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图建立一种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模型--景观模型;发展操作性景观都市技术策略,拓展地图术(Mapping)的功能;并以南京为例针对城市空墟及变迁的基础设施区域提出技术应用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主编的《都市景观主义》提出,在一个充满了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景观成为理解和介入当代城市的媒介:而景观都市主义是专业者介入世界的一种新工具、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本文对该书核心内容进行评述,认为流动性加大改变着物质空间实践的状态。如何维持与一个巨系统之间的关联,同时又能够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身份,便成为物质空间实践必须面对的巨大难题。文中提出物质空间实践的6个层级并进一步讨论历史时期空间语法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景观作为空间语法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联接与意义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3.
景观都市主义:生态策略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种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尺度、速度和范围进行,其大地景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变,这给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1)寻求一些设计策略和生态手段来解决环境危机并增强城市的弹性抵抗能力;2)重塑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文化识别性.与此同时,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过去10余年在北美崛起,尽管这一理论能否适应中国的情境依然存在较大疑问,但它已经不可避免地来到了中国.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从生态角度全面继承和发展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即生态都市主义,正在哈佛设计界兴起.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解读从生态规划到景观都市主义再到生态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索其潜在的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童心 《中外建筑》2012,(3):90-92
目前城市发展迅速,以香港为代表的高密度化城市环境以及微型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普遍的城市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研究,归纳出影响人们知觉密度感受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现实可行的微型公共空间利用办法,使得高密度环境下有着舒适心理感受的城市公共空间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景观都市主义是近20年来景观、城市、建筑相关设计领域的重要转变之一,它以新的景观概念为核心,试图探讨对当代都市重新阅读、再现和设计的新思路和策略。这一研究目前面貌复杂,本文试图梳理其谱系和概念,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和行动领域。  相似文献   

7.
景观都市主义的涌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20年内,在后现代哲学和技术领域研究的推动下,源自建筑却在景观与城市设计学科开花结果的设计理论——景观都市主义逐渐深入人心,并为欧美的大多数设计师所推崇.从传统景观设计学的困境出发,讨论了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实践.城市都市主义是基于生态功能和人类活动的复杂系统,它意味着城市设计的一种新范式,为现代城市化提供了从图像转向组织和策略的、具有文化、生态和经济可行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之交“景观都市主义”的论述和实践认为风景园林日趋成为当代城市的典范和载体。文章详述了风景园林师作为当代城市规划专家的观点,并从学科形成和职业特征的角度论证了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化载体的观点。同时将风景园林职业的起源称作19世纪的“新艺术”,协调着工业城市的设计及其生态和社会的功能。并将景观都市规划师的论述起源定位于新自由主义经济背景下先进的建筑文化和民粹的环保主义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景观都市主义是指景观取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中的最基本要素,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的循环方式:通过景观先行的方式带动周边的发展,从而引导整个区域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洛杉矶河流总体规划是景观都市主义研究的一个杰出例子.本文以江南古镇长泾“一河两岸”规划为例,阐述景观都市主义在小尺度河流复兴中的适应性运用.  相似文献   

10.
AA景观都市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A的景观都市主义将21世纪的都市主义定位为通过景观过程和标量模型,把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支离破碎的社会构成和迅速多变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这种模型从当地、区域乃至全球尺度,图解城市的生态过程和复杂性,以便我们了解其演变的潜力,而不是停留在复古或分化社会的"新都市主义者"层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审视了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的最新发展,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网络体系的规划实践。这些系统和网络有着改造和提高城市生态的潜力。洛杉矶河流总体规划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研究案例,提出了开放空间改造策略的临时模型。研究结果涵盖很多方面,包括河流改造、城市设计远景、开放空间交通网络和新型管理结构。研究同时建立了一个基于类型学的总体规划手法,并证明这一手法更能有效地应对变化。  相似文献   

12.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出了城市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以景观联系城市的各个要素并成为城市发展基本单元。景观都市主义的思考途径与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的都市环境,而且可以达到城市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古都南京自两千多年前初建时就是典型的“山水城市”,曾经有非常了不起的规划例如“首都计划”,根据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独特的“山、水、城、林”风貌和悠久的文化遗产,是实践城市景观复兴与发展的宝贵资源与良好前提。文章试图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分析和探讨,解读南京城市景观的发展历程,旨在探索适宜南京城市景观复兴和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可行道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存量更新问题日渐凸显,传统的社区更新模式难以协调人与空间、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之间的矛盾,社会公平难以实现。以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战术都市主义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格局、参与主体、时效持续性3方面探讨了战术都市主义在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进程中对景观公平的推动作用。进一步通过识别更新对象空间、完善更新主体构成、试验更新方法与实施路径、更新绩效评估与反馈,总结出战术都市主义促进景观公平的社区公共空间实践路径,并提出了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成为新的一级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景观都市主义倡导学科整合和专业合作,致力于使景观取代建筑和规划成为承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种基本生长模块和生态体系,代表一种认知、处理人地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城市设计则被认为是综合处理各种城市系统和要素关系的、代表公共价值取向和高质量城市环境观的专业范畴,代表一种提供多系统协同机制以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策略。研究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视角,探讨在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教学及训练过程,明确其课程组成、性质和地位,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方向,论述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对城市边缘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域景观发展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娣 《建筑与文化》2020,(8):156-157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城市丧失了文化可识别性,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因此,需要重新探索和思考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文章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解读、案例分析,总结各国解决城市环境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出当下城市环境中景观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探索我国未来城市景观如何向自然、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城镇江岸是在拆建改建基础上形成,空间条件受限,历史遗留问题多,并受到峡江坡岸地形条件和水位大幅度消落变化的影响,治理提升难度极大。本文在认识三峡库区城镇江岸特点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析工程化治理提升存在的问题,引入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并基于景观的整体性思维和过程性方法,提出强化江-城联系、注重系统优化、加强建设协同的综合治理策略,以及与水共处的防洪排涝策略、结合自然的生态修复策略、动态适应的空间利用策略和注重体验的场所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3)
文章将高密度社区公共交往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可达性、使用效率、环境舒适度等交往要素进行分析,然后从以人为本、设计结合自然、复合多样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改进策略,最后从规划空间层面提出有效的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提升高密度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以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反思了传统景观设计中被忽略的部分,从景观都市主义的要义出发,探讨了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并以深港双年展设计项目为例,解释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锐 《中国园林》2009,25(10):60-63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恢复再生、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复兴以及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城开发等.研究景观城市主义的起源、发展与内涵,通过一系列实例论证该理论适用的范围,总结出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旨在进一步丰富景观城市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