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温测试作为诊断水力压裂缝高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压裂液的温度低于地层温度,压裂液经过越多的地方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所以裂缝吸液越多的井段温度下降幅度就越大,这样就可通过压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水力裂缝的纵向延伸高度。本文根据江苏油田压后井温曲线的衰减梯度改变点、斜率变化点来判断裂缝大致边界,从而判断压裂施工效果;用停泵后不同时间录取的温度,拟合推算出停泵时目的层温度,为压裂液的优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井温测试作为诊断水力压裂缝高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压裂液的温度低于地层温度,压裂液经过越多的地方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所以裂缝吸液越多的井段温度下降幅度就越大,这样就可通过压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水力裂缝的纵向延伸高度。本文根据江苏油田压后井温曲线的衰减梯度改变点、斜率变化点来判断裂缝大致边界,从而判断压裂施工效果;用停泵后不同时间录取的温度,拟合推算出停泵时目的层温度,为压裂液的优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克百断裂带构造钻探邻井资料分析,BY1井所钻三开段风城组和目的层佳木河组存在储层岩性变化快、可钻性差、裂缝发育等地质风险。出于保护油气层、减少井漏事故发生的目的和分析氮气钻井可行性,在BY1井三开、四开段实施充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通过对氮气钻井勘探开发的技术总结,分析克百断裂带在运用氮气钻井提速方面应注重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井漏、及时发现油气藏、提高机械钻速和降低勘探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开发中常常因为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结垢、结蜡堵塞原有裂缝,或原有裂缝因支撑剂失效和压力改变出现闭合,进而引起原有压裂裂缝失效。除此之外,初次压裂改造规模不够会导致支撑裂缝短和裂缝导流能力低,和采油预期工程效果不符。本文则运用转向压裂技术压开新缝及使裂缝转向,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吐孜洛克气田区块位于塔里木油田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吐孜洛克背斜构造,该区块吉迪克层位二开段逆断层、三开段低压诱导性裂缝发育丰富,因开采井注酸地层被严重破坏,已钻8口井均发生不同程度漏失,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且产生了较高钻井液成本。通过对已钻井漏失情况及原因、处理过程进行分析,钻井液现场采取随钻防漏技术及桥堵、复合堵等堵漏方法和工艺,以此来减少漏失的发生与漏失量,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防漏、治漏、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和减少漏失的堵漏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异常高压气藏实例的系统调研,总结异常高压气藏存在的地质特征,对开发过程中增产稳产措施建立了相应模板。研究指出:异常高压气藏多发生在沉积盆地,多为孔隙裂缝型储层,发生在较年轻的层系中。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及时调整合理采气速度,优化油管直径,合理关井复压,确保气藏稳产,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应辅助一些增产措施,如配合压裂酸化技术,分支水平井和大斜度井,注气保压及一些排液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部分缝网压裂井压后产量递减快,压裂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的实际,以研究提效潜力、提效时机为目标,依据裂缝导流能力理论,从分析压后生产动态数据入手,分析影响裂缝导流能力的因素,建立了异常井导流能力模型,给出了提效时机确定方法,为实现压后产量由被动递减向主动提效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超高韧度水泥基复合材料经亚高温处理后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狗骨试件拉伸试验、数字图像影像相关处理(DIC)和立方体试块轴压试验,研究了高粉煤灰掺量的超高韧度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亚高温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不高于200℃的温度处理后,ECC仍能实现多裂缝开裂,并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宽度。50、100℃温度处理明显提高了ECC的抗拉强度和应变能力,200℃时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常温水平。DIC法的测试结果显示,各温度工况下基体在极限拉伸时的裂缝宽度相近,不同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裂缝的数量上。在20、50和100℃时,ECC抗压强度大小相当,200℃时下降19.3%。适当的温度处理可以提高ECC基体的强度并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界面性能,从而提高ECC的抗拉性能和应变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储层是我国油气储藏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自身具有空间复杂多变、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酸压改造成为这类油气藏开发和增加产量的主导措施。本文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的技术难点,酸压工艺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军杰 《辽宁化工》2015,(3):325-32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压力大、温度高,部分区块原油密度大,粘度高;储层发育有孔隙、裂缝和溶洞,非均质性较强,部分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放空和漏失后可以直接测试完井,钻遇未漏失井则需进行储层改造。本文结合塔河油田深井稠油油藏特征和流体性质,探索出了漏失井压井工艺、防凝管替液诱喷工艺、掺稀生产配套工艺和酸压完井试油工艺,逐步形成了具有塔河特色的超深稠油井高效完井试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储层是我国油气储藏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自身具有空间复杂多变、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天然裂缝发育等特点,酸压改造成为这类油气藏开发和增加产量的主导措施.本文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的技术难点,酸压工艺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TZ1H井测试压裂施工停泵后井筒及井底温度场的变化,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停泵后油压的影响,确定温度不是TZ1H井停泵后油压异常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压裂过程中裂缝高度增长、净压力变化及TZ1H井测试压力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造成该井停泵后油压异常的原因是缝高衰退,据此提出该井正式施工应控制排量,防止缝高过度延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国林 《中国化工贸易》2014,(2):448-448,264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水泥混凝土生产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在技术、经济上也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自身的低韧性,随温度、湿度变化的变形大,混凝土路面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在路面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常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有必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裂缝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为普遍。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笔者主要针对温度变化、地基础变形、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钢筋锈蚀5个因素造成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其控制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质量,采用外压荷载试验,通过荷载-应变曲线对2根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裂缝荷载以及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局部变形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各测试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变形和裂缝。顶部为荷载集中区域,应变较大;两侧裂缝多居于管外壁,内壁较少。1号管裂缝荷载值为325 k N/m,2号管裂缝荷载值为324 k N/m。相同荷载下,1号管比2号管表现出更好的延展性能,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2根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均满足GB/T 11836—200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Ⅲ级管裂缝荷载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无内胎斜交轮胎胎胚刺眼造成成品轮胎充气后出现漏气的原因。通过模拟胎胚刺眼风钻转速、刺针直径、刺眼数量、刺眼速度的对比分析试验。得出胎胚刺眼工序造成成品轮胎漏气的主要原因是刺眼风钻的转速太快,刺眼周边胶料因温度过高而自硫造成硫化后刺眼内的自硫胶与正常胶料没有交联形成裂缝。成品轮胎充气膨胀后裂缝拉开,轮胎内压从裂缝顺着胎体帘线及缝隙串至胎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重点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要点与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郭伟  张博  李建勋 《辽宁化工》2014,(2):210-212
传统的裂缝诊断分析方法和传统试井技术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方法都分析的是闭合前数据,然而,最近对闭合后数据的研究也出现了。闭合后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各种裂缝参数,比如裂缝闭合压力,瞬间关井压力,裂缝张开压力,地层漏失系数等。本文旨在提出一项新技术,是基于试井深入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油气井使用APR工具进行DST地层测试中,LPR-N测试阀是测试管柱中的主阀。它通过油套环空加压开阀、泄压关阀来控制测试管柱的开关井。在印尼某区块SB-1井的某层测试过程中LPR-N测试阀出现了异常开井情况,本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结合LPR-N测试阀的结构原理和测试压力曲线,对这次异常开井进行仔细分析,为以后LPR-N测试阀安全操作和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CO2与烃类气体不同,相态变化复杂,CO2气井的井筒温度、压力分布主要靠测试手段获取,但常因结冰和井况异常等原因无法测试,因此研究可靠的理论算法是必要的。本文中对流压、流温和静压、静温进行计算,流温计算采用Ramy方法,压力计算采用Cullender-Smith方法,经实例验证该算法能够满足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