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多地大气灰霾频发,环境空气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_(2.5))的监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环保工作重点。本文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与英国相关计量部门(UK)在PM_(2.5)质量浓度溯源方法方面开展的双边比对工作,着重介绍了比对方案设计、自动法和重量法PM_(2.5)测量仪器比对过程及结果分析等内容。比对结果表明,在PM_(2.5)重量法标准装置和建立的计量标准方面,NIM与UK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PM_(2.5)质量浓度计量领域"具有与国外实验室等同的测量及校准能力。  相似文献   

2.
于2006年3月—4月北京沙尘发生期间,监测了沙尘与非沙尘期间悬浮颗粒PM10和PM2.5质量浓度,分析了样品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结果显示:沙尘天气导致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上升,粗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上升,细颗粒物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SO42-、NO3-和NH4+为PM10与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沙尘与非沙尘期间SO42-、NO3-和NH4+浓度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可能与沙尘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源有关,沙尘下来自于土壤源Ca2+和Mg2+浓度都显然提高。沙尘期间Sc、Ti、V、Cr、Mn、Co、Ni、Rb和Cs金属元素浓度高于非沙尘期间浓度,并且富集因子系数都小于10,说明主要来自于自然源,而Zn、Se、Cd、Pb和Bi这5种元素浓度随沙尘的侵入并没增加其含量,反而使浓度有所下降,富集因子和富集程度对比表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于当地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榆林市冬季PM_(10)和PM_(2.5)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粉体技术》2015,(3):84-88
为了探讨陕西省榆林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2013年11月对榆林市3个采样点进行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同步观测,利用离子色谱法和热光分析法测定PM10和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的浓度。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PM10和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2、74μg/m3,颗粒物浓度由大到小的采样点为环保旧站、实验中学和环保大厦;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与颗粒物的相同;PM2.5中有碳组分在环保旧站和实验中学的浓度接近,都大于环保大厦的;无机离子中SO42-和Ca2+浓度最大;PM10与PM2.5整体偏碱性,亏损的阴离子主要是CO32-;扬尘在PM10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组分;PM2.5中碳组分含量较大,其次是土壤尘、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治理PM10和PM2.5污染应以加强扬尘控制和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4.
杭州主城区悬浮细颗粒PM_(2.5)浓度变化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杭州市区2006—2008年大气悬浮颗粒PM2.5和PM2.5-10的监测资料,研究它们的物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主城区PM2.5和PM2.5-103年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73、0.037mg·m-3,ρ(PM2.5)/ρ(PM2.5-10)的比值为1.86。PM2.5浓度存在双峰型日变化,以9:00和18:00为峰值,日变化幅度较大,并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PM2.5化学组分分析表明:PM2.5中含量最多的是有机碳,占24.4%,其次是SO42-,不同组分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4个城市2006年8月—2007年10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PM1的监测资料及同步气象因子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污染水平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区域天气系统的影响,4个城市PM10、PM2.5的日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区域分布特征;PM10超标率冬季最高,PM2.5超标率冬季最高,夏季7月份也较高;PM2.5日均浓度占PM10日均浓度的比例夏季或冬季最大,春季4、5月份最小;PM10、PM2.5和PM1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PM10与风速、温度呈负相关,PM2.5和PM1与能见度、风速、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天津市居民住宅内PM_(2.5)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监测天津市4个家庭室内PM_(2.5)浓度,分析室内人员活动、烹饪行为和空气净化器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人员活动增加,室内PM_(2.5)浓度逐渐增大;烹饪时平均浓度是烹饪之前浓度的3倍左右;使用空气净化器能使室内PM_(2.5)浓度减少58%左右。  相似文献   

7.
2009年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PM_(2.5)和黑碳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价奥运会后车辆限行、施工减少等措施对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利用黑碳仪和颗粒物在线观测仪,于2009年4月26日—5月16日对北京市大气悬浮颗粒PM2.5质量浓度,2009年4月21日—5月21日对黑碳浓度实行连续观测,采用SPSS11.5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PM2.5和黑碳的日均值、小时均值和观测时段内小时均值的连续变化资料。结果表明:观测时段内PM2.5浓度日均值为(9.3±0.2)μg/m3,低于北京市以往同期记录,达到美国EPA的PM2.5推荐标准。黑碳浓度的日均值为(2319±18)ng/m3,低于我国其他城市和北京市历史记录。说明北京市实行的污染源控制手段收到了明显效果。PM2.5浓度呈现周变化趋势,日变化表现两个峰值。黑碳浓度日变化为一峰一谷,未出现以往研究的两个峰值,推测可能受晚间车辆和烹饪活动的影响,晚间峰值被次日升高趋势遮盖。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在西安市区4个点使用低流量采样器同步连续采集2周(24 h/d)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分别利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其含碳组分(有机碳和元素碳)、水溶性无机离子(NH4+、Na+、K+、Ca2+、Mg2+、F-、Cl-、SO42-、NO3-)和元素Ca、Fe等浓度。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PM10的质量浓度是PM2.5的3倍,PM2.5和PM10中有机碳浓度大于正常天气的,SO42--NO3--NH4+浓度急剧减小,明显小于正常天气,这与干燥沙尘暴的稀释作用有关;后向轨迹、气溶胶指数和Ca与Fe元素质量浓度比验证了沙尘暴颗粒来源西部戈壁沙尘和黄土高原;阴阳离子平衡计算显示沙尘事件颗粒物呈碱性,阴阳离子差异估算的CO32-含量与Ca2+具有强相关性,表明沙尘暴颗粒以CaCO3为主。  相似文献   

9.
细颗粒物PM_(2.5)浓度测量及计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细颗粒物PM2.5浓度测量、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方法和标准装置、切割头切割特性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用标准粒子的制备;研制PM2.5采样器切割头检测装置,制备粒径范围在1.04.0μmm的用于PM2.5采样器切割头切割特性检测的系列标准粒子,对可吸入颗粒物测量仪量值传递方法和准确性检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工作,可以建立PM2.5测量的参考方法,实现对PM2.5测量结果的准确溯源,使得PM2.5的检测数据可溯源至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5—2016年中国大陆区域Terra卫星的MODIS3 km AOD产品与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_(2.5)资料,将AOD与PM_(2.5)小时质量浓度数据进行匹配,按多种时空划分方式将总匹配样本划分为不同集合,对比不同集合内样本的相关系数,分析AOD与PM_(2.5)相关性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总样本集合AOD与PM_(2.5)的相关系数为0.40;中国区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样本集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53、0.48、0.36;1 497个站点的2年样本集合,有906个站点的相关系数可以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最大值为0.92,最小值为0.17,均值为0.44;1 497个站点的不同季节的样本集合,春、夏、秋、冬相关性显著的站点比例分别为43.9%、51.3%、39.8%、10.1%,夏季的显著性站点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且相关系数均值较高。表明在中国地区,虽然在总体上可以有效利用MODIS 3 km AOD反演PM_(2.5)小时质量浓度,但反演的有效性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区和远郊区大气细颗粒PM_(2.5)元素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比大气悬浮颗粒PM2.5及其所含元素在北京城区与远郊区的特征,在2007年不同季节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进行了PM2.5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城区PM2.5和元素的浓度均高于郊区,元素浓度在城区与郊区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地壳元素浓度在城区与郊区都有所增加,在城区S元素和其它污染元素在秋、冬季最高,而郊区S元素浓度在夏季最高。污染元素的富集程度夏秋季高于春冬季,郊区高于城区,城、郊两地PM2.5中元素来源相似。雾霾天PM2.5及元素浓度在城区增加明显,奥运期间污染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奥运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粉体技术》2017,(5):43-48
遵循电力行业标准DL/T 1520—2016,采用PM-10撞击器(30 L/min)、质量法撞击器(DGI,70 L/min)、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10 L/min)对燃煤电厂的PM_(2.5)进行现场对比测试;并对燃煤电厂PM_(2.5)排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同一仪器不同时段的数据及不同仪器相同时间的数据重复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一、概述1.目的意义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中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规定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PM2.5的监测及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已经成为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PM2.5质量浓度监测仪是用于空气中PM2.5颗粒物监测、评价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必备手段,其计量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环境湿度变化对TEOM?1400a系列环境颗粒物监测仪进行PM10观测的影响,在2004年1月到2005年1月的观测过程中,获得了30min平均的大气PM10质量浓度,并观测了地面气象条件及降水过程中仪器的响应。结果表明,湿度变化较大时仪器记录的PM10浓度明显受到滤膜上吸附的水汽含量变化的影响。仪器提供的PM10质量浓度反映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分别在8:00~9:30和18:00~23:00出现峰值而在12:00~15:30出现谷值;此变化规律反映了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特征,但也受到空气湿度变化的影响。应用该仪器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供了一种针对基于重量法测定PM_(2.5)浓度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方法,根据试验数据和试验过程计算,本方法测量PM_(2.5)浓度在包含概率为95%包含因子k取2的情况下,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为3.6%。通过对不确定度的分析,确定了在基于重量法测定PM_(2.5)浓度检测过程中,天平称重和流量控制是其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杭州市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及化学组成特征,2006年在杭州市内布设2个监测点位,按季节进行采样,并对悬浮颗粒物PM2.5中20种元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值为77.5μg/m3,其中S、Si、Ca、K等元素年平均质量浓度大于1.0μg/m3。元素Si、Al、Fe、Mg、V、K、Na、Ti、Mn、Ca、P、Cr、Ni主要来源于地壳,而元素Cl、Cu、Zn、Pb、As、Br、S、Se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空气的质量日益下降,PM2.5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人们对PM2.5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本文主要介绍了PM2.5的含义、特点、测定方法、室内空气PM2.5的相关问题以及PM2.5的在线监测、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8.
环境空气PM_(2.5)监测技术及其可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PM2.5国家标准的颁布,PM2.5的科学监测对了解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由于PM2.5的组成复杂多变、各种检测技术原理及特点各异,PM2.5的准确监测及其方法的规范化成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关键。该文重点评述PM2.5监测的研究进展及监测技术,介绍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光散射法及目前国内外开展不同方法比对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PM2.5监测设备及技术,为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及规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建立完善的PM_(2.5)量值溯源体系,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一致的重要保证。本文从PM_(2.5)定义出发,结合PM_(2.5)监测仪的原理与组成,对切割器切割特性与质量浓度测量原理进行分析,并从计量角度对PM_(2.5)监测仪的量值溯源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一、PM_(2.5)定义与采样将气溶胶中PM_(2.5)与较大的颗粒物分离是进行准确、一致测量的先决条件。在环境监测领域通常使用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切割器进行选择性采样,即,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PM_(2.5)的含量,分析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来源分别为滤膜称重包括采样前称重和采样后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采样体积的不确定度包括流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采样环境温度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计时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评估测量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环境空气中PM_(2.5)的测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