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麦芒和旗叶叶绿体结构及低温荧光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 "京411"和 "京冬8" 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体积小,基粒垛叠整齐,基粒片层少,但其片层比旗叶的宽.其中高产品种"京冬8"芒的基粒及其片层均较"京411"多.通过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芒和旗叶的F686/F734值存在差别,如高产品种旗叶的F686/F734比其芒高,而在对比品种芒中F686/F734的值比旗叶高;两个品种芒的F686/F734值差别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芒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其在穗部光合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叶绿体是真核光合生物特有的细胞器 ,要研究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首先得了解其结构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状况。国内外学者在六七十年代就曾在显微、亚显微水平上作过较系统的观察[2、3] ,左宝玉等 ( 1 978)曾经对冬小麦不同层次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作过详细报道[1] 。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小麦 ,产量有高有低。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麦旗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4 ] ,将从形态学角度揭示小麦旗叶中叶绿体与粒重和产量的关系 ,为育种和栽培小麦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供试小麦为 :黑引一号 ( Triticum aestivum L.CV Heiyin1 ,春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芒和旗叶叶绿体结构及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京411”和“京冬8”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体积小,基粒垛叠整齐,基粒片层少,但其片层比旗叶的宽。其中高产品种“京冬8”芒的基粒及其片层均较“京411”多。通过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芒和旗叶的F686/F734值存在差别,如高产品旗叶的F686/F734比其芒高,而在对比品种芒中F686/F734的值比旗叶高;两个品种芒的F686/F734值差别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芒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其在穗部光合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浓农265和汕优63两个水稻(Oriza sativa L.)品种的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低温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稃片具有发育良好的叶绿体,在高产品种中,稃片和旗叶叶绿体的发育程度比对照品种好,而且基粒类囊体的垛叠更规则。通过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两个品种中稃片的F685/F734值均比旗叶高,因此,在稃片中激发能较多地分配给PSII。最后,本文讨论了稃片可能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比较了干旱胁迫下两个小麦代换系品种及其亲本旗叶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务件下,父本Synthetic 6x、母本中国春以及2D、5D代换系旗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结构正常.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父本Synthetic 6x与2D代换系变化较小,叶绿体稍显膨胀,基粒片层较发达,淀粉粒较多;细胞核与线粒体无明显变化.而抗旱性较弱的母本中国春与5D代换系变化明显,叶绿体膨胀成球形,类囊体肿胀,基质片层模糊,脂类小滴增加,淀粉粒数量减少,郝分叶绿体开始解体;线粒体部分外膜断裂.嵴结构模糊不清;细胞核无明显变化.叶肉细胞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物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从多角度来揭示这一生命的秘密[1,2 ]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的形态学研究 ,可以直观反映叶片衰老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报道认为 ,叶绿素的逐渐消失也是叶片衰老的最明显表现之一[4 ] ,本文对含有叶绿素的叶绿体在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超微形态是如何变化进行研究 ,旨在从形态学角度揭示小麦旗叶衰老规律提供又一重要指标。材料和方法1 .材料正常播种的大田小麦 ,PH85 1 6 (冬性品种 ) ,田间管理按常规大田措施。2 .取材处理取材时间 ,于 5月 1 5日第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氧化胁迫条件下,毛白杨植株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变化特征,从而为木本植物应对氧化胁迫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以毛白杨组培植株为实验材料,利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处理离体叶片进行氧化胁迫,测量氧化胁迫前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观察细胞结构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胁迫后,毛白杨植株内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升高;伴随着NADP+/NADPH比值的显著升高,抗坏血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ADP/ATP比值明显下降;蛋白羰基化程度随过氧化氢含量的升高而增强;叶肉细胞及叶绿体结构发生改变,叶绿体双层膜结构不清晰,类囊体片层结构解体.结论:毛白杨受到氧化胁迫后体内活性氧含量迅速升高,造成膜脂、蛋白质及细胞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He—Ne激光诱变钝顶螺旋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了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下引起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经激光照射后,藻体一形态,干重,含氮量和胞外多糖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193%,展示了激光诱变螺旋藻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黑农40、黑农41和黑农37为材料,应用解剖学和电镜分析技术,对开花后始荚期(R3)、结荚期(R4)、鼓粒初期(R5)、鼓粒期(R6)、生理成熟期(R7)等各期的豆荚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大豆豆荚由外、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与叶片相似,具有一套完整的光合作用结构系统,即外果皮的表皮与叶片表皮结构相似具表皮毛和气孔;整个中果皮由10余层薄壁细胞组成,内舍叶绿体,为同化组织,在同化组织中间分布着发达的输导组织系统;(2)随着豆荚的生长发育,同化组织的形态、大小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本文还对豆荚的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命历程的开端,直接影响作物的最终产量。种子萌发常遭遇低温的影响,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研究低温对谷物种子(藜麦、青稞、水稻和小麦)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种谷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青稞种子在4℃低温下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仍然较高,表明青稞种子的耐低温能力更强。红外光谱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的谷物种子原始红外光谱整体特征相似,主要由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组成。对低温胁迫下的谷物种子多糖(1200~950 cm-1)和酰胺Ⅰ带(1700~1600 cm-1)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藜麦种子的多糖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青稞种子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水稻种子的多糖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小麦种子的多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另外,在低温胁迫下,藜麦、青稞、水稻和小麦种子中都有不同比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从无序转向有序。因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是一种研究低温胁迫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韧皮部细胞的结构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韧皮部细胞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后7d颖果还没有形成完全分化的维管束。开花后12d韧皮部可见明显的筛分子。每个维管束有大约40个左右的筛分子,它们呈半圆形分布于维管束外侧。开花后14~20d,筛分子内有较丰富的线粒体、P^-型质体和许多无定型丝状物,有些筛分子有珠光壁。筛分子有典型的伴胞,并形成SE/CC复合物结构。伴胞有稠密的胞质和核质。韧皮薄壁细胞与中间细胞间有丰富的胞间连丝;韧皮薄壁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呈区域集中分布。开花后24-29d,筛分子内线粒体数目减少,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电子染色变浅,说明它们的养分运输能力下降。中间细胞的细胞质内仍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它们沿胞壁周缘分布;此时,中间细胞形成类似筛分子的结构.因此中间细胞是一种适应于养分运输的特化伴胞,在颖果灌浆后期起重要作用。开花后39d,韧皮部细胞衰老变形,此时颖果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彩虹明樱蛤的精子发生过程,描述了从精原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精子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浓缩和分散;高尔基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逐渐融合形成前顶体囊、前顶体最终发育成为顶体;线粒体逐渐融合形成精子中段;细胞核的拉伸和旋转以及中心体和鞭毛的形成等。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同源染色体经历了联会复合体形成和解体的变化。前顶体颗粒和中心粒结构在精原细胞期就已经存在。根据染色质和顶体发育的变化特点将精细胞分为6个时期,并描述了各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彩虹明樱蛤成熟精子属于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  相似文献   

13.
Rubisco及其活化酶定位于豌豆和蚕豆叶绿体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研究了豆科C3植物豌豆(Pisum saticum L.)和蚕豆(Vicia faba L.)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的细胞定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相似,叶肉细胞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片层,Rubisco和RCA免疫金标记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间质中,在基粒片层上很少,在表皮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内也有免疫金颗粒标记,在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无特异性标记。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在叶绿体中定位的相似性,体现了C3植物在光合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宏观数据分析、生理指标测定、透射电镜技术,对东农42和东农163两个品种的大豆豆荚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豆豆荚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其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在豆荚发育的初期,细胞器发育还不完整,细胞核、叶绿体排列紧密,细胞核核质均匀,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初步形成.随着豆荚进一步发育,其叶绿体充分发育,叶绿体中积累的光合产物增多,光合细胞的活力增强.当大豆豆荚发育成熟时,其液泡较成熟前更大,细胞器被挤到边缘,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完善,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15.
茄未成熟叶与衰老叶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电子显微学报》2011,30(6):541-546
为揭示叶衰老对茄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茄未成熟叶和衰老叶叶肉细胞叶绿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未成熟叶叶绿体类囊体染色深,基粒柱状,许多基粒类囊体向基质中延伸,基粒之间由基质类囊体连接,基质中有大量淀粉和少量质体小球,小球体积小,直径0.1 μm以下;衰老叶叶绿体类囊体染色较浅,基粒球状,基粒类囊...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地区生长的4种常绿阔叶植物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CuZhi')、大叶黄杨(E.japonicus Thunb.)、金心黄杨(E.japonicus cv.aureo-pictus)和扶芳藤[E.fortunei(Turcz.)hand.-Mazz]为材料,研究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在冬季应答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结构相对完整,其中的嗜锇颗粒增多,淀粉粒消失;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量显著增多,且结构完整、内嵴明显;细胞质中有同心圆状排列的多层膜结构出现。扶芳藤在初冬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些肿胀,内膜系统稀疏,淀粉粒消失;随着气温进一步的降低,叶绿体出现解体,这些特征表明扶芳藤的抗寒性弱于其它3种常绿阔叶植物。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泥螺(Bullacta exarata)卵子发生过程中高尔基复合体的数量和形态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泥螺卵子发生的四个时期即卵原细胞期、卵黄发生早期、卵黄发生中期和卵黄发生后期,卵母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卵原细胞内无典型的高尔基复合体,但具高尔基囊泡;卵黄发生早期,高尔基复合体发达,膜囊数达10多层;卵黄发生中期,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活动加快,产生大量的大小囊泡,囊泡内充满颗粒状物质,最后演变成卵黄颗粒.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卵黄颗粒的数量和直径逐渐增加;卵黄发生后期,高尔基复合体开始解体,数量减少.此外,对高尔基复合体在卵子形成过程中的功能、去向及行为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发育时期小麦(Triticumaestivum)叶片细胞胞间连丝的超微结构不同,孕穗数小麦剑叶细胞的胞间连丝处于正常状态,直径约50nm。随着小麦抽穗,成熟,剑叶细胞的胞间连丝扩大,大分子有机物质,原生质团和降解的细胞器通过扩大的胞间连丝向贮藏器官转移,黄梢后期小麦剑叶细胞胞间连丝拓宽转化成约100nm的胞间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