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它为人工智能理论和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论述了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所包含的视觉、决策、通信和机器人小车等4个子系统,并结合研究经验介绍了微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所涉及到的八大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足球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屋顶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研究设计了网架结构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关键杆件工作状态实时安全度评定子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结构体系可靠性理论的空间结构中各构件权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对结构可靠度影响较大的关键构件,并给出了工作状态安全度评定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关键杆件的应力,评判关键杆件应力预警等级,达到对该网架结构安全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足球机器人系统中,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就是决策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应满足实时性强、适应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强等要求.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分层控制方法:协调层、运动规划层和基本动作层.并就每个层次的设计做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子系统对复杂网络系统可靠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最小割的定义,运用布尔代数的有关原理,对单源单汇复杂网络系统可靠度中各子系统的重要程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处于系统中不同位置的子系统对系统可靠度影响不同的结论,并给出了各子系统对系统可靠度影响程度的判定原则,进而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超声珩磨装置的挠性杆-油石座振动子系统的"局部共振"现象,把挠性杆和油石座视为动力学意义下的独立环节,将超声珩磨装置的挠性杆-油石座振动子系统简化为由挠性杆和油石座环节串联组成的振动系统。以等截面直杆的振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此振动子系统的自然频率和振动位移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能够方便地解释超声珩磨装置振动子系统的"局部共振"现象,为合理设计挠性杆-油石座振动子系统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波输能技术(MPT)是实现远距离能量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输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微波输能技术的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其中主要针对微波发射子系统与微波接收子系统两大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对微波输能系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7.
同时考虑刀具和工件子系统参数影响的再生颤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与切削速度垂直的平面中发生再生型颤振,进行了研究。将工件子系统和刀具子系统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建立了切削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切削系统的各类参数对颤振稳定性阈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切削加工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功能可加的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系统的某一功能达到最优与其所有子系统为实现系统这一功能而提供的功能达到最优之间的联系,在探讨了系统功能可加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的功能不等于其所有子系统功能之和的系统机理以及在功能可加的条件下系统最优与子系统最优之间的部分规律,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即当系统或系统某种功能达到最优时,如何确定各子系统所需要提供的功能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层模式的足球机器人决策子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足球机器人系统中,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就是决策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应满足实时性强、适应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强等要求。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分层控制方法:协调层、运动规划层和基本动作层。并就每个层次的设计做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GSM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结构上来看主要包含4个主体: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交换子系统(MSS)、操作维护子系统(OMC)、移动台(MS)。BSS在GSM中实现无线和发射功能,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BSS的组成及功能,以及它的操作维护平台OMCR。  相似文献   

11.
移动用户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时,GPRS和IMS都会对移动用户进行认证和密钥分配,操作过程类似,通信开销大,缺乏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只进行GPRS的认证与密钥分配(AKA)协议操作,IMS基于GPRS的认证结果实现了对移动用户的认证。同时给出了该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GPRS与IMS认证与密钥分发的一种优化集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终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时,GPRS和IMS都会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和密钥分配,操作过程类似,独立进行两次,缺乏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优化集成方法,可以只进行GPRS的AKA协议操作,IMS基于GPRS的认证结果实现对移动终端的认证,同时满足移动终端对IMS网络的认证需求及双方的密钥分配需求。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厚钢板计算机控制系统跟踪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厚钢板的生产工艺复杂 ,生产过程繁琐 ,且具有独特的生产特点 ,因而开发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依据鞍山钢铁公司厚板厂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经验 ,介绍了中厚钢板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跟踪子系统的功能、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和系统程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物是一个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子系统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些模糊性在系统整体层面为建筑物更好的达到预设的目标带来了机遇:我们不应停留在单个建筑物要素的简单叠加的层面,而是在一般的建筑系统结构框架基础上,主动的认识和分析建筑系统的整体属性,在此基础上对构成建筑系统的要素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做出必要的重新整合,组建、改善、加强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的配合关系,使其产生出能够满足特定系统目标要求的组织结构网络,从而带来建筑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跃升.  相似文献   

15.
五轴机床旋转轴之间装配所导致的位置无关几何误差(PIGEs—Position independent geometric error)是决定机床精度的关键因素,如何量化PIGEs对位姿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误差项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弱,从而合理地确定补偿值的权重系数是目前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降低五轴机床装配导致的PIGEs对机床精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混合式五轴机床几何误差综合模型,表征了空间误差向量与几何误差项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考虑几何误差的分布特性,引入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量化几何误差的作用效果及误差参数间的耦合强弱,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征误差的敏感性系数与位置向量、姿态向量间的关联程度,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位置无关几何误差补偿值的权重系数。最后,以摆头-转台为特征的混合式五轴机床为例,进行基于球杆仪(DBB-Double ball bar)的几何误差测量辨识实验,利用辨识值进行虚拟圆锥台轨迹测量、误差补偿和复杂曲面零件加工实验。结果显示:十项几何误差对姿态误差的直接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利用基于敏感性分析的修正补偿值进行误差补偿后,虚拟圆锥台测量轨迹的半径偏差减小了65.1%,圆度误差降低了58.8%。基于误差分析实施误差补偿后,“S”型工件的轮廓精度平均提升了49.9%,误差补偿结果验证了误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Errors of mechanisminclude designing, makingandusing by error origin[1,2]. We mainly analyzed error ofmaking, because other errors affect system smaller. Thecauses of making error mainly involve in next aspects.1) Quality of making and fitting;2) Abrasion…  相似文献   

17.
应用科学技术哲学的观点综合阐述了金属及合金固态相变理论中的有关问题.认为,金属及合金,钢及合金钢都是复杂的整合系统,它们由一系列的子系统组成,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等特性及功能.相变具有自组织机制.每一种相变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往往具有过渡性、阶段性.要把过冷奥氏体作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合的方法研究"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的相变全过程.科学概念是理论的细胞,对于钢中相变理论中的某些错误概念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8.
DEM误差性质属系统(函数)误差或是偶然误差是一个基本概念问题,是DEM误差理论的关键,也是DEM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地面DEM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对把地面或其局部视为随机曲面的观点以及以随机误差概括DEM误差的流行观点和方法提出明确异议,引述并理论解读了文献[1]的研究成果,指出了DEM地形描述精度Et极强烈统计相关于V、R事实,表明了Et与V、R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由数学逼近理论给出的对于Et的裁断误差的V、R函数表达,指出了统计数学和数学逼近在这一问题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DEM高程误差具有同样的性质:数学逼近理论和统计数学途径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