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辅助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以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720W、提取时间21min、提取温度66℃和液料比36m L/g。在此条件下,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1.65%。结论: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工艺稳定性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辅助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以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720W、提取时间21min、提取温度66℃和液料比36m L/g。在此条件下,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1.65%。结论: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工艺稳定性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
液态发酵茯苓菌丝体形态与产胞内三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茯苓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对菌丝体形态及胞内三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装液量为50 m L,接种体积分数6%,p H 5.5,温度26℃,转速130 r/min,液态培养11 d时,有利于中型和光滑型菌球的生长及胞内总三萜的积累,且中型和光滑型菌球的生长与胞内总三萜的积累量呈正相关,说明茯苓液态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形态与胞内三萜积累量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以灵芝菌丝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灵芝菌丝体总三萜正交试验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50 min、pH 8、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体三萜平均提取率为0.76%;超声辅助提取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响应面试验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42 min、pH 8、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平均提取率为1.09%,与最大预测值1.13%相差0.04%。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可靠,可为灵芝三萜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油酸促进灵芝菌丝体高产灵芝三萜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旨在提高灵芝三萜的产量。实验进行了碳源、氮源等单因素的筛选,利用CCD实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及对发酵条件单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促进灵芝菌丝体高产灵芝三萜的最优条件为: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3.4%、鱼蛋白胨0.72%、KH2PO40.3%、Mg SO40.15%、VB10.005%(m/v),p H5.5,在发酵培养第0 d加油酸4.38%(v/v);装液量为100 m L,接种量为10%(v/v),发酵天数为9 d,胞内三萜产量达到(282.67±3.77)mg/100 m L。该方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三萜产量,对于灵芝的工业化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荚果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荚果蕨中总三萜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依据Box-Benhnken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39min。总三萜提取率理论值为35.7263mg/g,实际值为36.0304mg/g,相对标准偏差为0.40%,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后续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于发酵培养物中灵芝三萜含量影响程度的排序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酵母粉添加量>磷酸盐添加量。优化发酵条件为:过60目筛的三七渣,酵母浸出粉添加量2.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15%,培养基初始含水量65%。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培养物中灵芝三萜含量为0.37%。  相似文献   

8.
以茯苓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对其产茯苓粗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 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 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茯苓粗多糖产量的3个显著性因素:葡萄糖、酵母粉、硫酸镁。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到 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47.1 g/L、酵母粉20.5 g/L、硫酸镁1.8 g/L、蛋白胨30 g/L、硝酸钠5 g/L、磷酸二氢钾1.0 g/L、VB1 1 g/L、无水氯 化钙0.1 g/L。 在此优化条件下,茯苓粗多糖产量为138 mg/100 mL,是优化前的1.3倍。  相似文献   

9.
对牛樟芝总三萜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牛樟芝总三萜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8%、提取时间81 min、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牛樟芝总三萜得率为5.26%。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牛樟芝总三萜得率由大到小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可用来优化牛樟芝总三萜的提取工艺,通过牛樟芝总三萜的提取可为进一步开发药食同源类产品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灵芝菌丝体总三萜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浸提法从灵芝菌丝体中提取总三萜,以熊果酸作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含量.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在8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 h,150 W功率下超声提取30 min,从灵芝菌丝体中提取的总三萜最多.  相似文献   

11.
茯苓的生产主要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2种方式。其中,固体培养为传统人工栽培,该方法存在木材消耗量大、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等缺点;而茯苓液体发酵培养能够连续地大规模进行工业化生产,通过控制培养条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预期的代谢产物。试验对茯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从培养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茯苓液体发酵培养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27℃、接种量4%、培养天数5 d。在此优化条件下,茯苓菌丝体干质量为8.329 g·L^-1。  相似文献   

12.
桂元  黄文  刘莹  程水明 《食品科学》2012,33(2):110-114
以茯苓皮为原料,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茯苓皮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比。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夹带剂(95%乙醇)用量、萃取压强、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夹带剂用量按每克茯苓皮2.0mL、压强35MPa、温度65℃、时间60min,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为2.06%;有机溶剂提取法得总三萜化合物萃取率1.39%。优选出的萃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萃取率高出48.2%。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试验优化苹果渣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富士苹果渣中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苹果渣粉碎粒度、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设计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苹果渣总三萜的因素进行试验,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然后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三因素三水平,以苹果渣总三萜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粉碎粒度、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对苹果渣总三萜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苹果渣总三萜最优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100 目、液固比12∶1(mL/g)、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富士苹果渣总三萜的得率为(7.10±0.01)%。  相似文献   

14.
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配伍发酵响应面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鸣  王萍  邬向东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2):117-12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配伍产中性蛋白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产酶条件.方法:通过Minitab软件的筛选试验设计对影响中性蛋白酶发酵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筛选出具有显著正效应的麸皮、接种量;具有显著负效应的装液量、温度.当麸皮的质量分数2.93%,温度32℃.接种量5.75%,装液量15mL/50mL时,酶活力的最大值为209.6867 U/mL.3次验证试验的平均值与预测值接近,相关系数为84.36%,酶活力提高了42%.结论:采用筛选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中性蛋白酶的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响应面法的Epothilone发酵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Epothilone是由纤维堆囊菌所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效抗癌作用的次生代谢物.为了提高Epothilone的产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Epothilone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二阶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筛选出了3个影响纤维堆囊菌发酵生产Epothilone的主要因素:转速、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确定了优化的发酵条件:转速180 r/min、初始pH值7.8、马铃薯淀粉20g/L、酵母膏10g/L、EDTA-Na-Fe8mg/L、温度29℃、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6.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两步发酵法,研制红树莓果醋。在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装液量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对红树莓果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树莓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为11%、发酵时间为9 d、发酵温度为31℃、装液量为14%,在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红树莓果醋的醋酸产量为4.76 g/100 m L,果香浓郁,酸味柔和。  相似文献   

17.
王储炎  范涛  胡庆国  许晨晨  陈晨 《食品科学》2015,36(23):233-240
果醋加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发酵酒精产生醋酸。现有资料表明醋酸菌菌种、发酵环境和初始酒精体积分数影响着醋酸产量。本研究以桑椹果酒作为发酵原料,从江苏恒顺醋厂醋醅中分离出的巴氏醋杆菌W6作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椹果醋的发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桑椹果醋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5 ℃,初始乙醇体积分数7.5%,接种量10%(V/V),转速16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桑椹果醋酸度可达到5.85 g/100 mL。实验证实W6菌株具有很强的产醋酸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FHYB201030的表面活性素生产能力,本文以枯草芽孢杆菌FHYB201030为试验菌株,CPC-BTB(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溴百里酚蓝)值为考核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筛选出产表面活性素的最优发酵条件。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表面活性素产量影响显著的因素为温度、乳糖、谷氨酸(Glu),采用最陡爬坡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计算得到表面活性素产量最高的培养基成分为乳糖25 g/L、酪蛋白10 g/L、牛肉膏3 g/L、蛋白胨10 g/L、NaCl 5 g/L、Mn2+ 0.5 mmol/L、Glu 2.5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40 ℃、转速200 r/min、装液量30%(体积比)。在上述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FHYB201030表面活性素的产量为0.48 mg/mL,较优化前的0.35 mg/mL提高34.56%。研究结果为提高表面活性素生产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地皮菜为原料,研究其总三萜提取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地皮菜总三萜工艺优化,并测定地皮菜总三萜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以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终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地皮菜总三萜的得率为1.38%,与模型预测值1.41%基本相符。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地皮菜总三萜质量浓度为1.6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为48.43%;ABTS+自由基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为3.20 mg/mL时,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为81.43%;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浓度无明显线性关系;地皮菜总三萜的总还原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浓度为3.20 mg/mL时,总还原能力达到1.818。以上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对地皮菜总三萜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且地皮菜总三萜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