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通信》2009,(5):70-70
2月17日,斐讯通信正式对外推出FreeSwitch8000(FS8000)系列交换机,并同时推出多款网络新品。斐讯通信公司总裁顾国平在发布会上向外界宣称,斐讯将全面进军网络设备市场,成为IP数据通信领域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国内以少数企业级网络设备厂商长期割据的市场格局恐怕会因斐讯通信的这一举动而产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通信》2009,(9):94-94
近日,斐讯通信推出SOHO级网络解决方案,包括FreeSwitch800系列百兆接入交换机、1824型千兆接入交换机,以及FR801无线宽带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这是斐讯继2月发布FreeSwitch8000系列高性能多业务核心交换机之后的又一力作。该解决方案致力于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网络管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信科技》2009,(2):76-76
日前,“斐然卓越成就你我——斐讯通信FS8000系列交换机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斐讯展示了其根据最新市场需求研发的FreeSwitch8000(FS8000)系列交换机,以及其他网络新品。  相似文献   

4.
《数字通信世界》2009,(5):87-87
近日,斐讯通信推出SOHO级网络解决方案,包括FreeSwiteh800系列百兆接人交换机、1824型干兆接人交换机,以及FR801无线宽带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这是斐讯继2月发布FreeSwitch8000系列高性能多业务核心交换机之后的又一力作。该解决方案致力于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网络管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是支持多业务通信的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本文在阐述和分析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业务支持框架和软交换业务提供能力的基础上,指出了软交换的业务发展和实施的策略以及基于软交换的新业务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数据通信》2007,(1):41-41
北电宣布推出新的以太网路由交换机系列,以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迁移至IP语音通信(VoIP)和先进的统一通信应用。北电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基础,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关键通信业务的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内IP数据通信领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斐讯通信宣布FreeSwitch 8000(FS8000)系列交换机正式亮相,该系列交换机是根据市场最新需求研发而成,斐讯通信公司总裁顾国平先生称是目前国内性价比较高的绿色环保性系列交换机.  相似文献   

8.
《电信技术》2006,(12):23-23
烽火网络多年倾心打造的技术成果——多业务分组平台F—engine M8000,是运营级以太网的主打产品。它支持数据、TDM和视频业务的电信级高可靠性传输,可满足客户对网络业务管理和应用的差异化需求。F—engine M8000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9.
《电信技术》2012,(10):34-34
爱立信最新推出的网关不但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数量和带宽使用量。更能支持各种差异化个性业务,使家庭网络用户生活更惬意。爱立信下一代宽带网络网关采用智能业务路由器SSR8000系列,面向当今的网络家庭.在加速推广云及视频业务的同时.降低运营商固定宽带tP网络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华为C&C08交换机维护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为C&C08交换机是大容量综合网络集成系统.它集交换与传输、有线与无线、窄带与宽带于一体,具有开放的通信平台.全方位地支持PSTN业务、ISDN业务、Centrex业务、IN业务以及其它新业务.广泛应用于电信、移动、广电、军队、铁路等骨干网,有力的支持了通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数字电视》2013,(9):15-15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今天在北京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旨在满足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对更高可靠、大带宽、更大规模以太网的要求。通过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华为第一次把SDN引入园区网络,让网络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让网络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善的业务网络,可提供各种话音、数据和部分多媒体业务。目前,业务网络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垂直系统组成,每增加一个新的业务,都需要增加新的专用系统。随着需求不断细化以及业务不断地增加,这种通信网络已无法满足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竞争需求。这些问题只能从综合通信网架构规划上得以根本解决。基于NGN网络的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由图1可以看出,车站通信系统和控制通信系统采用相同的结构,控制与承载分离,业务与呼叫分离,所有业务的控制由软交换机完成。因此能够简化系统设计,减少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当前,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新业务的不断推出,使得运营商现有IP网络所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日常运营维护日益复杂,如何保障现有IP网络能承受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和各类新业务的更高要求,在确保现有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能兼顾未来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的最新发展,是当前每一个通信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韩群 《通信世界》2007,(4B):20-20
随着IP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信级IP增值应用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何打造具有质量保证、可运营、可管理的电信级网络,并通过优化和改造现有网络,提升网络对业务特别是新业务的支持能力,使核心/汇聚层设备具有更高的带宽和交换路由能力,满足宽带业务更大的发展空间等问题,已被提上日程。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应用复杂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病毒和攻击手段的不断翻新,作为园区网络核心和骨干的交换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应对客户新的需求,专业数据网络产品提供商上海博达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了数款加强型的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核心路由交换机系列产品BDCOMS8503\8506\8510。  相似文献   

15.
《电信技术》2005,(11):11-11
烽火网络M8000在山东菏泽开通多业务传送平台工程后,近日又服务于河北廊坊的村通建设工程中。烽火网络采用MSPP设备构成千兆环网,提供50ms内的环网业务自动保护倒换。采用两个千兆接口与核心交换机连接,提供冗余保护。每台MSPP可提供8个百兆FE业务接口对各乡镇的DSLAM设备进行汇接,还可以汇接更多的以太网交换机、EPON、Cable Modem等设备,并实现多业务的传送。  相似文献   

16.
综合业务交换网系统就是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基于IP交换的传输网络。其系统主用由3部分组成:核心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通信部门可以通过此综合交换网系统方便的为管制、气象、导航、及机场等用户提供所需的多种通信业务,也能通过此系统的预留端口随时为用户增加所需的新业务,而不必采用每增加一项业务就增加一套传输线路的传统模式,此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加强通信传输的安全、提高通信维护工作效率,还能够大大降低整网传输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李素鹏 《世界电信》1999,12(8):53-54
北京高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民族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通信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同时为电信、网络等营运者提供多媒体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成功地向IT业界推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ATM产品,如CS1000ATM骨干交换机、AS800ATM接入交换机以及AP900多业务接入平台等。其中CS1000和AS800系列的交换机已在北京、河北、昆明、重庆等地安家落户,并且运行良好;AP900刚一推出,就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22):39-39
随着云计算、无线、大数据、宽带和社交媒体海量新业务的快速更新换代,传统严重依赖硬件平台的网络架构已严重阻碍了网络创新研究,造成了网络工作效率低下. 据悉,通过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企业正在将SDN引入园区网络,可以让网络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让网络从单点尽力而为演进到全网尽在掌控. "我相信,这是改变未来的开始."面对新的市场机遇,8月8日,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在京高调宣布,推出支持SDN、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和敏捷交换机S12700.  相似文献   

19.
《电子质量》2002,(7):95-96
爱立信ENGINE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为新老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支持以前、现在和未来业务的基础设施--最终将构成一个单一、全IP、基于分组的多业务网络,可支持固定和移动通信。提供电信级服务质量(QoS)。爱立信ENGINE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使电话和数据通信运营商可以分阶段扩充网络,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网络投资的风险。ENGINE横跨从网络核心到网络接入层多个技术解决方案。从2002年1月开始,爱立信已经与全球多家运营商签订了70多份ENGINE合同。  相似文献   

20.
杨海英 《现代通信》2006,(10):53-55
传统固定网络运营商因为移动电话分流、低端用户大量增加等原因,造成ARPU值不断下降。而且业务的创新和提供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业务综合化、独特化、个性化的要求,不能提供很多新业务,如彩铃、移机不改号等。因此,固网运营商纷纷开始计划利用智能网,通过引入多业务平台和多专业网灵活接入,为用户快速提供专业网内和跨网络组合的丰富业务。本地网固定电话号码的编号方案选择直接关系到交换机局数据的设置、各支撑系统的数据设置和业务流程的确定,因此需要在网络建设之前尽快明确。固网网络智能化的实现原理固网智能化采取类似移动交换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