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告的外部性导致了广告市场的失灵,它为政府管制的介入提供了理由。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广告的外部性现象,由此对广告市场的政府管制行为提供的理论,并基于广告外部性为广告管制提供初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制度改革面临着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机制失灵和社会机制失灵的困境。基于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试点案例,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均衡分析等方法对排污权制度失灵的原因进行探析。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失灵主要表现为排污权市场有价无市、排污权供给不足、排污权交易费用过高等;政府机制失灵主要表现为排污权政府定价导致价格扭曲、排污权政府监管机制缺失、总量执法未跟进等;社会机制失灵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监督缺乏相应的信息披露等。通过现象看本质,监管机制的缺失是排污权制度失灵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机制失灵问题需要有不同的监管机制与之相匹配。市场机制失灵要求加强网上交易监管、环境金融监管和环境财政监管等,政府机制失灵要求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和环境监测监管等,社会机制失灵则要求加强环境统计监管等。  相似文献   

3.
建筑节能领域市场失灵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探讨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原理,分析了建筑节能行为正的外部性,并建立了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的市场配置模型.最后,在讨论外部性消除的经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建筑节能外部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和资源制度呈边缘化的倾向,其根源在于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通过分析认为,从发展战略、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民众消费角度等出发推动循环经济从边缘化状态进入主流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5.
外部性又称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而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负外部性即引起他人效用的降低或成本的增加。通过对政府行为负外部性的分析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应加强政府间合作,改变其传统的执政理念,完善公共决策机制使得地方政府行为负外部性向正外部性转变,以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引起市场配置失灵,阻碍了EPC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为此,文章系统分析了节能改造外部性机理并定量计算外部性的大小,指出政府利用经济激励促进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并构建了政府对EPC合同主体激励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建立相应的复制动态方程,解析得到各主体策略选择的稳态点.结果表明,业主和ESCO选择进行节能改造的比例随预期收益及政府的激励力度提高而提高,但要满足激励公平原则;政府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收益最大化的视角,适当加大激励力度,可以激发EPC合同主体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有利于EPC模式的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汽车消费热的掀起,我国将成为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汽车产业本身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影响,该影响已经对资源、环境和社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因而有必要分析影响产生的原因,提出降低负外部性影响的相应埘策,以期从增加社会效益的角度来优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将我国的汽车产业返还给市场,从降低负外部性的角度刺激产业内部的研发潜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应加强政策的引导和调控,建立市场的准入推出机制,适度提倡小排量汽车的生产,鼓励绿色产品的研发,限制车辆的使用,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制度主义公共债务管理模式的失灵——基于公共风险视角的反思》一文认为,基于确定性思维的公共债务管理模式与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无法有效匹配是全球范围内制度主义公共债务管理模式失灵的根本原因,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公共风险是债务风险的源头,将减少政府应对公共风险的责任作为减少公共债务的治本之道。文章在理论逻辑上以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否定制度确定性来解释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公共债务管理模式失灵,会导致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关系的认识论谬误;解释框架上否定制度主义,以追求确定性公共风险的行为约束替代制度约束,反而重新踏入已被该文抛弃的制度主义的领地。反思制度主义公共债务管理模式的失灵需要转化单一的经济学理论分析范式,尝试性引入跨学科分析的回应性监管理论。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市场之争——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隐含着诸多房地产市场失灵的特征;在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下,房价越调越涨的怪象凸显出政府失灵的问题.从政府调控行为的合法性出发探寻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解决之道,认为在追求经济法治的今天,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将是重塑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一个有效的进路.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类绝对中心论对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愈益严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制度建设来克服交易费用,用自由主义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外部性问题不是经济学能独立解决的。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将会给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带来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对风电项目进行科学有效地经济外部性评价是引导风电项目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风电项目经济外部性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灰色聚类决策模型(GCDM)对风电项目经济外部性进行了评价。首先,构建风电项目经济外部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介绍了基于ANP的灰色聚类决策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风电项目经济外部性进行了评价。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风电项目具有很强的经济外部性,其正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优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显著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环境效益,负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市场影响,环境效益和市场影响是影响风电项目经济外部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校正与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庇古等人的利益调整和科斯等人的改变利益调整初始条件这2种相对立的解决外部性问题观点以后,指出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办法——退耕还林还草及补偿措施。同时,分析了补偿标准的确定及补偿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政策网络的视域解读多元主体博弈合作下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借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探析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逻辑,以建立对公众参政现象的深度微观理解。利用政策网络理论,具体分析博弈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及其行为互动对政策出台产生的影响,得出具有不同价值理念、利益诉求和权利禀赋的多元行动者搭建的网络平台是该政策出台的最大推力,"价值-利益-权利"三角链条的互构作用主导着政策网络主体的行动逻辑。通过对案例的探讨以期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有效途径,为学界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提供典型范例,为政府解决类似公共事件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环境保护博弈与财政支农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 ,造成了在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上农户个人理性与政府理性的矛盾 ;经济的外部性也诱致出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对环境保护的博弈问题。对这种矛盾的解决和促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博弈均衡 ,构成了财政支农的又一导向。财政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所形成的对农业的支持 ,可称之为一种“绿色支农”工作或“绿色财政观”  相似文献   

15.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研究民间环保组织的绩效问题,为管理者提供建议.用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和博弈模型分析在多委托人情况下制度约束对民间环保组织绩效的影响.民间环保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在多委托人监督时,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加剧委托人监督搭便车的动机,约束条件越紧,委托人在监督中越易搭便车,不利于组织绩效;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监督努力水平取决于法律的界定.应采取措施改变约束条件或者改进激励方式,以减少组织委托人在监督代理人中的搭便车行为;从完善立法、吸引社会关注、完善自身组织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民间环保组织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政府投资项目招标的法规体系,防范政府在投资项目招标中的腐败行为,有利于政府行为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选取长三角地区2010—2019年市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地环境规制的实施能够促进经济联系密切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环境规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应加大环境规制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空间外溢正向效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解决电子废物处置难题,需合理地划分主体之间的责任。在电子废物处置体系中,“主体的责任划分”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厂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应在坚持“利益分配”理论扣“产品受益者与义务承担者一致”原则的前提下,采用细分各主体之间责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电子废物处置过程中,生产者具有预防责任、网点建设责任,消费者须承担绿色消费、积极选购环境友好产品的责任,政府有政策上鼓励支持回收处理企业的义务和制订相关法规标准与监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必要性、适用性和手段性.环境保护问题本质上是个合作问题,而社区是一个能够促进人们之间合作的情境,因此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可行性.与市场以及政府相比,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必要性.根据“外部性”问题、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成本的高低等因素,社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要作用是生态公共地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以及污染企业管理等.根据社区特点,利用社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手段大体分为“人际主导型”模式以及“制度主导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