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备了二连接酰胺配体L{L=1,4-双[(2′-苄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的稀土Pr3+、Eu3+和Tb3+的配合物,测定了Pr3+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同时还对Eu3+和Tb3+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荧光配体采用双-单齿桥联配位特征与稀土Pr3+离子形成环链相间的一维聚合物{[Pr(NO3)3]2.L3}n。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稀土离子与来自三个配体的羰基氧和三个双齿硝酸根配位,总配位数为9,形成变形的三帽三角棱柱构型的配位多面体。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芳香羧酸经酰胺化后依然能保持对稀土Eu3+、Tb3+离子的敏化发光性能,而配合物的溶解性与水杨酸配合物相比则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用"V"型配体2,6-吡啶二甲酸与半柔性配体4,4'-二(苯咪唑基)醚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与镍盐反应,制备出一种新的镍配位聚合物[Ni(pda)(bidpe)(H_2O)]n(pda=质子化的2,6-吡啶二甲酸,bidpe=4,4'-二(苯咪唑基)醚)。研究发现配位聚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光催化材料,可以在紫外光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甲基紫。  相似文献   

3.
以1-咪唑基-4-羟基吡啶基苯(4-(4-(1H-imidazol-1-yl)phenyl)pyridine, L)线性含氮配体、4,4′-二苯醚二甲酸(4,4′-diphenyl ether dicarboxylic acid, H2odba)羧酸配体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水热反应釜中得到一个新的蓝紫色配位聚合物{[Co(L)(odba)(H2O)]·H2O}n。通过设备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且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该化合物的钴是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169 7(11)A、b=10.275 6(8)A、c=13.545 6(12)A、α=71.523(7)°、β=85.728(8)°、γ=68.084(9)°、V=1 244.0(2)A3、Z=2、F(000)=606、Rint=0.034、ωR2=0.120 0。在配合物中二价钴分别与6个不同的原子进行了六配位,整个配合物的结构通过配位水分子和自由水分子与配体间形成的氢键连接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自由水的氢键O—H…O对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同时对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及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方毅林  张业  刘茜  覃雯  义祥辉 《化学试剂》2011,(11):1045-1048,1053
以香豆素-3-羧酸为配体,在超声波辅助下,合成了两个铕-香豆素-3-羧酸配合物EuL3 NO3和EuL、C1、(L=香豆素-3-羧酸根阴离子),通过IR、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体的羧酸、羰基基团均与铕离子配位;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金属配合物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过渡金属钴的配合物在药物学、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学科具有重要的作用。钴是组装配位聚合物时常选用的金属元素,钴离子易与含氮、氧配位原子的配体形成配合物,能与羧基以多种配位方式组成不同类型的配合物。含羧基类配体是常用的有机配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通常能形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其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等,能进一步增强配合物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用水热法合成了羧酸钴类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使八水硫酸铽与对苯二甲酸(HOOCC_6H_4COOH)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反应,采用挥发法,合成了一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Tb_2(OOCC_6H_4COO)_3]·DMF·4H_2O。采用元素分析、红外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在此配合物中,Tb(III)通过对苯二羧酸配体的桥连形成了一个新颖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7.
范广  张引莉  周彩华 《化学世界》2019,60(3):156-160
以3-氨基吡嗪-2-羧酸(3-Hapzac)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镍的配合物[Ni(3-apzac)_2(H_2O)_2],并利用元素分析、I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中,配位的水分子、羧基和与氨基都参与形成了氢键,通过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Pb(Ⅱ)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可变的配位数(从2到10不等),配位几何结构多样,在配位过程中具有形成多核配合物的趋势,可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羧酸盐具有多功能的配位位点,可作为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的供体,特别是与金属配位,可进一步构建高维的晶体结构.羧酸基Pb(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声化学法等,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在配位化合物中往往表现为配合物分子内和(或)分子间的配体间相互作用。因此,研究配合物中的配体间弱相互作用就成为由配位化学向超分子化学过渡的桥梁。本文以锰离子为中心离子,以2,4,6-吡啶三羧酸为配体进行晶体合成实验。通过检测手段了解了合成的配合物配体间的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苯酚为原料磺化制得羟基苯二磺酸。通过自组装法进行羟基苯二磺酸配体与金属(K、Sr、Ba)化合物反应,并深入地研究了羟基苯二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配体、配合物、配位情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体与金属配位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2-羟基-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为原料,与杂环和苯环取代的(磺)酰氯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三唑并嘧啶类羧(磺)酸酯类化合物ZJUT-7。化合物ZJUT-7经^1H NMR和MS确定,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安全性及9种合成方法,如卤化物与叠氮化试剂的取代反应,醛、羧、酯、醇、环氧化合物、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分子向目标化合物的连接反应以及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3组分偶联反应。阐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聚合物与材料科学、药物与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安全性及9种合成方法,如卤化物与叠氮化试剂的取代反应,醛、羧酸、酯、醇、环氧化合物、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分子向目标化合物的连接反应以及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三组分偶联反应。阐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聚合物与材料科学、药物与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法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水(VDMF∶VH2O=2∶1)为溶剂,基于1,2,4,5-苯四甲酸(H4BTA)、咪唑(Im)和氯化钴(CoCl2.6H2O)合成了一维链状配合物[Co(Im)2(H4BTA)0.5]n(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不对称结构单元中一个钴原子与两个咪唑中的两个氮原子、H4BTA中的一个氧原子配位。同时,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和一维链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15.
在水溶剂中,采用回流法合成了两个二羟基苯二磺酸单核Mn(Ⅱ)含氮配体配合物Na[Mn(3,5-(SO3)2HCat)(phen)2H2O](1)和[Mn(3,5-(SO3)2H2Cat)(phen)2H2O]·H2O(2)(H2Cat=1,2-二羟基苯,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晶族分别为P2(1)/c和P2(1)/n。两个配合物的配位方式相似,锰离子均与两个1,10-邻菲罗啉、一个水分子以及磺酸基配位。锰离子是六配位的。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超分子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自组装;②新型超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③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药理作用。并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芳香醛、β-二羰基化合物和脲为底物,PEG-400为溶剂,Cu(OTf)2为催化剂经Biginell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冯建华  吴刚  楼鑫 《应用化工》2014,(6):1006-1008
以3,5-二溴-2-羟基苯甲醛及1,4-二胺氧丁烷、1,3-二胺氧丙烷、1,2-二胺氧乙烷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3种新型的Salen双肟化合物。以Salen双肟化合物及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Co配合物。采用IR、元素分析、1H NMR及TG-DTA等手段对化合物作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Salen双肟化合物与钴(Ⅱ)离子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出一例新型镍配位聚合物(CPs),[Ni2(phen)2(BTC)(H2O)6]·2H2O (化合物1, phen=1,10-菲罗啉, BTC=1,2,4,5-均苯四甲酸)。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7.3604(5)A, b=10.9871(7)A, c=12.1984(8)A,α=66.787(6)°,β=76.531(6)°,γ=70.716(6)°, Z=2。结构分析显示化合物1是一个二聚物,并且通过配位水分子和均苯四甲酸配体上的配位原子形成的氢键进一步形成3D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马莉娜  李捷 《腐植酸》2011,(4):27-36
比较了Enga西。海湾海水(大西洋)和丘布特河水(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中腐殖质的结构。这些腐殖质被分离、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法,核磁共振法(C13和1H谱),红外光谱法,紫外吸收法和荧光法等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鉴定,并以氮含量、氧含量、H/C比、C/N比、红外波段中氮和羧基官能团含量、核磁共振吸收谱线中官能团的斜率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