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济阳坳陷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地层是逐渐超覆于中生界、古生界潜山上的披覆状沉积。这类沉积在渤海湾下第三系地层中广泛发育,并极大地受古地貌特征的控制。在特定的古地貌条件下,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沉积充填序列及生储盖组合的分析加深了对储层及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的认识,并对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东营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其地层格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并结合沉积发育特征、厘定地层界线、划分地震旋回,建立层序地层序列,有效地指导了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的勘探。  相似文献   

2.
明确不同构造背景下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可以使油气藏的预测变得更加有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和地震等资料,依据各层序界面的相关特征,将乌尔逊—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5个三级层序。依据构造背景分析,在研究区划分出断控陡坡带、缓坡断阶带和洼槽带3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基于不同的构造单元,相应建立了断控陡坡型、缓坡断阶型和洼槽型3种层序构成样式。不同构造单元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各异,沉积体系域构成模式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有所差异。断控陡坡带主要发育断层-岩性和断鼻型油气藏,缓坡断阶带主要发育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型油气藏,洼槽带主要发育透镜体型油气藏,此外,洼槽边缘带常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3.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高邮凹陷缓坡带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8个中期旋回。MSCI-MSC3时期,研究区持续湖进,湖盆面积不断扩张,到MSC4时期趋于稳定。中期基准面旋回由一系列具有进积、加积和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而成,旋回结构以对称型(C型)为主,代表了较大幅度的湖进一湖退过程。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隐蔽圈闭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层超覆油气藏发育于MSCI-MSC3沉积期内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中下部,断层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不但与层序地层有关,而且断层也是该类圈闭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的低部位,而研究区透镜体圈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下降时期或者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内部。  相似文献   

4.
由于坳陷缓坡型湖盆层序地层的研究尚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充分应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4个III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沉积体系研究.在对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坳陷缓坡型湖盆的层序充填特征,最终利用层序地层学体系域的理论预测出K-SQ1上升半旋回、J-SQ3上升半旋回及J-SQ5上升半旋回沉积地层为有利层段;基东鼻凸、石西凸起及3个泉凸起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
辽河滩海海南-月东构造带以往发现的油气均分布在构造的主体部位,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其东侧的缓坡带为大型斜坡背景,具有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条件,但勘探程度很低。针对缓坡带探井稀少的现状,充分利用构造主体的钻井资料,结合地震反射特征,建立起了缓坡带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框架下通过沉积相、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波阻抗反演和属性分析等手段预测了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提出了缓坡带少井区地层岩性油气藏识别和评价方法,并预测了有利发育层位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刘辛  屈宏 《小型油气藏》2005,10(1):14-19
针对黄珏油田戴南组油藏构造、沉积复杂,特别是次一级小断层发育,地层超覆明显,标志层发育不全或不明显,储层对比困难的特点,利用层序划分技术,先从地震层序划分入手,建立大规模地层旋回模式,再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再以短期旋回内砂体的叠加样式为依据,实现了储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7.
基准面变化在地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准面在层序地层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建立了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和储层砂体叠加方式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苏北某凹陷盆地为例,通过基准面旋回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测井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地震层序地层及其反射特征,同时以地震地层超覆特征及基准面旋回性对应关系,预测了目标层序储层砂体纵横向分布特点,提出了利用基准面旋回及地震层序地层预测砂体的探索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了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因此准确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依据地层超覆线正演模拟结果的分析认为,地层超覆线附近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尖灭点位置受不整合面倾角、地层倾角等因素的控制,沿着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变化趋势外推可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点的位置。该方法用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馆下段超覆油气藏勘探,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庆长垣杏5X区块葡一组为河控浅水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岩心描述和测井曲线综合分析为基础,对葡一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古暴露、冲刷面与岩性转换面等3类层序旋回界面,将其划分为2个中期旋回、4个短期旋回和12个超短期旋回,并详细研究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超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通过逐井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划分,建立短期与超短期旋回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格架内地层展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在层序格架控制下葡一组4个短期旋回的成因砂体叠置样式、沉积演化规律及砂体分布特征,为开发调整期剩余油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传虎  王学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6):938-943,1012,833,834
构造—层序分析的基础是建立有效构造—层序模型,通过对其地震响应特征的研究,建立层序体与时频特征、储层含油性与时频能量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地震信息的定量化分析,结合地质、测井、钻采等多种资料,进行层序分析、旋回划分、储集层预测及目标定量描述。将构造—层序分析技术应用于陆相断陷盆地的陡坡带砂砾岩体、缓坡带三角洲、低位扇体及其他隐蔽油气藏勘探,取得了较好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量钻井取心及岩心薄片观察,成像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在厘定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和蓬莱坝组地震层序格架基础上,对其进行沉积古地貌恢复及储层研究,进而建立了相应的台地演化模式、储层演化模式及地质模式。该区蓬莱坝组沉积期为缓坡台地沉积模式,鹰山组沉积期为弱镶边台地沉积模式;其储层发育受沉积控制作用较强,与三级或四级层序界面暴露溶蚀及埋藏流体溶蚀关系密切,呈现准层状和孔洞型储层发育、沉积地貌分异小等特点;蓬莱坝组层(块)状白云岩是下步重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2.
 位于生油凹陷邻近的凹陷缓坡带通常是地层及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在缓坡带上所发育的多种油藏大都与缓坡带的沟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精确的古沟谷分析可以减少根据地震相预测沉积体系的多解性,降低储集层预测的风险。进一步结合层序地层学的认识对缓坡带沟谷中沉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洼陷缓坡带沟谷中不同沉积体系域下有利储层发育特点以及沟谷中不同沉积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油气疏导效能,可对凹陷缓坡带受沟谷发育影响的地层、岩性油藏勘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隐蔽油气藏成因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把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的解剖分析,研究沉积作用发生和演化的机制,探讨隐蔽油藏(圈闭)分布的边界条件,进而形成了关于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隐蔽油藏(圈闭)分布与预测的地质方法和技术,初步提出了湖相盆地“低位扇" 和“坡折带" 的理论.以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为例,介绍了斜坡带低位扇砂体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和方法,使该类砂体油藏预测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更加清楚,有效地指导了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4.
高柳地区东营组岩性地层油藏层序约束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这2 种技术的优势,可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在高柳地区东营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应用了该方法。首先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和层序地层格架,将东营组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4 个三级层序;然后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采用储层地震反演技术,追踪识别4 个层序旋回内的有效砂体(砂层组)共28个,为研究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复杂圈闭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系统地划分和对比泌阳凹陷上白垩统至古近系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建立了凹陷内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对比框架,并指出了凹陷北部斜坡带高位进积三角洲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发育区、北部斜坡枢纽带内低位扇断层-岩性油气藏、深凹区湖扩展期和高位期滑塌浊积体及湖底扇透镜体圈闭发育区及南部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发育区。以此为指导,对凹陷北部斜坡、深凹区和南部陡坡3个构造带发育不同类型圈闭的特点,开展了复杂圈闭的地震识别和预测技术研究,发现了一批隐蔽目标,钻探后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民屯凹陷西斜坡古近系岩性油藏预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民屯凹陷西斜坡古近系岩性油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边界断层在古近纪控制了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的形成,对体系域的空间展布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古近纪可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其中沉积层序SQ1生、储、盖配置关系好,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西斜坡沉积层序SQ1的低位体系域砂砾岩体是近年来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层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预测砂砾岩体的空间分布,在勘探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类岩性油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坳陷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瓦提坳陷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区,区内及周缘已发现乌鲁桥油苗、志留系沥青砂岩等油气显示。通过对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主要烃源岩沉积背景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明确阿瓦提坳陷及周缘发育潟湖相、陆棚—斜坡相2类沉积背景不同、地球化学特征有别的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印干组烃源岩以斜坡相为主,是与上升洋流有关的特高丰度烃源岩;中下寒武统则发育以潟湖相为主的较高丰度烃源岩。并提出了本区优质烃源岩的沉积发育模式及其沉积环境的判别指标。通过层序地层、地震相、沉积相研究,开展了层序地层格架下地震相、沉积相约束的烃源岩识别与预测。在典型油藏解剖、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阿瓦提坳陷及邻区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的滩坝砂体等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30多年来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该类砂体具有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分布规律比较复杂。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地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主力含油层段——沙四上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地层旋回和7个短期地层旋回,并指出: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中期旋回基准面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  相似文献   

19.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埋深4000~6000 m,属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等时异相沉积特征突出。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导致前期研究常出现“砂对砂、泥对泥”的地层穿时对比的情况,地层对比及储层预测难度均较大。文章运用地震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须家河组二段大区域的等时异相地层对比,建立了地震层序约束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剖析了其纵横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分析了地震属性与储层纵横向变化的之间关系,最终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实现了储层横向展布预测。该研究成果经钻井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形成了较有针对性的方法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