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使用高质量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光伏发电功率,对高效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补充电网供电能力和推进节能减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由于光伏时序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本文提出了面向光伏时序数据的缺失值与异常值处理算法,并基于此搭建了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系统.[结果]该系统可以有效处理多种光伏时序数据,并集成了不同时间尺度及不同...  相似文献   

2.
硅片制造是光伏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切片机是硅片制造的关键设备。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切片机的需求量逐步提高。切片机需求的线速度、电机功率、控制精度也逐渐提高。本文从光伏行业发展、工艺概述、切片机电机选型、切片机调试、技术难点分析几个角度对光伏切片机进行分析。西门子提供的SINAMICS S120伺服驱动系统和1PH8伺服电机,为光伏切片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自动化应用》2014,(9):I0001-I0001
近日,国际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分布式光伏系统大规模集成应用”招标结果揭晓,大全集团中标,获得工信部立项审批.资助经费600万元。这也是大全集团近年来往光伏新能源领域第三次获得该项目支持。大全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建成包括多晶硅、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逆,变器和太阳能电站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由多个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中心组成。每个检测单元通过超声方式对需要检测部件的表面进行实时检测。当被检测部件出现异常情况,如即将破损、异常破损等,超声传感器检测出异常信号并记录下来;然后,向处理中心发出数据传送请求;得到允许后,将当前数据及该数据前一时刻的数据一起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传到数据处理中心;处理中心根据检测单元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破损类型、程度并精确定位破损位置等;产生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5.
路面交通线破损图像智能检测的研究极大的提高了对路面维护和保养的效率。针对现有系统获取图像较难且像素差、处理图像算法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智能监控系统路面交通线破损图像智能检测算法。即通过城市智能监控系统获取图片样本,采用高斯低通滤波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相结合算法对样本进行滤波分割处理来突出路面交通线等有效信息,智能检测和计算分析图片纹理特征并得出结果。根据标准样本和检测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做出结果判断,在检测出路面交通线存在明显破损时对市政部门提供及时的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系统获取图片方便且像素高,同时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可运用于实际路面交通线破损等路面状况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光伏系统光伏控制器普遍采用PWM方式对光伏蓄电池充电,由于太阳能充电器是从光伏面板取得能量,而光伏面板的输出功率、电压、电流受环境和光照的影响较大,输入变量不稳定,所以很难在输入控制上做更多的改变。确保延长光伏蓄电池使用寿命并使其稳定地运行,需要对光伏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实时监控和测量,准确估算蓄电池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先上线检测再电流置零混合式方法检测光伏系统光伏蓄电池荷电状态。介绍了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实现过程。实际情况表明:该检测方法测量精度高,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光伏发电设备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故障检测低下问题,设计了集采样、稳压、采样保持和故障采集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并提出了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分布式测控网络,使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得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检测装置自带计算处理模块智能对比检测数据,为实现故障检测算法提供数据支撑。为了更好地识别光伏发电设备的故障,提出了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引入可信度检测度量参数的故障监测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消除误差,并且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试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的干扰信噪比下,检测故障的时间仅在5 ms左右,能够自主地对光伏发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进行识别,极大地提高了光伏发电设备故障检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应用》2014,(6):I0001-I0001
2014年5年21日,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公开市场成功增发2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获得融资净额折合人民币约3.5亿元。大全新能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多晶硅和硅片制造商,主要从事高质量太阳能光伏多晶硅和硅片的制造和销售,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所研制的12 in硅片预对准系统.首先,根据硅片预对准系统的任务和流程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其次,设计了预对准检测算法,采用最小二乘圆法对硅片圆心进行定位;提出了检测硅片缺口的边缘变化率法和计算缺口基准点的曲线拟合法.对预对准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采用光学式预对准方法,对12 in硅片进行了预对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硅片缺口的重复定位精度小于48 μm,预对准时间为23 s,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场检测问题,该文使用空分复用与波分复用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FBG阵列的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场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对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的实时多点监测。同时,实验研究了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场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光伏电池板表面温度、环境温度与太阳能辐射功率变化情况基本相同。正常工作的光伏电池正面温度略高于背面,发生热斑故障的光伏电池背面温度略高于正面温度。该系统提高了光伏组件温度的测量效率,也为其它领域的表面温度场测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此外,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可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光伏电池板冷却方式,对于改善发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