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对多孔阳极氧化铝(AAO)及Co/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AO模板在350-550nm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光致发光带;Co/AAO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的光发射强度随Co沉积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定性分析解释了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程序升温热脱附方法测量CO吸附在SrO表面的脱附谱.实验结果表明,SrO吸附C^18O后,在升温过程中可通过氧的同位素交换生成C^16O而脱附,同时伴随少量C^18O的直接脱附,其波峰温度分别为430 K和420 K,属于二级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感应加热聚晶金刚石热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聚晶金刚石(PCD)在空气中的氧化方式,以及感应加热造成热损伤的形式和机理,分析了其在空气中的DTA和TG曲线,并对不同加热条件下的试件进行了XRD检测和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PCD受热时,主要是金刚石和金属钴与氧气发生放热反应;PCD热损伤的形式有4种:金刚石表面的微裂纹、金刚石表面的"皱纹"、球状凸起、微孔洞;PCD热损伤机理为:受热时,金刚石氧化成CO和CO2逸掉,热应力致使金刚石表面产生微裂纹和皱纹;随着金刚石的减少,钴氧化物的生成量渐增,导致凸起和微孔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赤磷(RP)的热安定性,采用氢氧化铝-酚醛树脂包覆赤磷,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包覆层进行表征,通过差热分析方法对包覆前后的赤磷样品进行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覆赤磷(MRP)的氧化起始温度、氧化峰值温度及氧化终止温度分别提高34.0、36.0、35.0℃;410℃下的恒温热重分析测得未包覆赤磷在恒温约4 min氧化完成,而包覆赤磷在恒温13 min仅有45.5%的赤磷被氧化;包覆赤磷的氧化放热峰温后移34.0℃;计算得出包覆赤磷的自发火温度提高14.39 K.相比于未包覆赤磷,包覆赤磷的热安定性有所提高,且包覆材料很好地包覆在赤磷表面.  相似文献   

5.
以制备氧化铝模板为前提,采用电场辅助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针尖阵列、纳米管阵列和纳米线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仪、热重分析等检测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表征。采用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能,并分析了发光机理。本实验的研究步骤、内容及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氧化铝模板。在草酸溶液中合成了半壁氧化铝纳米管阵列,其阵列在302nm处的发射峰是由1B→1A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属于F+型发光。最后制备了氧化铝微米树,其树干的形成沿不同方向生长,呈明显的X交叉型生长模式。(2)制备出ZnO纳米针尖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图,可以判断该ZnO为多晶结构,且在[101]方向上有择优生长的趋势。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510nm处的绿光发射带减弱,而379nm附近的带边发射增强。(3)合成了ZnO∶Tb3+纳米管阵列。通过对发射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判断344nm处新的紫外发射带是由氧化铝模板本身发光而产生的。(4)合成了ZnO∶Eu3+纳米线阵列。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和傅里叶变换可以断定该ZnO∶Eu3+纳米线是单晶结构,并且沿...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原料制作而成的5种天然燃香,燃烧后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天然燃香燃烧后室内空气中TVOC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中的限值,于原料中加入炭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天然燃香燃烧后空气中TVOC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烟密度箱、TG、GC-MS等分析技术研究了钙锌、铅盐和有机锡热稳定剂对PVC的抑烟作用及对燃烧过程中主体凝聚相和释放的芳烃化合物的影响,并探讨了钙锌稳定剂的抑烟机理。结果表明:这三类热稳定剂对PVC均有一定的抑烟作用,其中钙锌稳定剂的抑烟作用更为明显。钙锌稳定剂通过燃烧过程中生成的ZnCl2改变PVC热降解历程:一方面抑制分子内环化反应,减少有害芳烃化合物的生成;另一方面能促进分子间交联反应,提高残炭量,起到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膜作为模板,使用简单的热蒸发Zn粉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高度有序的ZnO纳米棒束,该方法克服了制备有序纳米结构通常需要的催化剂或复杂的合成过程.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样品的形貌及其结构特性,其结果表明模板表面所制备的ZnO纳米棒具有更好的有序度和结晶质量,从而推断出模板表面有序ZnO纳米棒的形成应该同模板表面局域化负电荷的存在有关.同Si基片上所形成无序纳米棒的光致发光谱相比,模板表面所形成的有序ZnO纳米棒束具有更强的紫外峰,表明有序的ZnO纳米棒具有更好的结晶质量和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硅是一种良好的发光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传感器、电子元件等领域。本文利用热蒸发方法,在无催化荆条件下,通过气-固(VS)生长机制制备出非晶二氧化硅微米棒阵列。利用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光致发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志  吴鹏  曲芳  张旭  卢少微 《化工新型材料》2019,47(10):130-133,143
利用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研究层间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单向带的热稳定性,研究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失重温度和失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层间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单向带每个阶段的初始分解温度、反应最终温度及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均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温度范围逐渐扩大,质量损失明显增加。分别应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对样品进行热解动力学相关参数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增韧环氧树脂碳纤维单向带整体活化能较高,分子间碰撞激烈,热分解反应不易进行,其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杨修春 《无机材料学报》2016,31(10):1039-1045
贵金属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材料。利用光致发光谱及配位场理论, 深入研究了离子交换及氢气热处理对硅酸盐玻璃中贵金属离子的引入、还原、成核及生长过程的影响, 发现延长离子交换时间有利于提高玻璃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对于掺Ag+硅酸盐玻璃, 不仅存在孤立Ag+离子, 同时也存在Ag2+团簇。H2中热处理后, 样品中孤立Ag+离子浓度迅速降低, 同时出现Ag32+团簇。对于掺Cu+硅酸盐玻璃, 仅存在孤立Cu+和Cu2+, 没有发现Cu+团簇的发光峰, Cu2+的存在造成Cu+的发光强度显著降低。掺Ag+硅酸盐玻璃经H2热处理后, 再经过第二次离子交换往玻璃中掺Cu+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以溶剂热法合成了CdSxSe1-x(0〈x〈1)纳米棒,以XRD、TEM、HRTEM、SAE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该法制备的CdSxSe1-x(0〈x〈1)纳米棒半径为15—20nm,长为300—400nm,为六方纤锌矿结构。PL光谱结果表明,通过对三元化合物组分的调节可实现对CdSxSe1-x(0〈x〈1)纳米棒光致发光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掺杂了新型发色团分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纯的PMMA进行了热重分析,得到了2种体系在不同质量损失下的温度并计算了积分程序分解温度(IPDT).结果表明,掺杂后聚合物体系的热稳定性好于纯的PMMA.采用Achar方法和Coats-Redfern方法对2种体系热降解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对应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氧化剂硝酸羟胺的热稳定性,使用标准液体铝皿于3K/min、4K/min、5K/min加热速率下进行热分析。借助非等温DSC曲线的参数值,应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Zhang-Hu-Xie-Li公式、Hu-Yang-Liang-Xie公式、Hu-Zhao-Gao公式以及Zhao-Hu-Gao公式,计算硝酸羟胺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并对热分解机理函数进行了研究。设计了7条热分解反应路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对硝酸羟胺的热分解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硝酸羟胺热分解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370.05K,热爆炸临界温度Tbe0=388.68K,Tbp0=397.54K,热分解最可几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为f(α)=17×(1-α)18/17。硝酸羟胺热分解各路径中,动力学优先支持路径Path 6、Path 5、Path 4和Path 1生成NO和NO_2,其次是Path 2、Path 7和Path 3生成N2和N_2O。温度在373K以下时,Path 1′反应无法自发进行,硝酸羟胺无法进行自发的热分解。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硝酸羟胺在370.05K以下储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铝酸盐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回顾了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历程,比较了各种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以铝酸盐为基体的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彭智伟  刘志宇  傅刚 《材料导报》2017,31(10):16-18, 40
采用简单的热蒸发法,在没有使用载气和催化剂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ZnO四足和多足纳米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ZnO纳米结构的形貌、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nO是由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四足和多足纳米结构组成,足部呈棒状并沿[0001]方向生长。提出了四足和多足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在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中,494nm处出现一个较强的绿色发射峰,391nm处出现一个较弱的紫外发射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生物质材料对塑料废弃物热降解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对象,探讨甘蔗渣对其热分解行为和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甘蔗渣混合物,采用热失重法研究其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最大失重速率法和Ozawa等失重法计算PMMA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甘蔗渣使得PMMA的初期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但是PMMA的热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却都显著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法的计算结果表明,PMMA加入甘蔗渣后的热分解活化能增加了26.2 k J/mol,等失重法的结果显示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168.14 k J/mol和28.41 min-1,比纯PMMA相应地增大了72.6 k J/mol和12.52 min-1。结论甘蔗渣的加入对PMMA的热降解有显著的影响,使其热分解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他生物质对PMMA热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5 mol% PVA: x mol% Cu2+ polymer films were prepared by casting process. Thermal transitions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of samples with respect to copper concentration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respectively. Increase in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of copper concentration shows a strong branching and steric effects in copper doped PVA complexes. Thermal degradation of films to an extent of 4–5% was found with an increase in copper content. FTIR spectrum of PVA doped Cu2+ ion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O-H, C-H, C=C and C-O groups.  相似文献   

19.
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褐煤、烟煤、贫煤及无烟煤的燃烧特性,得出煤的开始放热温度、开始失重温度、着火温度及燃烧结束温度,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煤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类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通过生物降解来调控药物释放.研究其性质可为色氨酸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对L-色氨酸和铁(Ⅱ)、钴(Ⅱ)、镍(Ⅱ)、锌(Ⅱ)、镉(Ⅱ)、锰(Ⅱ)等过渡金属离子制备的6种M (Ⅱ) -DL-Trp混配型色氨酸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其热稳定性次序符合埃文-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