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次声监测预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了解国内外泥石流次声监测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可同时记录信号过程的DBF-IS泥石流次声监测警报仪研制及其监测系统构建原理和方法。DBF-IS泥石流次声监测仪主要功能是监测、采集泥石流发生时的次声特征频率、主频振幅及持续时间等信息,该仪器便于安装和维护,适合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监测预警。泥石流次声监测预警系统则是由次声监测终端及中心计算机系统组成,监测终端可同时发出灾害预警及进行信息传输;中心计算机系统实现监测点参数信息设置管理、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泥石流预警等功能。该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次声监测预警系统能实现泥石流发生位置准确定位和大致发生规模,并根据监测到的泥石流次声信息及时向铁路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号,确保列车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异和暴雨灾害事件的频发,使城市灾害应急处理系统变得至关重要。2021年5月全国各地遭遇暴雨极端天气,严重威胁了市民的安全。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在一定区域内对多点位进行实时监控与处理的目标,具有在极端天气下监测路面水位,并进行自动化预警处理与控制的功能;监测地下管网径流与海绵城市复合化建设,为城市应急管理和地下水处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硅谷》2011,(18):197-198
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这是国务院继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后,又一具体指导气  相似文献   

4.
《硅谷》2011,(18)
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这是国务院继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后,又一具体指导气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地质灾害危害性大、不易监测、防治复杂等问题,该文借助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一套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包括前端监测点和监测预警分析平台2个部分。前端监测点基于北斗监测站、渗压计和测斜仪等监测设备,借助北斗通信和无线通讯传输通道,将采集的灾害数据传输至平台,通过对灾害数据的处理与智能分析,实时监控隐患点安全状态并做出预测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1]。  相似文献   

6.
冲击地压灾害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CRMSII煤矿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是一套配合钻屑法实现冲击地压预警监测的自动化煤安系统。文章中阐述了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安装方法,并且通过对现场的监测应用分析,证明该系统对冲击地压煤矿的有效监测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由雷电造成的灾害的频变、广度和经济损失等都在迅速上升,及时对雷电进行预警可以有效的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雷电监测定位在雷电预警以及雷电防护等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其基本结构,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期望与各泣同仁交流、探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雷电灾害的整体防御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成都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方法根据雷电预警预报特点、原理及与雷电监测预报关系,建立雷电预警预报综合业务系统、四川省雷电灾害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以及雷电预警预报产品的应用等与成都实际相符的雷电预警预报系统。结果实现"超前一小时",灾害预警"提前一小时"和雷电灾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等问题。结论成都市雷电预警预报系统的建立是气象防灾减灾重要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过程是紧迫而长期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标准化》2007,(8):F0003-F0003
广东省防雷中心,自1995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雷电形成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广东省境内雷电监测资料初级产品集中接收和处理,承担重大雷电灾害调查与技术鉴定,开展雷电基础研究和防雷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服务领域涉及广东省境内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防雷装置设计技术审核、检测和验收,雷电监测预警,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咨询与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暴雨链生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进行断链减灾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梳理暴雨链生灾害体系,研究当前内涝灾害趋势推演模型以及各类推演模拟成果在灾害链阻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模拟推演与综合响应相结合的断链思路,明确各类应急主体在特大城市巨灾应对过程中的响应策略。同时,提出以“预案”“监测”“推演”“协同”“救援”为基础的特大城市暴雨链生灾害总体应对思路,针对突发灾害场景下的多部门预案协同、多维度信息汇聚、多层级精准预警、多队伍联动调度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完备综合预案体系、构建监测预警网络、提升模拟推演应用、强化联合响应能力、夯实精准救援能力五方面应对方法。并在政策法规制定、标准编制、智慧化技术应用、智能预警与定向发布技术的推广、“全民应急”新格局的形成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惠州市防雷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州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东省气象条例》、《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为指导,组织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预测、预报、评估系统,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出新一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并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编码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气象预警信息编码格式.气象预警信息广播系统能够迅速接收、处理各种气象灾害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特定的区域、部门、人群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可以覆盖到全国,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1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可以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技术对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下煤火、雪灾、赤潮、台风、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研究,也可以对空气质量、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为了能够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快速、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和综合减灾能力,中国将分阶段发射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通过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天地一体化的灾害及环境监测、应急、决策支  相似文献   

14.
刘莹 《硅谷》2014,(13):14-15
三峡水库气候变化复杂,是灾害性天气和暴雨的多发地区。为了能预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设计开发了“三峡库区降水资料分析处理系统”,为三峡库区监测预警分析和指挥系统应用提供气象数据支撑。该系统基于Oracle关系数据库建立了三峡库区降水资料数据库及气象产品集,并建立了基于ArcGIS平台的三峡库区气象资料查询、检索、统计系统,实现各类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灾害的强度、严重性和影响不断增加,改善灾害的风险信息对于提高我们预测、预防和应对从地方到全球范围内的灾害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缺乏对防灾全链条的标准化定义成为有效共享和使用风险信息的障碍。气象灾害预警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主要包括实时灾害性天气监测、准确及时的预警发布和传播,当前,其在社会活动、实时业务、科学研究、媒体传播中存在术语定义不一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制约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综合发展。尤其是术语以多种方式定义会阻碍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本文首先比较国内外气象灾害预警术语标准现状,然后依据当前国际认可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的关键要素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主要问题,给出急需提升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预警阈值的设置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一座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各监测点的最大应力和挠度,将健康监测数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得到实时监测桥梁控制截面结构的"校验系数",通过对"校验系数"的分级,实现桥梁结构的分级预警,同时探讨了桥梁健康监测预警原则,并利用实测数据计算了某测点某段时间的校验系数。结果表明:通过健康监测数据的"校验系数"实现桥梁健康监测分级预警简单可行,健康监测预警应不以单一测点、单一指标发出预警,并在预警工作中应注重监测系统与人工分析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至2009年中日科学家合作执行了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项目,建立了包括GPS水汽观测、探空观测、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大气的综合监测网,有效提升了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和气象资料的采集能力,提高了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大气观测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建立了灾害天气早期预警和预报平台,并在业务中得到了应用。JICA项目青藏高原大气综合监测网的建立,不仅在提高对高原及其东部灾害天气气候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在高原及其东部灾害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的业务能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机械在线监测系统报警难以实现机械故障早期预警问题,提出一种智能预警方法。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大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动态的自学习阈值算法计算预警阈值,并应用l1趋势滤波技术消除随机误差获取滤波后的趋势。应用动态自学习阈值替代监测系统中的常规报警阈值,比较自学习预警阈值与滤波后的趋势,实现了机械故障早期预警。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机械故障实现早期预警,对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高寒区域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除了需要考虑高速公路建设沿线复杂的自然、地质环境外,还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予以修复,严重的甚至在高速公路沿线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做好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在综合考虑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和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详细的实践,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指导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科学的棚洞砂土垫层厚度,提高棚洞的安全性,进行0.5 m、1.0 m、1.5 m高度释放的3 kg、5 kg、7.26 kg落石冲击砂土缩尺试验,监测不同埋深的应力,对比分析不同垫层厚度、落石尺寸和高度的落石冲击效应。高度和落石尺寸一定,如从1.5 m高度释放的7.26 kg落石,在0.05 m、0.1 m、0.15 m的垫层厚度下,垫层下最大应力分别为1.51MPa、 3.20MPa、 1.19MPa;落石高度和垫层厚度一定,如从1.5m释放落石且垫层厚度为0.05m时,3 kg落石和5 kg落石所对应的垫层下最大应力,分别约为1.15 MPa和1.18 MPa;落石尺寸和垫层厚度一定,如在垫层为0.1 m的情况下,7.26 kg落石从0.5 m、1.0 m和1.5 m释放,分别对应的土中最大应力为1.13 MPa、1.73 MPa和3.20 MPa。随着落石尺寸的增大和释放高度的增加,砂土中应力增大,且增速变快。一定厚度的砂土垫层对落石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当厚度再增加,缓冲效果没有明显增强。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棚洞强度、落石高度和落石尺寸来确定砂土垫层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