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穿戴式心电信号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当前心电信号(ECG)监测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穿戴式心电信号监测系统,系统架构由AD8232生物芯片、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R5738以及Micro-SD卡组成.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具体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动态双阈值的实时心率提取算法.通过对于本系统的功耗测试与实时心率算法的验证,得出本系统具备体积小、低功耗等穿戴式设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测量血压,而使用水银血压计需要专业人员,电子血压计功能单一且不方便携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穿戴式测量血压的手环,该设备基于PPG信号测量血压的方法并结合了红外测温技术,实现了测量血压和温度的功能,结合蓝牙通信功能,实现与手机端通信,为手机端处理数据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可穿戴式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用户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户端作为穿戴式远程医疗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其特性直接决定了仪器未来的普及.为此,提出了一种用户端的设计.设计由一个前端模块和一个后端模块组成.前端模块通过心电采集电路从人体获取心电信号,经A/D转换后由nRF905射频芯片无线传输到后端:后端利用GPRS将来自前端的数据远程传输到监护中心,并接收来自中心的反馈信息.设计还采用了LCD来显示心电信号以及来自监护中心的信息.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引入了AES加密和LZ77压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实现心电信号的安全、准确、实时的传输.  相似文献   

4.
由于心脏病发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实时心电监护可以及时获取患者的心电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论文所研究的无线心电监护系统使用了嵌入式技术,通过蓝牙模块传送心电数据。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对患者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护。  相似文献   

5.
《电子技术应用》2017,(9):17-21
为了检测公安、消防官兵等高危职业人群的心电信号,以胸带作为穿戴载体,设计一款可穿戴式无线心电检测系统,在智能手机上实现心电、心率的实时传输与显示。考虑到警员日常的活动,基于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参考信号,对比两种自适应滤波算法滤出运动伪迹(Motion Artifact,MA)后的输出波形。结果表明,采用归一化的最小均方算法(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的自适应滤波器输出心电信号基线平稳且R波定位准确性达99%以上。在正常的人体活动中实时测量的心率值误差在4%以内,心率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可穿戴式人体呼吸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可穿戴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监测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实时检测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睡眠呼吸状态。可穿戴技术实现基本生理信号的低负荷获取;蓝牙实现呼吸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且方便与PDA或Android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通信,保证了对病人的连续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可穿戴医疗设备在通用计算平台下的通信与管理问题,更好地在智能病房系统中支持对病患的生命体征监测,设计基于Node.js的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可穿戴医疗设备管理中间件,实现对BLE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设备连接、操作控制、数据处理等管理功能。同时还实现多设备的并发控制,满足医疗场景下多设备协同监测的需求。未来,各类可穿戴医疗设备借助于该系统可便捷地接入到智能病房系统中,进一步扩展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化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心脏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采集和研究心电信号,介绍了一种基于蓝牙低能耗(BLE)PSOC的心电图(ECG)穿戴装置的设计。该穿戴装置通过非接触式电势集成电路(EPIC)采集心电信号,经过模拟前端(AFE)信号调理电路,由智能蓝牙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 4BLE)对信号做进一步处理,通过智能蓝牙(Smart Bluetooth)将心电图数据传输到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C2430的穿戴式呼吸检测模块.模块通过CC2430触发了加载到两个检测电极上的高频激励脉冲.检测到的两个电极间的阻抗变化信号,通过滤波放大,送至CC2430进行模数转换,再利用ZigBee无线通讯单元把信号发送至上位机,实现了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实时监护.该模块由单片机实现整体控制,采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穿戴式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低、易使用等优点,还可以实现与心电检测共用检测电极,适用于家庭便携式监测仪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可穿戴式无线网络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从可穿戴式计算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的概念。并运用IEEE802.15标准中的蓝牙和Zig鄄Bee技术构建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模型,阐明了它们的服务原理,分析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的核心技术。最后展望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电数据是诊断人体心脏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远程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为解决传统心电采集移动性和远程传输问题,而研制出一款可佩戴式远程心电采集终端。它由心电采集模块ADS1198、中央处理模块STM32、显示OLED液晶模块、USB模块、4G模块构成。能实时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进行滤波处理,再通过OLED液晶模块大致显示心电波形。该设备具有通过USB模块传输数据至电脑实行近程心电数据管理或4G模块传输数据至医院监听端实现远程心电接收的功能。其体积为,重量仅为50g,工作电流仅为12.8mA。设备体积小巧,功耗低,便于佩戴,能采集医院分析病理的标准12导联心电数据,适用于在家庭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老年人或病人的人工监护成本越来越高,针对目前各种跌倒监测装置的不足,设计了一款基于腕部智能穿戴设备的生理体征采集、跌倒监测和报警系统,该装置通过集成的各种传感器采集腕部高度、加速度、角速度等体征信号,并采用合适的算法实现了跌倒检测报警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佩戴本文设计的腕部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较好地实现对跌倒行为和日常非跌倒行为的区分,在不影响佩戴者舒适度情况下行为检出率可达到98.5%。  相似文献   

13.
《微型机与应用》2014,(24):95-97
EPIC ECG穿戴装置是一种基于新型电势测量元件的非接触电机的穿戴心电获取装置。首先提出了穿戴式心电获取装置整体架构;其次基于心拍的数值表征参数和形态,在已有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心电信号进行预测分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利用专家库和轮廓模式识别结合的综合特征向量提取方法对分类准确度进行改进;最后利用MIT-BIH数据库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综合特征向量的应用提高了SVM的分类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微型机与应用》2015,(16):83-86
提出了一种可穿戴式心电医疗监护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ZigBee技术将若干可穿戴心电检测终端根据需求构建相应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服务主机完成数据汇总、存储、显示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由心电监测芯片BMD101、STC微处理器和CC2530无线收发模块等构成。设计作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并获得第十四届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移动心电监护成本,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心电监护软件系统,结合Android平台的特点,利用Android的通用框架完成软件系统开发.软件系统使用蓝牙、串口等与心电采集模块通信,获取心电数据并在移动设备进行实时分析,利用3G等无线网络技术接入互联网,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心电监护软件系统可以完成心电实时监护、分析和传输.  相似文献   

16.
应用HL7标准实现心电数据交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现行主要医学标准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其拓展性和可行性,选择HL7作为医院电子信息化的首选标准方案。以注解心电图(aECG)为例,遵循HL7的规范,实现HL7接口引擎。分别使用XML文档模板实现基于HL7的aECG消息编码,采用MFC和MSXML等Windows开发技术在VC++平台上实现对aECG消息的解析及消息的修改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穿戴系统电源控制器,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源控制器,为穿戴式系统提供电源管理功能。具有双电池的充电/供电管理,内置单片机,电源开关软控制,并可遥控关机,可实时监控并指示控制器各工作状态,可指示电池电量信息,与上位机通信上传工作状态及电池电量等信息。具有充满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输入反接保护、双电池并接工作等保护功能。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操作简单、功能全、双电池配置灵活、金属外壳电磁兼容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用太阳能电源或手摇发电机通过控制器给电池充电,提高其野外使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微型机与应用》2019,(9):30-33
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可穿戴设备手势识别系统设计。以智能手表为例,利用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在执行不同手势时三轴加速度数值的不同以及执行时长的差异,使用TensorFlow以及CNN神经网络实现手势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交互手势的识别有着良好稳定的识别率,准确率达到97%以上,并且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较好。所提出的手势识别系统还可以应用到数字签名、个人安全或用户标识等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