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程的强化传热是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一个重要方面。简述了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强化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强化传热管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了国内外近期开发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传统的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存在的问题,对各种强化壳程传热的传热管换热器、纵向流、螺旋流、射流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强化传热机理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高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途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管程及壳程中无相变及有相变传热强化的基本概念及实用技术,并提出在我国化工类工业中推广应用这些强化传热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强化传热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改善传热性能的节能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改善换热器的结构,提高传热效率,以达到生产的最优化。螺旋纽带技术是一种方便的强化传热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适合旧换热器的改造,且施工简便,可大大节省投资。同时有助于管内污垢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
11.
12.
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装置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原因,总结优化检维修方法和程序,提高设备检维修效率,为相关现场维修管理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应用在磷酸浓缩工艺中的一种新型组合列管式石墨换热器。其突出的特点是采用石墨块材为结构材料,两端管板均为固定管板;管板与换热管之间采用高弹性耐磨材料,实现弹性密封的连接;单管伸缩,消除了温度不均导致的应力破坏。设备全部采用承插式活连接,换管简单,维修方便,其价格仅为国外进口价的1/10。 相似文献
15.
16.
17.
针对目前管壳式换热器中微小流路建模和分析的缺失,采用“分段建模,整体综合”的模拟方法成功地开发了小间隙流路A和E的建模技术,建立了既包含主体流路(B、C),也包含微小泄漏流道(A、E)的全流路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模型,得到了与实际换热器相适应的几何模型。通过应用CFD软件Fluent进行分段模型的流动与传热研究,对各流道在折流空间中对传热和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采用整体综合技术,将数值模拟获得的局部流动与传热数据综合整理得到了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系数的整体法关联式。并将模拟结果与几种著名的壳程计算方法(Donohue、Kern和Bell-Delaware,流路分析)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数值模拟与Bell-Delaware法和流路分析法的结果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8.
通过搭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对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前人得到的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计算准则关系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同时拟合得到了测试用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计算准则关系式,设计了与测试扭曲椭圆管换热器结构类似的折流板换热器以及折流杆换热器,采用相关计算方法对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并分析了3台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显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传热效果好、压降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F Figen Ar B Zühtü Uysal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Oxford, Oxfordshire : 1986)》1999,74(2):169-175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in a heat exchanger is important in keeping the surface clean, thus having a beneficial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Solids circulation in the system can be provided by means of a recycle tube mounted in the central cor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is study a pilot scale fluidized tube heat exchanger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six fluidization tubes together with the centrally located recycling tube was constructed and pressure drop, liquid–wall and solid–wall friction forc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solids introduced to the system on heat transfer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recycle tube causes an approximately 35% decrease i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hen no solid is used, the presence of the solids in the system increases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y about 45% above that of the solids‐free system. © 199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对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管壳式换热器做了壳程管隙间流道及管束边缘与壳壁间流道的流体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为使管隙间流道的流体流速接近壳程平均流速,应视管隙间流道中流体阻力系数的大小而确定管束边缘阻流圈的设置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