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复合絮凝剂去除册田水库污染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AC+PDADMAC"复合、"PAC+PAM"复合、PDADMAC为絮凝剂,用于册田水库污染物强化混凝处理.通过混凝烧杯实验,以TOC、色度、浊度、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研究"PAC+PDADMAC"复合投加对册田水库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并对其絮凝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C+PDADMAC"复合投加对...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再生水厂混凝沉淀运行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沉淀的运行参数可以直接影响混凝沉淀的效果,针对某再生水厂的工艺特点与实际情况,通过L25(5)6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搅拌强度和聚氯化铝(PAC)投药量范围,并利用生产性试验验证,得到优化的混凝沉淀运行参数。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运行,混凝沉淀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型混凝剂PACS和传统的PAC混凝剂在某钢铁综合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分析。PACS在冬季低温情况下,不仅降低出水浊度,而且还能减少PAM的使用,节省处理成本,简化了操作工艺,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阐述用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与无机混凝剂复合物对冬季低温低浊黄河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及PAC与PDMDAAC的复合配比对低温低浊黄河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度为8℃左右,浊度在50NTU以下的黄河水,PDMDAAC对PAC强化混凝脱浊效果明显,PAC与PDM-DAAC的复合配比越低,复合混凝剂脱浊效果越好。要达到6NTU的水厂沉淀出水余浊标准,PAC需1.3 mg/L左右的投加量,而脱浊效果较好的低复合配比药剂PAC投加量在1.0 mg/L左右,减少残余铝含量20%左右。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对聚硅酸铝混凝剂的混凝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于特性聚硅酸是制备聚硅酸铝混凝剂的主体,因此本文从研究特性聚硅酸的制备条件及其有效聚合度的控制方法出发,对聚硅酸铝混凝剂的荷电特性、混凝作用特性、混凝作用的影响因素、混凝作用机理及生产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3部分:1系统地研究了酸性条件下制备特性聚硅酸的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特性聚硅酸的有效聚合度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2通过电泳法研究了聚硅酸铝混凝剂水解形态的荷电特性,通过混凝搅…  相似文献   

6.
用正硅酸乙酯(TEOS)与AlCl3溶液合成硅铝分布均匀的新型聚硅氯化铝[PASC(A)]混凝剂,并对其进行除浊性能试验。研究了产品B值、Si/Al摩尔比和絮凝体系pH对除浊性能及其在水中残留铝的影响,还与传统方法合成的PASC(B)做了比较。结果表明,PASC(A)具有优良的除浊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且受pH影响较小;具有较低的荷正电性和较宽的最佳投药范围;PASC(A)B 值和Si/Al摩尔比的增大,有助于提高除浊效果和降低残留铝含量。  相似文献   

7.
太湖B支流地表水受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水体污染严重,水中有机物浓度和藻密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混凝—沉淀—砂滤—加氯消毒"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铁锰、藻类等物质。采用高锰酸盐(PP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高锰酸盐投量在0.45 mg/L和聚丙烯酰胺投量在0.07 mg/L条件下联用强化混凝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PC-PAM联用强化混凝对浊度、色度、铁、锰和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73%、92%、99%和38%。PPC在0.3~0.5 mg/L投量和PAM在0.05~0.10 mg/L投量下联用强化混凝生产试验的出厂水浊度、色度、铁、锰等指标,均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深入研究草类木质素胶体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将木质素用于处理酿造、印染、染料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木质素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和田二水厂水源水氟化物长期超标的问题,利用小型生产性试验对基于羟基磷灰石除氟材料的新型组合除氟工艺进行了应用参数优化,并对优化运行条件下的工艺出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和田二水厂水源水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为:除氟药剂使用量50mg/L,澄清单元内的药剂浓度为3~4g/L,上升流速应控制在3m/h以内;在此运行条件下,工艺最终出水中氟化物含量在0.88mg/L左右,浊度为0.2~0.3NTU,且其余水质指标均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除氟工艺直接运行成本约为0.155元/m3。因此,新型除氟工艺可以用于和田地下水源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阎震 《给水排水》2012,(Z2):232-234
介绍了东区水厂通过PLC控制,在原水浊度曲线和流量曲线的基础上,以流动电流检测仪(SCD)实现加药系统的复合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药耗。在此基础上加强混凝措施,可以在降低SCD监测值情况下满足生产要求,最终达到节省药剂量10%~20%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内微生物优势菌种、生物膜结构、生物膜量等特性,结合不同滤池微生物生长特点探讨不同类型生物滤池的挂膜特性以及对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表现差异的原因;此外,通过进行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微生物菌种鉴定,分析经常规氯消毒后水质微生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炭滤出水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杀菌率达99.98%以上,但残留菌中检出有条件致病菌,需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可视化河流预报系统(VisualRFS)是美国Tashan公司研制开发的基于微机视窗操作系统下的水文预报软件产品,系统中所有模型都是美国国家天气局河流预报系统中的模型.本文介绍了VisualRFS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通过对VisualRFS本地化,将VisualRFS改造成适用于黄河小花间的实时洪水作业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
铁盐与阴离子型PAM联合调质处理给水厂排泥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盐与阴离子型PAM联合调质方式对给水厂排泥水进行调质试验.试验条件下,AN910PWG投加率为2‰,铁盐与其投加质量比为1时,调质后污泥絮体颗粒较大,沉速为3.18 mm/s,污泥比阻为4×1011 m/kg,上清液浊度为10 NTU,与阳离子型FO4240SH投加率为4‰时的调质效果相当,但药剂费用节约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监测中,对于总有机碳的测量,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其水样保存条件缺乏统一要求。结合黄河水体的水质特点,重点选择pH值、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前处理和水样浓度5个方面评估水样保存条件对总有机碳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样后24 h内不能及时测试的水样,必须改进保存方法,使水样的pH值小于2、水样运输及保存过程中以4℃冷藏、样品测试前充分混匀、避光密封保存。  相似文献   

15.
16.
在介绍动态流域模拟模型( DWSM)的原理、结构、河网汇流顺序等的基础上,并对其算法和存储规则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将该模型应用于黄河宁夏段流域的水沙规律研究中。结果表明DWSM模型在黄河宁夏段流域水沙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灰色GM(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渭河天水段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GM(1.1)模型、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2004至2010年渭河对天水段水质污染物时发现,二者对于某些污染物预测精度不高,而且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未必一定高于GM(1.1)模型。在这种情形下,应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未来五年渭河水质的变化及其水质污染物突变的时刻。分析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和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一个新的水文干旱评估指标——标准水资源指数(SWRI),结合分布式水循环模型、Copula函数及统计检验等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文干旱识别、评估及特征分析的基本框架。以海河北系为例,定量识别了1956—2009年间的水文干旱事件,并对其干旱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海河北系近54年发生的34次水文干旱主要集中在短历时、低强度、小面积区间内,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大同及北京等地区;干旱指标的联动关系上,干旱历时、强度与面积指标间呈显著的线性或指数相关关系,90%的水文干旱历时低于40个月、干旱面积占比不超过43%,干旱强度低于9.0;在给定的干旱特征指标值(如干旱面积)条件下,另一干旱指标值越大(如强度越大)干旱发生概率越小,且存在明显的特征区间;单变量水文干旱重现期介于联合重现期和同现重现期之间。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并用改进的残差GM(1,1)模型进行修正,对益阳市耕地面积进行预测,改进的残差修正方法使模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应用此模型对益阳市耕地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残差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模拟效果更好,其结果符合益阳市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即益阳市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小幅增长的趋势,但人均耕地面积仍旧处于联合国的警戒水平。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俞志祚 《大坝与安全》2007,(4):44-46,50
介绍探地雷达探测方法,探讨使用高频探地雷达探测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顶混凝土路面裂缝,达到快速、无损查明坝顶混凝土裂缝的性质与成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