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远程证明方案中安全性差、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块级的远程证明协议.在构建模块属性签名时采用签密,减少了属性证书的生成时间;在验证属性证书时采用了分级验证的方法,提高了效率.通过协议的模型实例验证了协议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快速生成可信平台中各模块的属性签名,分级验证有效减少了远程证明方案的运行时间,提高了远程证明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验证方主导的远程证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计算组织(TCG)提出了以可信平台模块(TPM)为核心的可信计算安全体系框架.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的远程证明方案都是由证明方发起,度量和证明缺乏一致性和可扩展性,不能保证平台的隐私性.针对这些缺陷,引入颁发度量和证明属性证书的权威机构,提出了一种由验证方根据安全需求发起证明的远程证明方案.而证明方则按照度量属性证书和证明属性证书进行平台的度量,TPM保证平台的度量真实可信.同时对平台配置进行了抽象,对度量过程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和性能测试;而且采用签名和加密实现远程证明的真实性和平台的隐私性.该远程证明方案不仅能够用于向远程方证明平台运行环境是可信的,而且还用于平台运行环境的自身检测.  相似文献   

3.
属性远程证明中完整性测量的可信性证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艳莉  沈昌祥 《计算机工程》2010,36(21):11-13,16
基于可信计算中的二进制系统完整性测量模型,增加证书权威和可信属性权威,提出一种属性远程证明系统完整性测量模型,并利用谓词逻辑证明其可信性。引入属性远程证明的新特点,应用可信属性权威实现二进制指纹到属性证书的转换。该模型在保证原有模型可信性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现有的远程证明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远程证明证据传输的通用方法,该方法利用协议转换代理模块将不同的证明信息通过对偶的方式转换为通用的证明信息,并且利用所设计的通信协议进行安全传输。该方法解决了远程证明中不同证明信息传输的通用性问题,并且保障了远程证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可信计算中远程自动匿名证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的一个重要特征,目的是证明远程平台的身份或配置信息是否可信.常用的二进制证明方法不仅暴露了本地平台的配置信息,而且在现实情况中很难处理平台多样性问题.文中提出的可信计算中远程自动匿名证明方案利用环签名实现直接匿名证明,隐藏了平台的身份信息,以属性证书代替平台配置信息,可以有效防止私有信息的暴露,同时兼顾到对系统的升级和备份的可信评测.证明协议避免了使用零知识证明.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  相似文献   

6.
实时监控下的动态远程证明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远程证明技术仅对远程平台进行接入网络前的静态信息验证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实时监控下的动态远程证明模型(DRAM-RTM),该模型从平台行为和实时监控两个方面提升远程平台接入网络后的可信性。它将平台行为分为系统访问控制策略的变化行为和用户的应用行为,并将对行为的完整性度量和对动作执行情况的验证联合起来以提高证明的可信性;考虑到实时监控的负载开销,模型根据远程证明的历史验证结果动态调整监控力度,提高了模型的性能;最后给出该模型的协议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现有的远程证明方案对于多个安全组件同时证明时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组件签名的远程证明方案,提供了使用属性签名来构造远程证明协议的思路。这种远程证明方案利用属性密码的签名协议进行构造,能够同时使用多个组件对消息进行签名,结合了属性密码学中的属性签名匿名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证明平台的配置信息。对于具有不同安全性要求的消息有相应的签名组件,实现了动态证明。实现的原型系统表明,该方案能够同时对多个组件进行签名,且效率较高,基本不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可信计算中最核心的就是TPM。由于TPM硬件的工作模式是单进程,服务提供商对远程证明的请求只能依次进行响应,当有大量远程证明请求达到时,必然会出现响应效率问题,进而会成为系统运行的瓶颈。针对当前分布式系统中远程证明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的代理多签名远程证明方式,利用代理的方式,服务提供商可对计算机集群集中进行远程证明,进而提高远程证明的效率,同时可满足可信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联网飞速发展,设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随之而来的IoT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IoT设备完整性认证采用软件证明方法实现设备完整性校验,以便及时检测出设备中恶意软件执行所导致的系统完整性篡改.但现有IoT软件证明存在海量设备同步证明性能低、通用IoT通信协议难以扩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一种轻量级的异步完整性监控方案,在通用MQTT协议上扩展软件证明安全认证消息,异步推送设备完整性信息,在保障IoT系统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设备完整性证明验证效率.我们的方案实现了以下3方面安全功能:以内核模块方式实现设备完整性度量功能,基于MQTT的设备身份和完整性轻量级认证扩展,基于MQTT扩展协议的异步完整性监控.本方案能够抵抗常见的软件证明和MQTT协议攻击,具有轻量级异步软件证明、通用MQTT安全扩展等特点.最后在基于MQTT的IoT认证原型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 IoT节点的完整性度量、MQTT协议连接认证、PUBLISH报文消息认证性能较高,都能满足海量IoT设备完整性监控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可信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的远程证明协议是最早提出的远程证明的解决方案,其协议的形式化验证对于工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TCG远程证明协议的两种形式——直接证明协议和借助可信第三方的证明协议,对它们进行了抽象处理,得到了两种协议形式的抽象模型.在抽象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进程代数的形式化描述,并分别进行了形式化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协议形式的并行系统均展示了期望的外部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夏庆勋  庄毅 《计算机科学》2018,45(4):148-151, 162
为了提高嵌入式平台配置远程证明方案的效率,在基于Merkle哈希树存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程序的局部性原理,考虑平台下程序验证的时间特性,对存储程序模块完整性度量值的数据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性原理的远程验证机制。实验分析表明,新的机制可以减少构造存储度量日志的时间消耗,缩短应用程序实时认证路径的长度,提高平台配置远程证明的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明达  拾以娟 《计算机科学》2018,45(2):48-52, 68
远程证明是构建可信网络的核心。但是,当前的远程证明模型仅面向有中心的网络,存在网关中心化、决策单点化的问题,并不适用于去中心的场景。针对去中心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计算节点无法进行远程证明的问题,借鉴区块链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远程证明模型(Remote Attestation Based on blockchain,RABBC),并重点描述了模型框架、区块链核心结构和协议过程。分析表明,RABBC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匿名、不可篡改的安全特性,并具备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丰伟宁  张志勇  赵长伟 《计算机科学》2015,42(4):132-135, 155
现有的委托授权模型主要侧重于受托方是否具有执行委托任务(权利)的能力,没有考虑到受托方平台的可信性;基于此,提出了多媒体环境下基于远程证明(Remote Attestation,RA)的委托授权安全协议,实现了对多媒体数字内容的可信委托授权.协议既保证了委托方对受托方身份与平台完整性的信任、多媒体资源服务器对受托方身份与平台完整性的信任,也实现了多媒体内容的安全访问.阐述了委托验证过程、实体间消息的交互过程以及委托授权可用性验证过程.列举与分析了协议可能遭遇的攻击,同现有的协议相比,应用于数字版权保护(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的委托授权远程证明协议的委托授权过程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在实体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一直是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远程证明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中非常重要的特性,利用可信远程证明方法能够在实体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但是,二进制等静态远程证明方法对于计算平台的可信性证明存在明显不足,在建立信任关系时不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主要研究基于行为证明方法在实体之间如何建立可信关系的问题。因此,利用基于行为的远程证明方法对计算机平台可信性进行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更加准确的经验结果。在证明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将影响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评估。利用主观逻辑对信任关系进行了度量,建立了TMBA动态可信模型,该模型能够在基于行为证明所获得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过去经验以及现有经验分析信任关系的动态性,并且将信任关系中的信任度用主观逻辑的观点来表示。最后给出根据TMBA对信任观点进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平台配置远程证明机制的实用性,针对RAMT(remote attestation based on Merkle hashtree)方案的不足,基于Chameleon哈希算法,采用软件分组的思想,改进了RAMT方案,给出了实验证明。认真讨论了RAMT方案的特点,详细描述了改进后的RAMT方案的体系结构、度量及验证过程,并深入讨论了新机制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新机制不仅提高了远程证明机制的可伸缩性,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隐私保护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远程认证在可信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提供可信环境存在的可靠证据。目前的方法是测量目标平台的二进制码、配置文件、属性或者安全策略等可信值。所有这些认证方法是静态的,缺乏动态行为认证并且没有对于实际的行为进行说明和规范。为了改进和完善这些认证方式,提出了一种语义远程认证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规范和证明。该策略是把使用控制模型和行为结合起来,能够动态测量远程平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吸取了群签名、身份托管、证书系统等技术来实现匿名证明,存在着执行效率慢、安全性差等缺点;而新型XTR公钥密码体制运算速度快,安全性强。基于XTR公钥密码体制,采用零知识证明的思路,改进了目前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经分析论证,与原机制相比,新方案的安全性和执行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移动智能终端平台集通信、社交、网上购物、娱乐等众多功能于一身,恶意程序对相关服务的破坏可能威胁到用户财产和个人隐私的安全. 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的核心功能之一,它使得移动智能终端能向远程服务提供方证明平台运行状态的安全性. 传统的远程证明方案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平台,无法很好的适应软件频繁更新、多方服务共同运行的移动智能终端环境. 针对移动智能终端环境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的远程证明方案,通过软件开发人员定义软件行为列表,终端系统强制实施行为限制,服务提供方自定义策略对终端环境进行验证的方式,满足了服务提供方保障其服务安全运行的需求. 方案原型的实现和评估表明本文方案兼具较强的安全能力和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