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同时利用管身分布式应变监测数据以及管道三维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承插式埋地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管身纵向应变,根据埋地管道与其所处环境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监测数据通过手动调节法修正承插式埋地管道模型,进而由有限元分析获得管口的应力应变和管道剩余承载能力,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承插式埋地管道的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全尺寸埋地管道在侵蚀坑作用下的监测试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的管材公称压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考虑水锤和温度对聚乙烯管材的双重影响,温度折减后的管材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管道的设计工作压力,根据最大允许工作压力选择聚乙烯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  相似文献   

3.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广泛应用于室外埋地排水、排污管、通讯电缆套管和家用排水管等。以广州市海珠区调水补水工程为实例,阐述了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在水利工程中实际应用,对在施工中管道连接和回填砂的要点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田斌国 《中华建设》2014,(2):122-123
正各种塑料管材为目前推广使用的新型管材。PE管道是以中密度或者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所生产的一种管道,由于其具有重量轻、耐磨性好、密封性好、抗二次污染强等优点,在城市给水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可克服铸铁管以及钢管寿命较短、易滋生细菌、易结垢与锈蚀等缺陷。尤其是PE给水管的热熔工艺对管道的暗埋与直埋更为适宜,可以有效解决接头渗漏难题。  相似文献   

5.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径向变形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管土共同作用机理,介绍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控制径向变形的必要性,分析了管道变形过程,探讨了管道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提出了塑料排水管道允许变形率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阿勒泰新区移民搬迁水土开发扬水工程,玻璃钢夹砂管地埋式输水管道,管道埋深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管道进行抗滑稳定验算,确定埋深一定时沿坡地敷设管道能够保持自身稳定的纵向角度的临界值,以此来确定沿坡地敷设管道时能够满足自身稳定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沙土地地区降雨少、蒸发大、田间持水量小的特点,在王杨兴沙土地进行了地埋滴灌试验,在测坑剖面测量了湿润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幅度,利用TDR测量了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不同埋管间距对水分在沙土地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峰在相同灌水量下,埋管间距越小、湿润峰越大、交汇面积越大,形成的湿润层越厚;在相同间距下,灌溉水量越大、湿润峰纵面上扩散面积越大、湿润层越厚。土壤水分的变化在垂向上呈近似二次曲线分布,且随时间的推移水分的变化逐渐趋于水平。本研究初步了解了沙土地地埋滴灌条件下水分的运移规律,为在沙土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令晖  苏林山  王弯弯 《人民黄河》2022,(S1):124-126+132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管网中,受市政道路、交通、其他公用管线等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管侧回填土种类及其压实度等往往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给其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为了帮助设计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直观、深刻地了解管侧回填土特性对管道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管道环向稳定性、竖向变形量等随管侧回填土变形模量与覆土厚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土厚度和不同管侧回填土变形模量工况下,埋地塑料排水管环向稳定性抗力系数均能达到不低于2.0的规范要求,且当管道管径变化时稳定性抗力系数变化较小,因此避免管道破坏失效的重点是避免或减小管道竖向变形;当管道覆土厚度小于1.0 m时,所需最小管侧回填土变形模量急剧增大,因此设计的管道最小覆土厚度应不小于1.0 m;当管侧回填土变形模量过小时,也会增大管道竖向变形量,使管道竖向变形率大于规范规定的5%,因此施工中应采用良质回填土并严格控制管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以提高管道结构稳定性,降低管道竖向变形,确保管道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陈东风  夏崇徽  许思渊 《治淮》2013,(11):24-26
一、工程概况镇江城市西区及金山湖片区的污水需通过引航道进入润州污水处理厂,管道在引航道水利枢纽内河侧约150m处穿越引航道过河,穿越管道采用DN800高密度聚乙烯(PEl00)PNl.0MPa管,2根并排布置,一次沉管总长287m,管道最大埋深2.3m,最小埋深为1.5m。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取现场监测的方法,探究城市河流整治工程中的清淤、抛石以及设置围挡结构对岸坡浅埋管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床清淤时岸坡浅埋管道水平位移及沉降较大,后续抛石过程中管道变形不明显,设置岸坡围挡结构可较好地抑制管道位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能源桩桩内温度场分布特征开展了现场原位试验,实测获得了能源桩换热过程中的桩壁和桩心温度,以此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能源桩的桩内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桩桩内温度温升规律与地埋管进出口温度变化规律一致,桩内温度场主要受地埋管进出口温度控制;能源桩制热(冷)时,以地埋管为起点,桩内温度远离地埋管呈抛物线下降(上升);影响能源桩桩内温度场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为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和桩径,导热系数越大,相同制热时间时的桩内温度越高,且桩心温度随导热系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上升;桩径越大,相同制热时间时的桩内温度越低,桩内温度随桩径的增加近似呈等比例下降。该研究成果可为能源桩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热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能源桩换热效率的计算精度,进而影响能源桩设计。以螺旋型埋管能源桩为研究对象,在信阳地区开展了一项现场原位试验,实测获得了螺旋型埋管能源桩换热过程中的桩周温度场数据,并分别与圆柱面热源模型和线圈热源模型的计算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显示有限长热源模型较无限长热源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有限长线圈热源模型较有限长圆柱面热源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采用有限长线圈热源模型计算的桩壁温度误差<1.5%,桩周温度场计算误差<2.5%,地埋管进出口水温计算误差<2.2%,故将其推荐为螺旋型埋管能源桩桩周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最后,探索了不同传热模型针对螺旋型埋管能源桩的适用性,为指导螺旋型埋管能源桩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冻土区管道浅埋换填防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静  谢崇宝  吴志琴 《水利学报》2018,49(5):588-597
输水管道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铺设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到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和施工进度,同时还影响工程的直接效益和使用寿命。本文中通过在低温实验室进行PE管浅埋模型试验,获得了不同管道埋深、保温措施、回填措施和换填措施等条件下管道内温度和管道变形的动态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换填措施、保温措施对管道内温度影响不大,而管道埋深和回填措施对管道内温度影响显著,适当增加管道埋深,管内温度升高,EPS轻质土回填的保温效果好于珍珠岩散料轻质土回填措施。在管道变形方面,炉渣换填措施略优于砂土换填措施,适当增加管道埋深,管道变形明显减小。与设置换填措施、回填措施和保温层的复杂工况处理相比,采用炉渣换填和回填措施的裸管,可以达到较好的防冻效果。综合考虑冻土区机械耕作等需要和防冻措施的经济可行性,推荐80 cm埋深的炉渣换填回填模式作为季节性冻土区(冻深2.3 m)PE管道的浅埋模式。  相似文献   

14.
借助水管冷却精细算法及先进的反演算法,采用现场实验与数值反馈计算相结合的新思路,对周公宅拱坝现场PE水管的冷却效果及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水管冷却效果与铁管冷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中。PE水管边界应视为第三类边界,其冷却效果可通过“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来体现,其中“等效表面散热系数”随通水流量变化而变化。据此,可方便、简捷地实现PE水管的现场冷却效果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证明.此方法可取得与现场实测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顶管下穿重要铁路干线时,路基的承载力和动力特性必将发生改变,铁路部门要求列车运行时顶管上方竖向动位移与顶管施工前相比变化量≤5 mm。对列车驶过顶管群上方铁路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路基瞬时竖向位移和顶管附加动应力等结果。采用三维有限元Newmark动力时程分析法和seed等效线性法模拟路基的振动软化,按照实际工程考虑6根直径4.7 m的顶管群下穿京沪铁路,计算列车速度分别为100,200 km/h。计算结果表明,在管道埋深12 m时,路基最大竖向动位移增加1.3 mm,顶管受到的附加拉(压)动应力为0.14 MPa左右,顶管群对铁路运行的影响在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大庆地区给水管道合理埋深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庆地区村镇给水管道冬季运行时常发生冻胀危害,为此提出了一种PPR-PVC管道浅埋外加保温层的综合防冻胀技术。为更好地确定采用该技术的管道最佳埋深,首先通过数值计算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土壤的冻胀性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给水管道与周围土壤非稳态传热物理模型,分别模拟了不同埋深处管道周围的土壤温度场,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大庆地区采用DN50的PPR-PVC新型保温给水管道的最佳浅埋深度为1.5 m,此处管道受到大气温度扰动小,融化圈范围大,土壤的冻胀性较弱。在考虑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因素影响下,通过模拟认为埋深在1.5m的PPR-PVC给水管道运行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聚乙烯排水管道破坏的因素逐一进行管道结构计算分析,得出影响管道竖向直径变形率主要因素是:覆土深度(荷载因素)、回填土压实系数(施工因素)、原状土(地质因素)。提出高覆土、地质条件差、施工质量难控制的情况下慎用该类管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田暗管排水能力分析与提升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丽  任晓磊  陶园 《水利学报》2021,52(11):1263-1269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易于形成积水的地区,探索经济可行的农田暗管排水措施,对于降低作物涝渍胁迫、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暗管排水流量理论公式分析了暗管排水能力影响因素及增强暗管排水能力的途径,提出在暗管出口处安装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使其下端出流口降低到一定深度的虹吸增流方法。理论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升浅埋暗管排水能力,且不增加暗管排水成本。浅暗管通过虹吸管出口降低到中埋和深埋时,即作用水头增加1.33倍和1.67倍时,排水流量增大33.3%和66.7%;由于浅埋管具有较小的渗流阻抗系数,其排水流量比相同出口的中埋管和深埋管大16%和27%。随积水层深度的减小,有虹吸的浅暗管排水流量虽然减小,但增流效果百分比在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涝渍灾害易发地区建设高效除涝降渍减灾工程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船气泡尾流的电导率特性和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水槽中用微孔陶瓷管模拟了水面舰船的气泡尾流,采用自制的包含电导率探头和温度传感器的复合探头,测量了模拟气泡尾流的电导率信号,并在海上实测了不同水面舰船气泡尾流的电导率信号和热特征信号,分析了这两种信号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水面舰船气泡尾流区的电导率信号和热特征信号与非尾流区的信号具有显著差别,尾流区与非尾流区的信号差值与海洋垂直温度梯度的大小、目标船的吨位和吃水深度及航速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乙稀(PE)管道在灌溉节水工程中的应用为讨论对象,通过将PE管道与铸铁管道在卫生条件、环保状况、防腐性能、水力特性、柔韧性能、管道速接方式和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了PE管道的优越性并介绍了该种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