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笔者自1998年来北京求学,在北京已有二十载,这个城市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它的街道、广场和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记忆——位于北京站前广场的清华大学接待站让下了火车初来北京的我时时回味,在南礼士路公园的多次午后散步,邂逅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多发生在北京的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公共空间不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城东,是工业喧嚣的城东,是厂区林立杂乱的城东。经过"东调"的不懈努力,现今的城东,已是飞跃发展的城东,是工业转型与创新的城东。面临推进城市更新与弥补历史欠账的双重压力,成华区依托城市设计这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城乡规划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发挥好管长远、谋未来的作用,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有效破解城市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城市设计是时代要求,是一份厚重的责任,抓城市设计工作是改革完善城  相似文献   

4.
城市设计需要以美学评价及视觉心理为基础,保证城市空间设计的舒适性。在保证城市空间设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城市空间社会的良性互动。基于此,本文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对提升城市边缘空间的设计品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品质的体现界面,是城市发展水平的反馈,对居民生活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发达国家的宜居城市在人性化和精细化设计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全要素构架,提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4大切入点和5大施力点,对城市步行空间、街道绿地空间、建筑退界空间与无障碍楼层空间的全要素进行集成,阐明针对安全、文化、人性化、智慧、绿色5大要素提升的系统策略与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新都市主义的背景和原则特征,揭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了通过新都市主义的功能混合使用原则、以人为尺度的原则和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对提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副部长黄艳指出,住房城乡建设部鼓励各试点城市因城开展城市设计,既要以问题为导向,也要以目标为导向,解决城市存在的具体问题,实现对城市格局、风貌和各类空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城市设计指导建筑单体设计,规范城市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内部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为主要任务,为人们创造更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城市的活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在控制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空间品质视角下提升公共空间活力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In this interview, three scholar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renewal practice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the context of inventory development. They first review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y of urban space, and pointed out that urban renewals should not neglect the social, cultural, artistic,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qualities of space. They then underscored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will be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urban renewal. They noted that, under the impact of “attention economy” and ”online influence,” urban spatial construction across Chinese cities would be homogenized, compromising the diversity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Nonetheless,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can leverage the online platforms a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resourc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and to foster new urban development paradigms. In addition, the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 public should have a greater discourse power in urban renewals, which requires the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Co-building Initiative, and designers’ efforts in promoting related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end, they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cluding the outdated urban governance methods, flawed 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nd the lack of funds due to the slowdown of economic growth. They also encouraged designers to respond to these challenges with long-term, proactive, and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truly meeting citizens’ daily needs, improving urban governance methods, optimizing urban renewal mechanisms, and impelling the growth of lo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0.
贺臣 《城乡建设》2016,(9):63-65
记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三十余年来,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您介绍下江苏院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 陈沧杰:江苏院的城市设计发展始终与我国的宏观发展背景紧密联系,项目实践活动主要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新区开发、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活动的大量开展,我院的城市设计项目涵盖了从总体城市设计到片区整体设计到地段详细设计的不同层次,包含了新城规划、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区、滨水区、特色产业区、居住区、交通枢纽地区、历史地段、街道沿线设计等众多类型,同时还有大量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融合编制的城市设计专题研究.其中城市设计项目约90项,约占“详规”类项目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网络化地下空间对于缓解城市人口、资源及环境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制于周边建(构)筑物、复杂地质水文条件影响,地下空间在空间网络构建、艺术处理手法赋予方面具有先天不足,特别是由于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天然隔绝,易产生压抑和封闭的感觉,导致使用者情感上浮现“陌生”和“趋离”的倾向。因此,地下空间建设需具有人性化特点和场所精神的设计理念,赋予地下空间使用者于“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对地下空间的综合性开发和科学合理规划,来提升地下空间建设及使用品质。本文以构建高品质地下空间为目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从人为感知出发,围绕人对“安全、高效、舒适、绿色”等四方面的需求与体验,提出以人为本的地下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炼网络地下空间品质优化规划设计要素,为实现地下空间规划品质由质化评价向量化评价过渡及后续的地下空间开发的品质优化和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性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造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笔者参与的规划与设计实践分析,从融入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编制、以适宜街区尺度营造宜居城市的新区规划与设计、注重多样化的已建成城市空间梳理、寻求多元共生的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营造场所感的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如何贯穿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各个过程,以城市设计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吴天谋  蒋万芳 《规划师》2004,20(1):58-59
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是当前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城市细部的复合性、艺术性、文化性、教育性、生态性对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影响,城市设计需要在城市细部设计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超 《安徽建筑》2009,16(4):8-8,21
文章从空间可防卫体系溯源入手。对安全性作为城市所有特性中最基础的特性作了很好的说明,简单叙述街道眼、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以及可防卫空间等理论。结合城市设计在空间防卫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简要提出了几种可防卫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5,(11)
通过规划促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的公共健康成为当前城乡规划的研究热点。文章在探讨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与城市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边缘区从提供生态服务、抵御生态风险及维护生态公平三方面对城市的公共健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公共健康为目标,提出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底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各地都在为此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文章通过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对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提出疑问,强调了人的行为活动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强调了人、人的行为活动、活动的场所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通过重庆两个公共空间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环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通过支持和激发有意义的城市公共活动,城市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城市整体中更为意义重大的组成部分。从可防卫空间理论的四个主要关注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与城市公共活动建立良性关系,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琛 《城市建筑》2013,(8):14-14
纵观当今国内外城市发展状况,城市空间规划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城市的景观、道路、照明等方面的相互关联与渗透日益紧密。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支多样,研究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该文将超体积生态位与系统论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为目标的生态住宽度主观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