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比较不同红曲菌菌株的耐硒能力和富硒能力,以5株红曲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于亚硒酸钠浓度为0、10、20、50、100、200μg/mL的PDA培养基中培养,测量其生长曲线和菌丝体中硒含量和总硒产量。结果显示: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红曲菌菌株生长的影响与硒的富集均存在差异,其中耐硒能力最强的菌株为紫色红曲菌CICC 5046,其在亚硒酸钠浓度为50μg/mL的PD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可达(53.8±1.5)mm;富硒能力最强的菌株为红色红曲菌M7,其在亚硒酸钠浓度为50μg/mL的PDA培养基平板(25 mL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总硒产量达到最高,为(124.43±2.01)μg;而当PDA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浓度为200μg/mL时,红色红曲菌M7菌丝体中的硒含量达到最高,为(3120.59±193.63)μg/g。因此,不同红曲菌对亚硒酸钠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均不同,这种差异性可能与菌株的基因型或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从5株优良的发酵酵母菌中筛选出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好的产朊假丝酵母,采用耐酸驯化和梯度浓度的耐硒驯化增加菌株的抗性。研究表明,产朊假丝酵母Ⅰ的富硒能力更好。在此基础上,经复合诱变、亚硒酸钠抗性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生物量和含硒量都较高的菌株D-5,再将突变株D-5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1株高生物量和高含硒量的菌株U-16,其菌株生物量为5.86 g/L,总硒量为1 575.40 μg/g,有机硒量为1 500.90 μg/g,其有机硒占胞内总硒比重的95.26%。与出发菌株相比,筛选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67.90%,有机硒量增加了95.95%。  相似文献   

3.
从1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耐硒较好的菌株,对其富硒能力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测定OD值及菌体显色观察,确定菌株的最适耐硒质量浓度;通过3,3’-二氨基联苯胺(3,3’-DAB)比色法测定菌株富硒量;对富硒菌株在抗氧化活性、胆盐耐受以及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进行探究;通过电镜扫描结合EDX能谱分析,观察富硒乳酸菌细胞表面结构,分析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13株中有8株菌具有较好的耐硒能力;WY1,WY2适宜的富硒质量浓度为60μg/mL,WY5,WY8,WY9,WY10,WY12富硒质量浓度为80μg/mL,WY3富硒质量浓度为100μg/mL;WY12的富硒率最高,为79.19%±3.01%;其它依次为WY3(78.72%±1.07%)、WY10(73.42%±1.61%)、WY9(67.65%±3.24%)、WY1(64.27%±3.31%)、WY8(61.49%±4.49%)、WY2(56.29%±3.01%)和WY5(34.98%±1.46%);富硒菌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力上均有显著提高,胆盐耐受力也有所增强;此外,富硒菌株对于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电镜扫描结合EDX分析证实,富硒菌菌体表面吸附有纳米硒微粒。结论:乳酸菌能够富集并转化无机硒,且富硒菌株体外生物活性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能耐受较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和具有富硒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对7株酵母菌和12株乳酸菌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80μg/m L的平板上生长,乳酸菌YQRS菌株和酵母菌FJYJM3菌株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硒能力。对它们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表明YQRS菌株在亚硒酸钠添加量为15μg/m L、添加硒的时间为对数期前期时,富硒效果最好,菌体生物量为2.66 g/L,总硒含量能达到2 300.26μg/L。而FJYJM3菌株在亚硒酸钠添加量为20μg/m L,添加硒的时间为对数期前期时,富硒效果最显著,生物量能达到4.86 g/L,总硒含量能达到5 790.99μg/L。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适宜加硒时间和培养时间,对10株疑似乳酸菌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对菌株富集转化硒能力的测定,最终获得最佳富硒条件和富硒优良菌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RS培养基,5%接种量,培养温度37℃,适宜加硒时间为培养后8 h,培养时间为24 h,硒浓度为10μg/mL时,菌株JZ-07富集转化硒能力最强,富硒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19413μg/g(d.w)和89%,经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对鉴定其与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的同源性达到98%。  相似文献   

6.
纳豆芽孢杆菌可以转化亚硒酸钠为有机硒。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确定了亚硒酸钠适宜的添加时间和添加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SN424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进行诱变,根据耐硒和富硒能力筛选,经连续传代培养后筛选出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结果表明,适宜加硒时间为培养后3 h,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基适宜硒质量浓度为6μg/m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功率为100 W,诱变时间为25 s。诱变后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富硒能力的诱变菌株BN-44,经摇瓶发酵后的富硒量为1136.43μg/g,相比出发菌株的742.12μg/g提高了53.13%。研究表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能有效地对纳豆芽孢杆菌BSN424进行诱变,旨在为有机硒生物转化法中寻找益生菌富硒载体及其诱变育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筛选一株富硒能力强且适宜发酵枳椇液的乳酸菌菌株,为开发富硒乳酸菌发酵型枳椇营养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从枳椇表面分离鉴定出39株乳酸菌,以产酸能力、耐硒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以耐酸耐胆盐能力、富硒率为指标进行复筛,以期得到一株优势富硒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号菌株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其可将枳椇液的pH降低1.23±0.05,能够耐受10 μg/mL的亚硒酸钠溶液,经pH2.5酸处理和0.3%胆盐处理后的活菌浓度大于1×10~6 cfu/mL;在接种量为1%(v/v)、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 μg/mL、36℃培养24 h条件下的富硒率达39.0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培养3 h左右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5 h进入稳定期,培养时间应控制在15~18 h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产富硒酵母,通过硒浓度梯度驯化啤酒酵母Sac.cerevisiae Fec205、戴氏酵母Sac.delbrueckii Fec209、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Fec2011等3株酵母菌,结果显示啤酒酵母Sac.cerevisiae Fec205比其他2株酵母的耐硒性能更强。因此以啤酒酵母Sac.cerevisiae Fec205为原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其富硒能力。通过硒抗性筛选,挑取出6株生长快、菌落大的突变菌株单菌落。取发酵培养基中生物量大的3株酵母菌Sac.cerevisiae Y-3,Y-4,Y-1,接种于硒浓度为40μg/ml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选育出的3株诱变后的啤酒酵母Sac.cerevisiae Y-3,Y-4,Y-1的硒含量分别为932、832、915μg/g,其中最高的Y-3比原始菌株啤酒酵母Sac.cerevisiae Fec205的硒含量增长50.08%、生物量提高了50.97%。  相似文献   

9.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富硒量冬虫夏草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虫夏草菌丝体为材料,经原生质体诱变获得了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均高于出发菌株的无性型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诱变的8号再生菌株的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分别是13.445mg/mL和125.8μg/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55.16%和50.12%。  相似文献   

10.
富硒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 种15 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并对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耐硒和富硒能力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富硒优势乳酸菌,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适宜的加硒时间为培养后的第6小时,培养时间为24 h。通过对9 株菌株比较,确定了较适宜的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为6 μg/mL。最终筛选出BC-25为富硒优势菌株,富硒量425.79 μg/g,硒转化率达27.00%,经16S rDNA分析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  相似文献   

11.
9味中药对鸡腿蘑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丁重阳  王玉红  章克昌 《食品科学》2005,26(10):144-147
研究中药对鸡腿蘑深层发酵中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影响。本文采用将中药固体粉末分别加入培养基巾接种培养,培养4d后测定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结果表明,除黄芪、玉竹外,绞股蓝、苦荞、魔芋、百合、人参、丹参和苦瓜都能促进鸡腿蘑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分泌。不同中药量添加的结果显示,人参的最适添加量为1.5%,绞股蓝、苦荞、魔芋、百合、丹参和苦瓜的最适添加量均为0.5%。  相似文献   

12.
周瑞  田呈瑞  张静  刘娜 《食品科学》2010,31(13):10-15
以鸡腿菇多糖为原料,用溶媒法制备羧甲基鸡腿菇多糖(CSPC),研究反应介质、氯乙酸、氢氧化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羧甲基鸡腿菇多糖取代度的影响。以取代度为指标,确定鸡腿菇多糖羧甲基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鸡腿菇多糖0.5g,反应介质为异丙醇,氢氧化钠7.5g、氯乙酸6.0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 5h。在该优化条件下,羧甲基鸡腿菇多糖取代度达0.989。对羧甲基鸡腿菇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修饰前的鸡腿菇多糖相比,羧甲基鸡腿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富硒深层培养对灵芝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硒对灵芝生长代谢的影响。考察了灵芝对硒的耐受浓度 ,硒对灵芝菌丝量、灵芝蛋白、灵芝多糖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并探讨了硒对灵芝菌丝内部分酶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灵芝对硒的最大耐受浓度为 4 0 0 μg/ g,在硒浓度 4 0 0 μg/ g以内 ,硒对灵芝菌丝量、菌丝蛋白质及多糖的代谢没有明显的改变 ;除可明显增加矿物质锌的含量外 ,对铜、铁、锰和钙含量无影响 ;对菌丝内硒的富集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最高可达 70 0 0μg/ g左右 ;硒对灵芝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结构上的影响 ,仅增加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胡梅  田娟 《食品科技》2007,(12):133-136
以胞外多糖含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对鸡腿蘑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深层发酵优化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淀粉4.0%,黄豆饼粉0.2%,蔗糖3.0%,KH2PO40.1%,MgSO40.1%,CaSO40.05%,玉米浆0.5%。  相似文献   

15.
富锌冬虫夏草菌丝体有机化程度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冬虫夏草进行液体富锌培养 ,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适宜添加锌浓度为 1 5 0 μg/mL ,此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 1 0 7g/L ,菌丝体含锌量为 4875 1 μg/g ,富锌率为 3 4 0 5 % ,有机化程度达到76 3 3 %。分析氨基酸含量 ,富锌冬虫夏草菌丝体中氨基酸含量比对照明显增加 ,说明锌能促进其氨基酸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6.
管娴月  戴传超  高伏康  赵沫 《食品科学》2009,30(21):267-272
采用轮梗霉融合株D-A1作为富硒的载体,进行轮梗霉富硒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源浓度、温度、转速、p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对轮梗霉富硒的影响。并选取对轮梗霉富硒影响较大的碳源、氮源、温度和转速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浓度为90μg/ml时,轮梗霉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麦芽糖100g/L、酵母膏10g/L、温度18℃、摇床转速120r/min,菌体硒含量最终可达3266.79μg/g,细胞富集的有机态硒占总富硒量的85.08%。以不加硒处理为对照,富硒轮梗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亚油酸的含量是对照的1.20倍,花生四烯酸含量是对照的1.24倍,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是对照的1.71倍。  相似文献   

17.
鸡腿蘑速冻预处理工艺及护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鸡腿蘑速冻保鲜工艺。在测定PPO活力的基础上通过对EDTA2Na、NaHSO3、抗坏血酸、柠檬酸4种护色剂对鸡腿蘑褐变度(BD)的影响及采用热处理法钝化酶活性的方法研究,确定了控制速冻鸡腿蘑酶促褐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护色剂对鸡腿蘑褐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弱的为EDTA2Na;沸水加热3min,能有效钝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鸡腿菇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C为对照,探究水提鸡腿菇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分别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 ·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力。结果表明:鸡腿菇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着较好的清除效果;对 ·OH的清除效果也比较明显,与VC的抗氧化能力相当,清除效果随粗多糖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对O2- ·也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清除效果不明显;鸡腿菇粗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其能力低于VC。说明鸡腿菇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日常食用能够有效的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陈乃富 《饮料工业》2007,10(4):19-20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出了鸡腿菇低糖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鸡腿菇液90.5%、蛋白糖0.132%、柠檬酸0.168%。所制成的鸡腿菇饮料风味独特,有较好滋味、气味、颜色和营养。  相似文献   

20.
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工栽培的新鲜鸡腿蘑为试材,研究了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蘑具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属于呼吸跃变型蔬菜。在(1±0.5)℃的冷藏温度下,厚度为0.05mm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既推迟了鸡腿蘑呼吸高峰的到来又降低了峰值,且有效控制了鸡腿蘑失重率、褐变度、膜透性和PPO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了鸡腿蘑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其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