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这就导致了我国对于钻探工程的需求非常强,但是随着长期的开采,我国当前的石油产业已经进入了深层开采的阶段,这就需要有超深的钻井才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但是超深钻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高温以及水基钻井液,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才可以保证当前的开采工作能够按照预期的计划实施.因此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相... 相似文献
2.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超高温高压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解超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规律,采用M7500型超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胜科1井四开井段抗高温钻井液的超高温高压流变性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高温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远比压力的影响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流变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赫切尔一巴尔克莱模式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超高温高压条件下抗高温钻井液的流变性.在大量现场钻井液流变性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够准确预测井下超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该研究为超高温钻井液技术在胜科1井的成功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超深井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钻井液性能对于确保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M7500型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超低渗透聚磺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比压力大得多,高温下压力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温度升高,塑性黏度呈指数规律下降.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在210℃左右.温度升高,流性指数增大,稠度系数减小;压力增大,流性指数减小,稠度系数增大.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塑性黏度及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K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应用方便,适合在生产现场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胜科1井超低渗透聚磺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时更适合宾汉模式. 相似文献
4.
深井、超深井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热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钻井液行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提高钻井液的抗高温能力,研究了高温对钻井液的影响及相应的技术对策,形成了一套密度为2.00g/cm ^3~2.35g/cm^3抗220℃高温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由四类核心处理剂组成:抗高温复合降滤失剂、抗高温降粘剂、润滑封堵防塌剂及高温稳定剂。评价了水基钻井液体系在高温下的高温稳定性、高温高压流变性能、抑制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钻井液经过220℃高温老化后,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流变性好,并具有良好抑制性能和抗盐、钙及钻屑等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5.
深井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室内配制的水基钻井液,主要考察了配浆土的种类及配比、自制高温护胶剂GHJ-1加量、以及钻井液密度对水基钻井液黏度、切力等流变参数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钻井液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密度固相是影响水基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主要因素,适当控制钻井液中黏土含量和采用抗高温的抗盐土海泡石,可以有效控制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高温流变性,在中低密度(1.5g/cm~3)盐水钻井液中保持黏土总量为3%、钠膨润土海泡石为1:2,在高密度盐水钻井液(1.8g/cm~3)中保持黏土总量不超过2%、钠膨润土:海泡石为1:1时,有利于流变性的控制。GHJ-1加量为1.0%~1.5%时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较理想,在GHJ-1存在下,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在维护处理时注意适当补充处理剂的浓度,才能维持钻井液流变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东方气田属于我国南海海域高温高压并存油气田之一,具有地温梯度高、多套压力系统共存、钻井液密度窗口窄等特点。为此,总结分析了现阶段东方气田高温高压井钻井液所面临的技术挑战,高温稳定性以及流变性、滤失性控制等钻井液技术难题亟待解决。针对东方气田高温高压井对钻井液高温稳定性和防塌技术的需求,通过优选关键钻井液处理剂,研制了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结果表明,优选的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具有高温稳定性强、润滑性好以及页岩抑制能力、封堵能力及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气层保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作用机理以及性能,从高温对水基钻井液的影响以及水基钻井液的高温作用机理出发,开展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分析,从流变性和高温高压流变性出发,对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温是影响钻井液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老化温度的逐渐提升,钻井液的动切力将会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仍然具有很好的流变性,其性能受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基葡萄糖苷是一种聚糖类高分子物质的单体衍生物,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甲基葡萄糖苷能降低钻井液的水活度,并形成理想的半透膜,有效减缓压力传递和滤液的侵入,从而维持井壁稳定。以室内合成的甲基葡萄糖苷为主要成分构建了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抗污染能力以及储层保护能力进行了评价。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及抗污染能力,不同的无机盐加入对钻井液体系流变性及降滤失性影响不大,劣质土污染后体系性能基本不变;同时该体系具有优异的储层保护性能,室内动态污染后的平均渗透率恢复值达到了96.1%,是理想的环保型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井设计井深将超过万米,井底地层温度可能在 300 ℃以上,井内钻井液将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环境,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室内实验通过在不同加量、不同温度(30、90、120、150、180、210、240 ℃)等条件下测试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及高温高压滤失量,对抗 240 ℃高温钻井液材料及处理剂进行了优选,最后选用 4% 新疆膨润土与抗高温材料 HPS 复合作造浆材料,添加了高温保护剂 GBJ;复配使用抗高温降滤失剂 LQT、SPNH、JSSJ、JSJ-1、SMP-I 作降滤失剂,引入了新型抗高温降滤失剂 DDP 和抗高温降黏剂 JNJ。评价了优选配方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和流变性,在 240 ℃高温滚动 16~72 h后,采用金属滤板直接在230 ℃高温下测试钻井液性能,测试温度由低到高, 再由高到低。结果表明: 优选出的配方在240 ℃下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流变性, 高温高压滤失量低。 相似文献
13.
胜科1井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胜科1井井底温度235℃,并且存在盐岩、泥页岩及盐膏泥混层,钻井液流变性调控困难。分析了固相含量、地层组构和高温等因素对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得出了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手段:1)适当增大聚丙烯酰胺的加量;2)应用抗温抗盐降滤失剂;3)应用高温流型调节剂;4)尽量降低固相含量;5)定期清理循环罐底部的沉积砂和稠浆等。胜科1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高温、高固相和盐膏泥混层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问题,从钻井液方面保证了胜科1井的安全、快速钻进。 相似文献
14.
15.
16.
莫深1井抗高温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莫深1井钻井施工中存在高温高压问题,开展了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系列研究实验,实验均采用国产材料,优选优配抗高温处理荆,通过室内大量配方实验,成功开发出能满足莫深1井深井段施工要求的水基钻井液体系,体系的热稳定性及高温下的性能均较好,抗温可达220℃,并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该体系的成功研究对莫深1井的顺利钻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温高压流变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温度,压力对外事井液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具有温度,压力的钻井液流变参数的计算;钻井液流变参数受温度,压力影响后对外事井过程中岩屑携带,循环压耗值等工程问题的影响情况等。 相似文献
18.
一种水基抗温钻井液的高温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液的高温流变性对于深井、超深井快速、安全地钻进具有重要影响,而高温老化冷却后测定的钻井液流变性能并不能代表高温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因此采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的高温流变性进行了研究,求得其流变参数,最高实验温度达到了220℃。综合考察了温度、密度、聚合醇、聚合物和盐等因素对钻井液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黏度与温度间遵从二次函数关系,温度升高,塑性黏度呈指数规律下降,且体系的密度越大,受温度的影响越大;在低温段(~150℃)加入聚合醇和聚合物会对体系流变性产生明显影响,高温段(150~220℃)影响较小;盐对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流变性的影响明显大于低密度钻井液体系。该研究可为现场施工中钻井液体系流变性的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高性能水基钻井液(HPWBM)是为了满足环保需要而研制的一类可以替代油基钻井液(OBM)的新型钻井液体系,该项技术在国外引起了高度重视。介绍了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室内研究和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其性能特点、井壁稳定机理、组成及处理剂作用、抑制性评价方法和现场应用效果。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井的钻井作业。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提高了机械钻速,实现了低的稀释率和较高的固相清除效率,摩擦系数与油基钻井液基本相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钻头泥包和聚结现象,大大节省了钻井和完井时间,提高了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