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毅  辛选荣  刘汀 《模具工业》2006,32(4):49-52
探讨了导向筒挤压的可行性,对几种工艺方案进行了分析,选择了最优方案并制定了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导向筒挤压模具。采用冷挤压工艺加工后,提高了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改善了强度和韧性,减少了切削加工量,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零件的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冷床上卸钢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原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减少了油液的泄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维修强度,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轧钢加热炉加热能力不足,炉墙冒火,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的情况,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延长了加热炉的长度,更换了单蓄热式空气烧嘴,并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而消除了炉墙冒火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能力和自动控制水平,降低了煤气消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锻后40MnB轴头毛坯进行了工艺试验,提出了锻后余温热处理的工艺方案。结果表明,经锻后余温处理改善了40MnB的内部组织结构,细化了晶粒,提高了力学性能,质量得到保证,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隐身罩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点,改变了组焊式的制造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模具设计制造工艺方案,简化了设计结构,并以DYNAFORM软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及模拟。结果表明,提高了模具设计制造效率及准确性,满足了批量生产,且提高了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厂锻工车间的六台余热锅炉安装了自动给水装置,实现了远距离集中控制,避免了干锅和满锅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锅炉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节省了劳动力,原分散管理需24人,现集中管理仅需5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生产实践,提出了拖拉机变速箱体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内应力超过了抗拉强度所致。采用型内孕育,改善了铸件的组织结构,提高了抗拉强度,抵消了冷却不均匀所产生的内应力,消除了裂纹,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加大拖拉机导向轮合件的生产规模, 开发研制了一台自动焊专机, 实现了拖拉机导向轮合件的全自动焊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满足了规模生产的需求; 还实现了该零件的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的一元化控制, 减小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熊毅  黄建娜 《模具技术》2014,(3):6-10,21
分析了望远镜镜身的结构,提出了塑件成型及模具设计的关键点,设计了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了可相对运动的组合式型芯,以增加内抽芯机构的运动空间,通过塑件推出时带动螺纹滑块的移动实现了内侧抽芯。设计了矩形型芯镶块、加工了避空结构,采用螺钉固定,解决了狭小空间安装小型芯的问题,避免了模具干涉。采用了锥面配合,提高了模具的定位精度,减小了配合件的摩擦。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生产的塑件质量满足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杰慧  王子砚  练勇  刘珂 《热加工工艺》2014,(17):102-104,110
采用离心铸造+周期轧制的工艺,成功生产了双金属复合管(外层为14MnV,内层为TP316L)。该工艺解决了双金属复合管的尺寸问题,减小了壁厚,节约了金属,降低了成本,同时均匀了组织,提高了双金属复合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刘相华  王国栋 《轧钢》2001,18(3):45-47
以超耐久覆层钢板、建筑用隔热夹层板和高能粒子硬化钢板为例,介绍了特殊性能有机涂层钢板的涂膜特性、生产工艺与使用特点,并介绍了典型氟基涂膜与贴膜钢板的曝露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高辉  王彬 《轧钢》2022,39(1):30-36
针对某厂冷轧卷取带钢咬入阶段常出现起套、断带等卷取失败问题,建立了卷取机带头咬入阶段的二维动力学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并提出了描述带钢咬入阶段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即带钢卷取半圈时张紧为卷筒和带钢的临界速度差。采用该指标,定量研究了带钢厚度、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带头翘曲高度、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材料参数等因素对临界卷取速度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厚度是影响卷取速度差控制的重要因素,带钢厚度越小,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越大、带钢翘曲高度越大,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其他因素如带钢翘曲长度、摩擦因数、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的材料参数对速度差的影响较小。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对该厂卷取机卷筒的初始速度进行了优化,生产表明带钢卷取初始阶段起套现象明显减少,并且能够迅速建立稳定张力,保证了卷取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3.
板形是板带材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辊系弹性变形是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轧机辊颈载荷分布直接影响轧机的辊系弹性变形,因此精确分析辊颈载荷分布对板形控制和轴承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实验室四辊可逆冷轧机,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基于显式动力学建立了耦合支撑辊轴承、轧辊和轧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板宽、摩擦因数、张力和压下量等因素对支撑辊辊径载荷分布和板凸度的影响,对四辊板带轧机板形控制和轴承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彭文  马更生  许楠  曹剑钊  李影  张殿华 《轧钢》2016,33(1):58-60
针对唐山兴隆钢铁公司热连轧全连续生产线的布置特点,提出了符合现场实际需要的剪切控制策略。采用高精度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轧件头尾的准确跟踪,以及剪切角和飞剪剪切启动时刻的精确计算,保证了轧制生产节奏的连续性,并成功将剪切长度误差控制在80 mm以内,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  相似文献   

15.
魏敏 《模具工业》2012,38(10):54-57
分析了汽车车门头道密封条接角部位的结构特点及成型工艺,针对制品变截面的特殊结构形式,详细介绍了接角模整体结构及其设计要点。模具结构有一定特色,可为其他同类汽车车门密封条接角模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薄带连铸是新兴的短流程带钢连铸技术,具有节能和工艺流程较短等优点。由于其工艺特点,薄带连铸带钢跑偏的解决方法不能照搬常规的带钢生产经验,为了解决在薄带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铸带跑偏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常规连铸中使用的纠偏方法,结合薄带连铸的生产特点,分别从设备和工艺两个方面对造成铸带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造成跑偏的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沈福磊 《轧钢》2019,36(3):81-82
针对某1 420 mm酸轧机组生产极薄带钢(最薄0.15 mm)时,出现轧机出口飞剪剪切后穿带带头与设备刮蹭而堆钢的问题,通过解决带钢与机械设备之间刮蹭问题、调整出口压缩空气吹扫方向和力度、控制板形和轧机出口设备前导率,使薄带钢穿带成功率由93%提高到100%,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黄海生  胡剑斌 《轧钢》2020,37(4):78-80
针对采用带头与卷取机芯轴橡胶套筒定位区动态接触的传统自动定位技术控制效果不好而带来带头印缺陷的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是因为不同规格、钢种带钢的工艺参数不同,带钢穿带过程中在传送辊上的打滑量不同,在传输通道上的下垂量不同,带头到达卷取机芯轴定位区时计算带头位置与实际带头位置存在不稳定的偏差,因此带头定位精度不稳定。为此,开发了双动态自动定位技术,穿带过程中预留了足够的带钢打滑及下垂富余量,且带头与定位区中心线在助卷皮带咬入口静止状态下接触,消除了影响带头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带头定位精度能稳定在±15 mm的误差范围内。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19.
焊剂带遮电弧中的位置是约束电弧的关键,并决定着电弧的加热特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焊剂带约束的电弧应用于超窄间隙焊接,通过采集相当于电弧探极的焊剂带上的电压波形,对焊剂带在电弧中的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集焊剂带电压波形并根据电压波形值的大小,可判断出焊剂带在电弧区的位置及熔化的焊剂带向熔池中过渡的方式.增加焊剂带距电弧中心距离,会使焊剂带在电弧区的位置发生改变,同时还减小了弧柱对焊剂带的加热效果及熔滴与焊剂带接触的频率.此外,测得了电弧区不同焊剂带电位所对应的焊剂带位置.  相似文献   

20.
黄海生  胡剑斌 《轧钢》2007,37(4):78-80
针对采用带头与卷取机芯轴橡胶套筒定位区动态接触的传统自动定位技术控制效果不好而带来带头印缺陷的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是因为不同规格、钢种带钢的工艺参数不同,带钢穿带过程中在传送辊上的打滑量不同,在传输通道上的下垂量不同,带头到达卷取机芯轴定位区时计算带头位置与实际带头位置存在不稳定的偏差,因此带头定位精度不稳定。为此,开发了双动态自动定位技术,穿带过程中预留了足够的带钢打滑及下垂富余量,且带头与定位区中心线在助卷皮带咬入口静止状态下接触,消除了影响带头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带头定位精度能稳定在±15 mm的误差范围内。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