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预制式二次设备舱作为电力二次设备在户外运行的载体,为内部的二次设备提供各类防护。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是舱体防护性能的重要环节。文章对预制式设备舱体电磁屏蔽的薄弱环节,如门缝隙、通风口、空调安装间隙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电磁泄露的方案。同时,对预制式设备舱内外部接地方案进行了探讨,对机柜与等电位接地网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盛晓云 《通讯世界》2014,(1):104-106
本文从标准配送式智能站的建设背景出发,针对“标准配送式”的建设理念、建设方式、创新亮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宏观概括,突出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全新建设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国网首批试点的建设工程中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预制光缆、预制电缆、装配式建筑物、装配式构筑物等技术的应用情况,为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创新建设模式的显著优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并分析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以空调作为主要散热器件的散热方案,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了空调与风机联动的散热模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高温时段以空调作为散热器件,保障散热效果,在非高温时段,以风机作为散热器件,降低能耗,2种散热器件互为备份,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对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外部环境下的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实现了二次设备预制舱内部的高可靠、低功耗散热。  相似文献   

4.
李健  段军霞  钟泰军 《电子测试》2022,(1):134-135,127
综合对比混凝土建筑配电楼(双层)、混凝土单层建筑配电间、预制舱式配电间.预制舱建筑配电间整体建筑面积最小、占地面积小,虽然土建费用最低,但舱体费用较高,整体建筑造价较高;优点主要是土建工作只需做设备条形基础,再者设备到现场后接线和调试工作量较小,建安周期最短.  相似文献   

5.
朱秀海 《电子技术》2023,(3):266-267
阐述预装式模块化变电站的特点,传统新能源升压站建设中的问题,探讨在新能源领域中的预装式模块化变电站结构,包括主变模块、智能二次舱模块、GIS组合电器模块、中低压开关柜模块、无功补偿模块。  相似文献   

6.
蒋雷  王丹 《通讯世界》2017,(6):218-219
智能变电站初期建设时就应用了光缆这是非常必要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预制复合光缆可以达到电缆、光缆的集合.智能变电站通过使用预制复合光缆,实现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电缆、光缆的完美连接,智能变电站使用的光缆通过将各种光缆、光纤集合形成复合光缆,其优点在于可以应用于跨场地、房间间的二次连接设备,实现了所有控制信号可以通过一根线缆来连接的目的.从预制复合光缆的技术特性和应用范围来看,其减少了施工量、减小了电缆占地、降低了智能变电站成本.大大提高了线缆施工的质量施工效率.另外对光缆施工提出一些要求,可以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供水设备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做好二次供水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变频二次供水设备安装调试及远程监视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变频二次供水设备的调试安装方法,然后对远程监控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和依式飞机正在对一集成舱进行测试。该舱中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红外传感器和电光传感器,能从高空或低空对地面目标作连续2 4h侦察。该M40 0侦察吊舱于上个月在莫斯科航展上露面,它安装在一架苏和依式飞机苏-3 0战斗机的中部。它还可以给攻击单元提供目标指示。该舱除了安装有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分为一次设备安装和二次设备安装。二次设备的安装是水电站电气安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水电站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也关系着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本文作者从水电站电气二次设备的基础安装、电缆及管道敷设、机组的自动化元件安装及调试等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实践工作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预制户外通信机房”综合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峥 《通信世界》2001,(24):45-45,46
当今,移动运营商更加关注消除通信盲区,快速经济扩容。由此,小容量站点愈来愈引发了市场的需要。预制式户外通信机房也应运而生了,由于预制式户外通信机房既可以完全在工厂装配调试,直接送到站点,又能将房体板运到工程现场安装,运营商便从原来繁杂综合的基建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该项目建设简化,工期可以大大缩短,因而降低了成本,新项目又能马上投入商业运营。 近年来,国内的某些通信运营商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和场合开始尝试使用类似的预制式户外通信机房,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事实上,预制式户外通信机房是按照用户实际需求进行…  相似文献   

11.
封闭式组合电器,又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l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它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其安装方法主要采取"分节运输、现场组装"的安装方式。本文将针对封闭式组合电器的安装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和大家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2.
汤国栋 《通讯世界》2017,(14):237-238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又被称之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其对变电站中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进行优化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采用"分节运输、现场组装"的形式进行安装.本文首先对±800kV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总结了设备安装工艺,然后提出了安装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变电站设备因遭受雷击或输电线路雷电侵入波而导致绝缘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雷电冲击传递过电压将对二次绕组绝缘耐受电压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性点就地安装过电压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安装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     
《变频器世界》2013,(7):36-37
ABB为蒙古的铜矿提供动力http://www.automation.com近日,ABB赢得了一项来自蒙占Mongolyn AltCorporation Tsagaan Suvarga的大型电气设备订单。矿址位于东戈壁省,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以南约560公里处。整合到预制集装箱式变电站,ABB的供货包括22/6.6kV开关柜、直流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变压器、400V电机控制中心、变速驱动器以及变速多驱动器和基干最先进过程控制系统800xA和IEC 61850的电源管理系统。将设备纳入预制的变电站减少了现场的安装工作、从而优化了整体时间进度。此外,该解决方案已被证明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基站铁塔基础类型是浇式筏板和桩基础为主,其需要等混凝土养护好才可以安装杆塔,无法适应现代基站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速装铁塔基础研究方案,即新型预制拼装基础,首先介绍了新型预制拼装基础加工、施工工艺,其次对新型预制基础与传统现浇基础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其使用场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基站建设提供参照,满足现代基站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载安装工艺对走航式ADCP应用中的测量效果影响,从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了影响ADCP探测精度的各种因素,阐明了使用透声板结构的必要性,提出了ADCP安装舱的设计要点和走航式ADCP的船载适装工艺,安装实践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为ADCP实际安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玉峰 《通讯世界》2015,(2):147-148
电气装置的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增强电气安装的质量水平,应使用适当的电气安装技术,本文通过对设备基础、电位地网、电缆敷设、外壳接电线、二次接线等各个步骤的安装要求进行介绍,探究最新工艺要求以及详细施工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能见度是气象、环境和交通观测的重要参数,针对不同原理能见度测量设备没有统一的测试环境和定标标准的问题,设计了能见度环境模拟舱。采用造雾和净化组合实现10 m^50 km能见度模拟。寻找模拟舱内空气均匀度监控方法,消除由空气不均匀带来的误差。研制了一种新型能见度透射式测量系统。积分球对光源能量监控和光信号接收起到重要作用,消除光源不稳定带来的误差。望远镜接收光束减小了光路调节的压力。白色LED光源受外部高频调制,信号测量端同步解调,有效消除外界光干扰。准直和扩束透镜组将光源发散角控制在1 mrad。反射光路实现了有限空间光程的增加,缩短了系统的安装基线。开展了实验室内模拟能见度测量实验,通过积分浊度计传递定标参数,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在1.7~20 km测试区间相对偏差小于5%.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对比,测量误差约10%,统一定标后测量误差减小到约5%。模拟舱控制系统结构合理,透射式测量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9.
某类地球同步轨道星载光机电设备跨舱板安装于卫星舱内外,二维转台绕两轴转动指向地面,加剧了吸收外热流的变化;内部光电器件发热量大,但传热路径复杂,对温度场的均匀度和稳定度有较高要求,这些给热控设计带来难度。针对光机电设备的工作、构型特性和在轨热环境,进行热控系统区域化设计,提出三级控温、多层安装环和热收集、输运通道等热控创新措施。通过NX TMG热分析软件对极端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控方案正确有效,实现了多姿态变化光机电设备的温度场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世界》2018,(7):20-21
本文根据“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工艺一流”的建设要求,结合智能变电站建设经验,对智能变电站模块化、标准化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即插即用”技术的实施方案。同时,在研究光纤连接技术的基础上,摒弃传统光纤配线架和光纤熔接点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模块化、标准化光纤配线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免熔接光纤配线模块和“光纤法兰盒中转技术”,统一了预制光缆及预制舱内预制尾缆的接口类型,既便于施工,节省投资,又有利于缩短安装及调试工期,提升整个二次系统的集成度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