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哈河是一条丘陵区游荡性河流,河道抗冲能力差,主流经常摆动改道,形成河道险工多,整治困难,多年来主要采用丁坝和沉枕护岸,丁坝多选用短丁坝,布置成丁坝群,丁坝间距可采用于坝长度的2~3倍,丁坝群的头线应布置成一条与整治线相一致的凹岸曲线,沉枕是用杨柳枝,石块等材料束成圆柱状,直径0.6~1.0m长度5~10m沉枕具有一定柔性,抗冲性能好,能适应诃床变形,施工中可将多个沉枕用铅丝连接起来形成安排,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天然河道中丁坝长度对河床的冲刷影响,基于天然河道形状和实际丁坝群布置,提出适用于天然河道形状的丁坝群局部冲刷计算流体力学(CFD)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滦河马良子段丁坝群三维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计算,用VOF方法进行自由表面的追踪,并对丁坝局部冲刷坑形态及冲刷深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实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针对丁坝群中局部冲刷最严重的丁坝,对其长度进行调整,调整后冲坑深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山区河流弯道水流特点,结合松江河抚松镇段河道整治,详细阐述了丁坝群工程在治理山区河流中的作用,并结合工程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对丁坝的布置、丁坝的高度确定和丁坝的结构形式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非淹没式丁坝群局部冲刷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通过比尺模型试验,对丁坝群设计参数变化时局部冲刷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丁坝间距、长度和坝轴线方位角对冲刷坑深度及冲淤位置的影响,并根据试验观测资料提出了丁坝群各坝头局部冲刷深度的分析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可供河道整治工程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鸡鸦水道中游的典型弯道的演变成因、下切机理。整治方法及工程方案进行了讨论。整治工程实施前(1992年12月)后(1993年8月)的水道地形测量,证明丁坝和潜坝优化组合的整治效果显著,水流动力轴线从紧贴凹岸外移40~50m,深糟回淤0.75~2.0m.凸岸边滩刷深1.3~2.0m.滩沿向岸后撤35~72m,基本上按照试验研究预测改变流路和冲淤高度,恢复断面形态。整治后的弯道经历了1993年5~6月两次洪水,1993年9月16日台风暴潮的袭击,特别是承受了1994年6月的200年一遇(中山市鹦歌咀水位站)特大洪水考验而安然无险。  相似文献   

6.
浅谈生物措施在山区河道整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措施在山区河道防洪图岸中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山区河道整治中应重点考虑生物措施.河道整治应遵循:①对河流进行系统规划,确定整治标准和整治线;②规划中河两岸要留3~5m护岸林地;③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根系发达的、防冲抗涝能力强的树种;④关键险段另加设柴石囤子护岸,然后布置了行插柳;⑤堤后河滩地造林,形成防护林带,使山区中小河道治理逐步形成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护岸工程在控制主流发展。稳定河势、防止切滩改道和江岸坍塌,保护沿江城乡居民、耕人边境堤防工程和防止大片国土流失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黑龙江省的重点江河护岸工程设计中,为了调整流向,改变流速,增加主河道的流量,在江河上布置了多处丁坝和锁坝。根据河道整治要求不同,丁坝和锁坝的主要区别如下:丁坝是从河道岸边伸出,在平面上与岸线构成丁字形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其作用主要有束狭河床、导水归槽、调整流向、改变流速、冲刷浅滩和导引泥沙。丁坝一般布置原则为:1.用于抬高滩上水位、调整比降、减…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武庄护岸1995年开始修建,设计采用了铅丝笼沉排结构,该结构既可护底,又可护根,抗冲能力和稳定性较强。通过计算冲刷深度、排体长度、锚固长度和排体厚度等参数确定排体结构。武庄护岸工程自修建以来,常年靠大溜或大溜顶冲,运行至今安然无恙,未发生一次险情。实践证明,采用铅丝笼沉排结构修做护岸工程,技术上可行,其稳定性也是经得起考验的,达到了少抢险或不抢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非淹没丁坝附近三维水流运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淹没丁坝是河道整治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水工建筑物。为了分析非淹没丁坝布置效果,对丁坝附近三维水流运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水流大涡模拟数学模型,采用迭代法求解速度和压力,再由离散化的自由水面运动方程求解自由水面;根据试验观测的水面线和流速分布资料,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数值比较了三种丁坝(上挑,正挑,下挑)附近水流运动特性,结果表明,非淹没丁坝对水流运动影响较大,但三种形式的丁坝对水流的影响差别不大,相对而言,下挑丁坝对坝头防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丁坝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前言矶头、丁坝是河道整治及护岸工程中常用的建筑物型式。在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中,矶头抛石护岸应用较广泛,丁坝护岸采用较少。为了进一步搞好长江中下游的护岸和河道整治工程,总结国外丁坝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这是因为,第一,国外关于矶头型建筑物的报导极少,而对丁坝的研究和实例则为数甚多,矶头可视作短丁坝或者是丁  相似文献   

11.
深水航道整治丁坝群对鱼类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留红  徐斌  张鹏  汤薇 《水利学报》2019,50(9):1086-1094
航道整治丁坝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水动力条件,从而对鱼类的生境也产生了影响。依托长江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选择仪征水道整治工程为典型河段,建立二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三种典型工况下整治丁坝群实施前后研究河段的水流特性变化,基于对鱼类生境需求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丁坝群对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的影响及成因,揭示了潮汐河段航道整治丁坝群对鱼类"三场一通道"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丁坝群附近的复杂水流结构及近岸缓流区,为漂流性鱼类和沉黏性鱼类提供了适宜的产卵场;丁坝坝后的底层缓流及静水环境,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丁坝群独特的水流结构,将河道内的浮游生物横向输移至坝后富集,为鱼类觅食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场;丁坝群建成后世业洲右缘近岸缓流区的范围有明显扩大,为鱼卵和仔鱼的降河洄游提供了稳定的洄游通道。  相似文献   

12.
史宗伟 《人民黄河》1997,19(3):27-28,48
1九堡下延工程基本情况九堡下延工程为连续凹入型单一弯道河道整治工程,始建于1986年,现有丁坝23道,丁坝坝长、坝间距均为100m,工程的平面布置如图1。该工程在控导河势、护滩保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九堡下延工程的119~125号坝、135~141号坝为传统土石结构坝。126、127号坝的结构为散抛根坦、内衬有纺和无纺土工布各一层,在抢险中,土工布已断裂,作用不大。128~134号坝为铝丝笼沉排结构坝,其中的128~130、132~134号坝的沉排长11m.五月号坝的沉排长24m(沉排长垂直于坝轴线)。2铅丝宪沉排结构现的设计铅丝笼沉排结构坝的设计意…  相似文献   

13.
游荡性河道分汊河段整治整治方法较多,陈村险工位于分汲河段的右汊,1990年城水库下泄500m^3/s,陈村险工右堤几乎决口。分析了产生横流的成因后,在分汊河段进口建4座透丁坝,并按100m^3/s疏挖左汊引河,用丁坝挑流入左汊,透上 缓流促淤堵塞右汊,以免除中小水对陈村险工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利用高压射流破坏土壤结构,使之形成沟槽,使浆液与土粒搅混,重新排列,最终凝结成复合材料的防渗体,起到很好的防渗作用。十里河水库高喷防渗墙布置在副坝段。施工结束后,进行了现场检查和围井注水试验:墙体厚度土层中为0.21~0.25m,砂卵石层中为0.5~0.8m;渗透系数小于10 ̄(-5)cm/s,板墙防渗效果显著。其经济效益在同等施工条件下,高压喷射防渗板墙比常用的80cm厚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每平方米防渗面积可节约投资163元。  相似文献   

15.
琴江下游上坝改河原河道出口堵口新筑河堤处于座湾项冲之势,采用头部迎水端为椭圆台。背水端为圆台的短丁坝群,不仅取得了迅速控制河道流势、整治河床、保护河堤的目的,而且具有施工方便切实可行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进而在琴江河道整治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河道内流动控制结构物作为一种主动防护型的护岸型式,以其特有的生态效益,伴随着河流治理理念由渠化向河流再自然化的回归,日益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常见河道内流动控制结构物分类和作用特性的基础上,选取逆水流方向布置的楔形丁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布置楔形丁坝群前后193°强弯曲水槽内的三维水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分析弯曲水槽内楔形丁坝群的作用机制和挑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楔形丁坝群主要通过调整弯道内的二次流结构,达到将高流速水流挑离凹岸、避免岸坡遭受冲蚀的目的;楔形丁坝群布置会造成弯道内水位雍高,高流速水流向凸岸一侧偏移,其雍水高度和偏移程度与楔形丁坝群的布置方式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领域生态水工结构物相关研究的开展与深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工程概况纸访险工位于山东省徒骇河右岸,禹城市区北侧,中偷桩号191+600至192+2O0段.河道曲率半径R一390~104Om,设计河口宽13Om,底宽99m,边坡1:3,设计防洪流量950mk.该险工坐弯迎流,右岸严重坍塌,主流向右偏移并冲刷河底,已比原设计河底深4m,有滩地坍塌宽度近30m,严重处已波及堤脚.该险工段堤身单薄,顶宽仅有6m.1985年以来开始对大纸坊险工进行整治,修建了护岸丁坝15条,护险长度600m,控制了险情的发展,取得了理想效果.纸坊险工形成原因主要是河道横向输沙不平衡.汛期行洪时,水流冲向凹岸,在弯道顶端处受离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强潮河段弯道海塘建设维护中,如何有效布置丁坝群才能达到最优防护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柯桥海塘为例采用整体物理模型对设计强潮动力条件下的不同丁坝布置形式的防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丁坝高程宜布置在平均潮位以上,低丁坝群的坝距与坝长比控制在3.125内较为合适,采用两低一高的布置形式防护效果性价比相对较优。研究结果可供强潮河段弯道海塘丁坝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丁坝群附近水流流场,揭示其局部冲刷的形成机理,该文采用Flow-3d软件,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和以希尔兹(Shields)数为基础的泥沙推移质输沙率模型对上挑丁坝群的周围流场分布和局部冲刷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丁坝群间涡系结构复杂,第一座丁坝坝头处有一对反向的旋涡和下潜水流,切应力达到最大值,使得该位置有较大冲刷坑发生,解释了冲刷机理。冲刷坑的模拟深度和范围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丁坝群及相关河道整治工程的流场和冲刷坑计算。  相似文献   

20.
整治洋河工作,从1975至1981年,先后完成整治工程长度153公里,护堤丁坝约2000道。基础处理均采用铅丝笼装石或竹石牛平面护基措施,利用洪水冲刷力使其下沉,取代桩基或深挖基础。这种方法,施工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水电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为掌握丁坝和顺堤的局部冲刷深度资料,指导海河流域多沙游荡型河道的整治工作和河道险工险段处理问题。从1982至1984年,对上述坝型进行了钻探研究。本文根据三年的钻探资料,提出阶段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