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中原录井     
《断块油气田》2007,14(5):F0003-F0004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集录井服务、录井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多年来,中原录井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由创业初期的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原录井     
《断块油气田》2007,14(6):F0003-F0004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集录井服务、录井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多年来,中原录井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由创业初期的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逐渐发展成拥有多元化录井手段,在快速钻井条件下满足甲方需要的配套技术和广泛用于生产的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原录井     
《断块油气田》2008,15(3):F0003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集录井服务、“录弃蔫研究与开发、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多年来,中原录井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由创业初期的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逐渐发展成拥有多元化录井手段,在快速钻井条件下满足甲方需要的配套技术和广泛用于生产的特色技术。录井岩屑显微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中原录井     
《断块油气田》2008,15(2):F0003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集录井服务、录井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多年来,中原录井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由创业初期的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逐渐发展成拥有多元化录井手段,在快速钻井条件下满足甲方需要的配套技术和广泛用于生产的特色技术。录井岩屑显微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LS综合录井仪已广泛用于国内外市场;录井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广泛应用于油田内外部市场。今天,中原录井人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真诚的服务,永恒的信誉成为您值得信赖的伙伴。  相似文献   

5.
中原录井     
《断块油气田》2008,15(1):F0003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成立于1985年7月,是一家集录井服务、录井技术研究与开发、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20多年来,中原录井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由创业初期的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逐渐发展成拥有多元化录井手段,在快速钻井条件下满足甲方需要的配套技术和广泛用于生产的特色技术。录井岩屑显微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LS综合录井仪己广泛用于国内外市场;录井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广泛应用于油田内外部市场。今天,中原录井人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真诚的服务,永恒的信誉成为您值得信赖的伙伴。  相似文献   

6.
《国外测井技术》2005,20(1):73-74
日前,由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石油仪器仪表研发中心自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NLS型综合录井仪,运往四川省通江县永安区,承担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部署的超深预探井黑池1井的录井施工任务。这是NLS型综合录井仪首次进入外部市场,标志着中原录井利用国产仪器开拓外部市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方锡贤 《录井技术》2004,15(3):8-12
通过分析常规地质录井技术、气测色谱录井技术、地化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工程录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录井专业技术定位问题,并就各专业录井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
综合录井技术在四川气田中的应用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地质录井公司田光茂,姜尔加现状综合录井技术是由计算机处理来自高精度传感器采集和记录的钻井机械、泥浆流动状态和地质特征等信息,并给以实时预报的技术。它属于油气勘探新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80年代初,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配套的地质录井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被应用到地质录井中,形成了以岩石热解技术为主的地球化学录井技术。在录井过程中发现,对于油气层解释标准的建立,不仅需要储层岩石热解的地球化学资料,同时需要判别储层中所含原油的类型及密度参数。本文利用储层热解的分析资料,准确地计算出储层中原油的密度,使建立的储层解释标准更加准确,进而提高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特种油气藏》2005,12(2):i014-i016,F003
辽河录井公司是辽河石油勘探局下属的一个子公司,是目前中国录井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公司。主要从事综合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地质录井、定量荧光录井、数据传输、信息服务、油藏监测服务、地质监督服务以及区域地质研究等。公司现有录井小队118个,先后有40余人赴法国巴黎、新加坡及澳大利亚参加GEOSERVICES公司和贝克休斯公司举办的泥浆录井技术培训,并获得操作维修技术证书,80%的工作人员经过了CNPC授权的各类培训机构的技术培训,有65人通过CNPC英语模拟托福考试,并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进行现场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录井技术现状基础上,该从工程录井、钻井液录井、环境监测、地质录井、地化录井、常规测量六个方面总结了吐哈录井技术系列,从发现与评价油气层、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工程事故的监测预报、特殊井眼条件下地质监测、PDC钻头条件下录井方法、评价水淹层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吐哈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针对油田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吐哈录井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常规地质录井技术、气测色谱录井技术、地化录井技术、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工程录井技术、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不同录井专业技术定位问题,并就各专业录井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平井录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结合钻井新工艺的应用,探讨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地质录井技术的水平井录井方法和对策,旨在充分发挥水平井现场录井的地质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5年7月23日,石油行业第一个录井专业化公司在中原油田诞生。1995年8月18日,中原油田资料公司更名为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主营业务有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地质录井、综合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地质监督,以及石油仪器仪表制造、地质综合研究等。20年来,在领导的关怀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原录井人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从中原大地、黄河之滨,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盂加拉国的热带雨林到非洲的红海岸边,战风沙、斗酷暑,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一流的服务和良好的市场信誉赢得_广市场,打造了“中原录井”品牌,经过20年的发…  相似文献   

15.
录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录井行业现在应用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工程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远程传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作用,对录井行业如何适应油气勘探开发的形势、对现有技术如何改进进行了评说,对录井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王权  郭冬梅 《录井技术》1997,8(2):14-20
针对地质录井行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吸收Intranet技术,以搭建基于Intranet的录井专业计算机网络平台为目标,以全面推动录井行业的发展为导向,提出地质录井公司企业网建设的总体思想,并给出基本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配套录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体钻井新技术对传统录井的出口工程参数、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会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信息被弱化,造成岩屑辨别困难,给岩性定名及地层分层、地质工程预报、油气水显示的发现等带来诸多困难。为此,研究了工程录井的典型特征,常规地质录井迟到时间的确定、岩屑捞取方法、岩屑鉴别方法、气体钻井中常见的岩屑识别特征和荧光录井方法措施,以及气测录井的气体采集、分析和油气水监测等技术,总结出与气体钻井相配套的录井技术。通过四川地区20多口井气体钻井录井的检验,证实该配套技术能够达到取全、取准录井资料的目的。还提出了改变目前录井信息采集方法,发展随钻录井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冀东油田地质录井工作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从冀东油田现场地质录井工作中含油显示不易识别的特点出发,全面分析了影响岩录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岩屑代表性和落实含油显示的方法,对进一步提高地质录井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ZY-KQⅡ快速色谱气测录井系统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适应快速钻井条件下的气测录井需求,国内外相继开发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快速色谱气测录井系统,其分析周期基本上控制在30s左右。阐述了由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研制开发的ZY-KQⅡ快速色谱气测录井系统的结构组成、气体分离与分析单元的配置、截气与气体流量的选择与控制、柱温及最佳进样量的选择、电路设计与控制,以及与其他快速色谱气测录井系统相比所具有的技术优势。该系统的研制开发对推动国内快速色谱气测录井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油仪器》2005,19(5):83-83
ACE智能录井系统技术鉴定会于2005年9月17-18日在中原名城新乡黄河宾馆召开。会议由河南省科技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共同主持,来自全国石油录井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学术期刊的代表60多人参加了这次技术鉴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