长江科学院在右岸二期基坑高程257 m平台进行了水泥-环氧树脂复合灌浆试验。灌后检查显示:透水率由复合灌浆前的平均透水率3.05 Lu降为0.075 Lu,做全压力为2.265 MPa的疲劳压水试验,经72 h透水率为0 Lu;水力破坏坡降比灌前提高了11.54倍;灌浆后平均波速比灌前提高16.8%。试验结果表明:湿磨细水泥-环氧树脂同孔复合灌浆的工艺是可行的,CW510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能够浸润和渗透到挠曲核部破碎带不良地质体中,试验中所获得的工艺参数可以在向家坝水电站挠曲核部破碎处理中推广应用,并可为其他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借鉴。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水库土坝受工程兴建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工程坝基的天然覆盖层中,上部节理裂隙发育、基岩破碎,透水性较大,且未采取防渗措施,致使土坝的变形稳定和渗透稳定得不到保证,设计、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能与土坝体、地基较大变形相适应,渗透系数小,防渗效果好;施工技术要求相对简单,质量可靠,能一次性形成穿越坝体、坝基覆盖层直达基岩破碎带与完整基岩界面紧密结合,建立连续完整的防渗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水库大坝发生渗漏病害的成因,介绍土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的设计方法、主要设计内容及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7.
向家坝水电站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存在以挠曲核部破碎带、挤压破碎带和软弱夹层为代表的地质缺陷。从建基面选择、渗控体系设计、基础灌浆加固处理3个方面论述了坝基处理的设计方法。特别是综合考虑坝基扬压力和坝基渗透稳定性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可控抽排体系”的设计理念,即对坝基排水孔设置阀门,可在初期蓄水后,根据扬压力监测资料,人为调节排水孔出水量。上述设计理念与方法可供其他坝工地基处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冶勒水电站坝基防渗处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学明 《水力发电》2004,30(11):46-49
冶勒水电站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建造于高地震烈度区、深厚不均匀覆盖层上。坝基防渗左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接基岩灌浆帷幕,河床部位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嵌人覆盖层相对隔水层内一定深度,连接渐变为右岸防渗墙接深帷幕灌浆,右坝肩基础最大防渗深度约200m,采用两层合计140m深混凝土防渗墙接60m深帷幕灌浆联合防渗。该坝基防渗处理的设计与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目前工程进展基本顺利。  相似文献   

9.
某高重力坝坝基存在挤压带、软弱夹层及挠曲核部破碎带等诸多不利地质构造,建设期采用了置换混凝土、加强灌浆、增设防渗墙等针对性处理措施。运行期变形和渗流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坝基变形稳定,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变形和深层滑动,坝基扬压水位局部偏高,但坝基抗滑稳定安全性仍满足要求,坝基岩体渗透稳定,大坝渗流量逐年减少且出水清澈,坝基运行性态正常,可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坝基处理和防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灵宝市窄口水库坝体黏土心墙裂缝、坝基断层破碎带发育和渗漏量的不断加大迫使水库不能正常运行。经反复论证,坝体采用刚性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组合式防渗墙进行截渗加固。从施工后的坝体安全监测数据结果来看,刚塑性组合混凝土防渗墙很好地适应了坝体变形,满足了设计防渗要求。本文介绍了施工方案的选定以及具体的防渗墙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向家坝水电站泄④~⑦坝段坝基防渗墙设计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在廊道内施工,钻机就位、管线布置及排浆出渣困难。阐述了坝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安徽省含山县和平水库大坝防渗设计多种施工技术方案比较,优选了先施工坝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后施工坝基帷幕灌浆,且在施工坝体防渗墙时预先埋设帷幕灌浆注浆管的施工方案。水库除险加固后,已蓄水3年,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刚性与塑性防渗墙组合在高土石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霞  董振锋 《人民长江》2013,44(16):29-31
河南省窄口水库坝体心墙裂缝、坝基断层破碎带发育,渗漏严重,水库不能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分析,决定采用坝体混凝土防渗墙、两坝肩帷幕灌浆、坝顶648.0 m高程以上拆除重建的处理方案,对大坝进行全面除险加固。防渗墙采用刚塑性混凝土组合方案,上部采用塑性混凝土,下部采用普通混凝土。从施工后的坝体安全监测数据及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看,刚塑性组合混凝土防渗墙很好地适应了坝体变形,满足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向家坝水电站泄水坝段坝基存在的挠曲核部破碎带不良地质体结构性状,以及大坝蓄水后坝基钻孔灌浆存在的承压渗流不利的工况,提出了一种承压渗流条件下不良地质体先"固孔止水"后"高压冲挤"组合灌浆处理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承压渗流条件下不良地质体防渗补强灌浆等多种技术难题。文章对固孔止水与高压冲挤组合灌浆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便该项新技术成果在类似工程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含山县和平水库大坝防渗设计多种施工技术方案比较,优选了先施工坝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后施工坝基帷幕灌浆,且在施工坝体防渗墙时预先埋设帷幕灌浆注浆管的施工方案.水库除险加固后,已蓄水3年,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是透水体防渗处理的一种有效措施。三岔河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左岸坝基防渗处理受岩体风化界限较深和机械施工场地狭小的限制,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防渗墙方案进行防渗处理,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旁多工程坝基覆盖层深厚。防渗面积大,且处于4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因此,坝基防渗形式的选择合理与否是个关键问题。为此。通过比较灌浆帷幕、混凝土防渗墙、上墙下幕以及悬挂式防渗墙等方案,从防渗可靠性、施工技术条件、电力资源损失、运行检修条件及工程投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优选出坝基防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白盆珠水库土坝现有资料及实际运行观测情况,分析了其防渗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根据近年来土坝防渗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结合原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提出多种防渗处理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采用坝体及坝基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渗流及稳定计算.确定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综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防渗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水利工程坝体、坝基的防渗问题,对常用的各种防渗处理方式、方法进行总结整理,介绍水利水电工群坝体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和坝基灌浆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对坝体、坝基防渗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向家坝坝基帷幕灌浆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帷幕灌浆孔涌水处理措施;(2)挤压破碎带复合灌浆;(3)左岸岸坡坝段防变形措施.针对这3个难题向家坝工程通过研究、试验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1工程概况 1.1地质条件 坝基帷幕沿线为T23岩组的泥质岩夹层及煤线,岩石一般为中风化至微新状态.坝基主要构造是挤压带、挠曲核部破碎带及软弱夹层.挤压带产状为20°~30°/SE∠ 15°~20°,厚度变化大,一般1~4m,最大达10 m.河床坝段分布的挤压带已基本挖除,左岸岸坡坝段除局部埋深较浅采取了洞挖置换处理外,大部分仍埋藏有挤压带.挠曲核部破碎带分布在泄水坝段,走向NW、倾向SW、倾角30° ~40°,破碎带宽度30~ 7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