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炭与CO2的溶损反应是焦炭在高炉下部粉化的根本原因,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是焦炭热性质的重要指标。影响焦炭热性质的主要因素是煤的变质程度、粘结性、灰分以及煤中矿物质等。除此以外,炼焦工艺条件及焦炭的微观结构类型也对焦炭热性质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焦炭热性质的方法,建立热性质预测模型,从而准确控制焦炭热性质。  相似文献   

2.
陈君安  杨海顺 《河北冶金》2023,(9):25-28+41
焦炭强度指标和炼焦煤煤质的相关关系是制约利用焦炭质量预测模型指导配煤炼焦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了焦炭强度指标固定时,配合煤料的煤岩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配煤炼焦。为较大范围的调整煤料的CBI和SI指数,选择了4个矿点的煤料进行筛分,选取部分粒级进行炼焦。通过调整配合煤料的CBI和SI指标,利用小焦炉炼焦,分别探索焦炭机械强度M40≥86%、M10≤6.5%时,配合煤料的CBI值和SI值的对应关系。利用spss对CBI值和SI值作回归分析,发现焦炭机械强度M40≥86%、M10≤6.5%时,配合煤的CBI指数在≥1和<1两个区间,CBI值和SI值分别呈二次相关;通过拟合获得CBI≥1和<1时,CBI指数和SI指数的相关数学模型。利用配合煤的煤岩指数和结焦性能的关系、配合煤的灰分和硫分与焦炭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生产条件和市场煤价,以炼焦煤的总价格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满足要求的炼焦煤配比。该方法可以快速确立炼焦煤配比方案,为优化炼焦配煤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煤岩学的方法预测焦炭质量的基本原理,用配煤指标预测焦炭质量并科学指导配煤是可行的。结合盛隆化工煤焦车间的实际实验数据,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误差分析表明,焦炭各项质量指标相对误差均在6%以内,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程炜 《梅山科技》1996,(1):59-60
分析焦炭强度指标M25,M10及M40,M10对试验焦炉的适应情况,提出M40,M10指标可作为暂时性强度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5.
纪同森  齐婳 《山东冶金》2010,32(6):28-29,35
吨焦耗煤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配煤挥发分、焦炭挥发分、焦炭烧损率、焦灰产量、进厂煤水分化验、焦炭称量等,分析表明,因计算基础不同,各企业间的吨焦耗煤指标缺少比较的统一性。济钢焦化厂在焦炭全干熄和干熄焦灰不计入焦炭产量的前提条件下,经推算,吨焦耗煤指标值在1.375t左右。  相似文献   

6.
杨洪俊  林仪媛 《冶金能源》1997,16(5):11-17,43
为满足高炉大型化和氧煤大喷吹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了鞍钢配型煤炼焦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1)在现有生产配煤条件下,配型煤焦炭M40提高2.0个百分点,M10改善1.2个百分点;(2)在现有生产配煤中多配12%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的情况下,配型煤焦炭的M40提高1.7个百分点,M10改善了1.0个百分点(3)提出的鞍钢配型煤工艺流程,可充分利用鞍钢现有设备及设施,比宝钢流程更为简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近年来昆钢新焦配合煤结焦特性指标变化对焦炭热态性能造成的影响,找到配合煤结焦特性指标与焦炭热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配合煤结焦特性值x、Y、G、b适宜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8.
焦炭常温强度对锰铁高炉冶炼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兴  吴细根 《中国锰业》1998,16(3):40-42
根据新钢生产实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焦炭常温指标M40和M10对锰铁高炉利用系数和入炉焦比的数量关系,认为焦炭M10对锰铁高炉利用系数、入炉焦比的显著性和敏感度均好于焦炭M40,是影响高炉产量和消耗的主要因素。焦炭M40、M10对产量的影响不如对焦比的影响显著,说明焦炭M40、M10主要影响焦比。  相似文献   

9.
以煤岩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新钢炼焦用单种煤的煤岩分析及灰分对焦炭热强度影响的相关性研究,利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焦炭冷态强度和热性质的预测模型,以期指导优化配煤结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焦炭质量的改善及其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2年鞍钢炼铁焦炭质量的改善及其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本年度内来煤质量稳定,并比1991年有所改善,使M40提高3.2%,M10下降0.7%,灰,分降低1.27%,为炼铁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获得了高产,稳产,顺产的良好效果。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是:提高配煤质量,干法熄焦,捣固炼焦,焦炭整粒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宣钢焦化厂配煤炼焦的实际情况,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选择配合煤的质量指标来预测焦炭质量,并指导配煤,以获得稳定的焦炭质量,并通过检验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0kg焦炉配煤炼焦试验及对各煤质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以粘结指数(G)、镜质组反射率为0.6 ̄0.9%部分所占百分含量(R1)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为预测指标建立200kg焦炉焦炭强度的预测关系式,从而为改善和控制首钢焦炭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焦炉进行了优化配煤结构的试验,根据试验得出的小焦炉焦炭强度指标换算成大焦炉焦炭指标,确定出最优配煤方案,并据此调整了大焦炉生产用煤的配比,生产实践表明这种试验及调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徐玉炬 《武钢技术》1996,34(1):30-31
66—5F型焦炉采用人工控制配煤方案和细化炼焦工艺等手段,控制焦炭质量,使焦炭M40>76%,M10<8.8%,满足了大中型高炉。  相似文献   

15.
邹祖桥 《武钢技术》1993,(11):38-41,7
根据20kg小焦炉试验结果,对武钢焦炭转强度和配合指标之间关系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炭转鼓强度和配合煤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配合煤可燃基挥发份、粘结指数与粉碎细度的乘积对抗碎强度有显著影响,配合煤可烯基挥发份,粘结指数,粉碎细度,粘结指数与粉碎细度的乘积对耐磨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炼焦生产实践中,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对降低配煤成本和优质炼焦煤的消耗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机森林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共同进行特征选择,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以某钢厂炼焦部生产焦炭的各项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为炼焦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工业指标相近的两种强粘煤对配合煤焦炭质量影响差异.研究发现,A煤样和B煤样分别在其配比为20!和22!时配合煤焦炭的CRI和CSR指标最优,A煤样系列配煤方案的焦炭冷、热强度指标均优于B煤样.热重分析与坩埚焦显微强度实验进一步探寻了两种强粘煤对焦炭质量影响差异的原因,该方法可为鉴别强粘煤煤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煤质分析数据预测焦炭热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种单种煤和64个配煤方案在模拟焦炉(ScO)上的试验,研究了原料煤性质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宝钢焦炭热性质预测模型.实践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焦炭热性质,指导宝钢炼焦配煤生产.  相似文献   

19.
根据阿莫索夫-夏皮洛配煤原理,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性质,研发了煤岩配煤技术及焦炭质量检验系统。CBI和SI是影响焦炭强度的两个主要指标,可以指导炼焦煤选购、确定最佳配煤比和预测焦炭强度。通过实例证明了可利用煤岩配煤技术控制调整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胶质层指标是煤分类及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焦炭质量的指标,它对焦炭质量的预测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膨胀压力、剧烈分解温度等一系列指标的测定能全面反映煤在焦炉中受热成焦的整个过程.进而较为难确地预测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