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ZnO压敏电阻设计一个高功率(0.4MW)短电流边界欧姆加热电源系统用于加热边界等离子体,促使欧姆约束状态改善的思想。该系统提供一个方向与等离子体电流方向一致的涡旋电场(E_(EOH)=4.4V/m),给出了在HT-6M托卡马克上利用系统改善了约束的结果。其改善约束的明显特征是(a)密度N_e增加;(b)H_α辐射下降;(c)边界密度涨落和磁扰动下降;(d)边界密度和温度分布变陡。事实上,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进一步研究MHD行为,粒子和能量输运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提升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流,提高了正常欧姆放电状态下的约束能力。等离子体电流上升率为12MA/s,电流提升后,H_0辐射下降,电子温度分布变陡,电流上升约10%,边界密度在电流提升后迅速增加了50%以上,然后分布逐渐变陡。能量辐射损失减少,其分布变宽。在不同的密度放电过程中,MHD行为出现三种类型,即较强的m=3和m=2的磁扰动变弱;磁扰动转变成锯齿振荡;以及小的快锯齿转变成慢的大锯齿。能量约束时间增加了1.6到1.9倍,粒子约束时间增加了约4倍。文中分析了电流渗透过程并与经典扩散过程进行了比较,所有的实验现象非常类似于L-H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提升HT-6M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流,提高了正常欧姆放电状态下的约束能力。等离子体电流上升率为12MA/s,电流提升后,H_α。辐射下降,电子温度分布变陡,电流上升约10%,边界密度在电流提升后迅速增加了50%以上,然后分布逐渐变陡。能量辐射损失减少,其分布变宽。在不同的密度放电过程中,MHD行为出现三种类型,即较强的m=3和m=2的磁扰动变弱;磁扰动转变成锯齿振荡;以及小的快锯齿转变成慢的大锯齿。能量约束时间增加了1.6到1.9倍,粒子约束时间增加了约4倍。文中分析了电流渗透过程并与经典扩散过程进行了比较,所有的实验现象非常类似于L-H模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利用ZnO(氧化锌)压敏电阻来改善平顶段波形的思想。在HT-6M的V_L、I_P剪裁实验中,获得了几十毫秒的理想平顶(△V_L/V_L<5%,△I_p/I_p<5%,△N_e/N_e<10%)。显然,一个稳定不变化的温度及密度分布对许多诊断以及进一步的物理工作有重要意义。还分析了HT-6M的角向场回路,比较了计算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压敏电阻脉冲应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对铁蕊托克马卡可推广到上升段使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ZnO(氧化锌)压敏电阻来改善平顶段波形的思想。在HT-6M的V_L、I_P剪裁实验中,获得了几十毫秒的理想平顶(△V_L/V_L<5%,△I_p/I_p<5%,△N_e/N_e<10%)。显然,一个稳定不变化的温度及密度分布对许多诊断以及进一步的物理工作有重要意义。还分析了HT-6M的角向场回路,比较了计算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压敏电阻脉冲应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对铁蕊托克马卡可推广到上升段使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诊断、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并对有关气体再循环、等离子体平衡与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下初步分析和讨论。该装置现已获得I_p=322kA,q<2.5,(?)=6×10~(13)cm~(-3)”,T_e(0)>1 keV,T_i(0)>0.5 keV和t_E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些特殊方法,HT-6M托卡马克可以稳定运行在只带少量过热电子的超低密度(SLD)区域。其主要参数为:N_e=(0.2~0.6)×10~(13)cm~(-3);I_p=60~80kA;V_o=0.7~2.0V;B_t=0.7~1.0T;a=18cm;R=63cm。在这类放电中,等离子体的密度由限制器和壁的出气量决定,而和初始充的氢气压强完全无关。等离子体是安静的,几乎没有“锯齿振荡”。m=2,3的磁流体力学(MHD)不稳定性只出现在电流下降段。径向温度分布T_o(r)峰化,而密度分布N_e(r)是平坦的。能量约束时间τ_e为1~2ms,大约是Alcator定标律的2~4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HT-6M托卡马克中,用压电扫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进行的等离子体高分辨光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并给出HT-6M托卡马克中,该技术在决定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能量吸收机制的关键性参数氢氘比的测量,离子温度的谱线展宽测量以及边界等离子体再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些特殊方法,HT-6M托卡马克可以稳定运行在只带少量过热电子的超低密度(SLD)区域。其主要参数为:N_c=(0.2~0.6)×10~(13)cm~(-3);I_p=60~80kA;V_e。=0.7~2.0V:B_t=0.7~1.0T;α=18cm;R=63cm。在这类放电中,等离子体的密度由限制器和壁的出气量决定,而和初始充的氢气压强完全无关。等离子体是安静的,几乎没有“锯齿振荡”。m=2,3的磁流体力学(MHD)不稳定性只出现在电流下降段。径向温度分布T_e(r)峰化,而密度分布N_e(r)是平坦的。能量约束时间τ_e为1~2ms,大约是Alcator定标律的2~4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HT-6M托卡马克中,用压电扫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进行的等离子体高分辨光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并给出HT-6M托卡马克中,该技术在决定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能量吸收机制的关键性参数氢氘比的测量,离子温度的谱线展宽测量以及边界等离子体再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处理了以下三方面问题:(1)用于动态分析的托卡马克整体电参量的状态方程描述;(2)为了增加等离子体的伏秒数,维持长平顶放电电流的HT-6M电源方案及其数字仿真;(3)讨论了托卡马克各耦合回路的能流趋势,并分析了OH场与垂直场提供给等离子体回路的能量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HT-6M托卡马克装置在运行时所产生的X射线剂量,能量进行了测量研究。真空空环表面剂量较大,变化范围:2.3×10~2~1.6×10~4mSv;大厅剂量变化范围(距环表面2m外)0~1.8×10~2mSv。测量表明,X射线能量是比较宽的连续谱,并且随测量位置和方向的不同而有一定变化。经实验估计能量≤500keV的X射线约占85%左右。本文给出的剂量数据为装置正常运行提供了防护和安全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诊断、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并对有关气体再循环、等离子体平衡与稳定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该装置现已获得I_P=322kA,q<2.5,(?)=6×10~(13)cm~(-3):T_e(0)>1keV,T_i(0)>0.5keV和τ_E≈10ms的平衡稳定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5.
HL-1装置(即中国环流器一号)的欧姆加热供电系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供电线路。它用电容放电建立强功率脉冲的前沿,通过机组和电感贮能作用维持长脉冲平顶的供电,平顶持续时间长达2s以上。本文介绍了此电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给出了主要设备参数,通过HL-1装置的调试和初步实验,对该供电线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HL—1装置(即中国环流器一号)的欧姆加热供电系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供电线路。它用电容放电建立强功率脉冲的前沿,通过机组和电感贮能作用维持长脉冲平顶的供电,平顶持续时间长达2s以上。本文介绍了此电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给出了主要设备参数,通过HL-1装置的调试和初步实验,对该供电线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处理了以下三方面问题:(1)用于动态分析的托卡马克整体电参量的状态方程描述;(2)为了增加等离子体的伏秒数,维持长平顶放电电流的HT-6M电源方案及其数字仿真;(3)讨论了托卡马克各耦合回路的能流趋势,并分析了OH场与垂直场提供给等离子体回路的能量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利用欧姆加热共蒸发的方式,首次制备出了液氮温度以上的YBa_2CuO_(7-δ)超导薄膜。目前得到的结果是:起始超导转变温度95K;零电阻温度78.6K;转变宽度ΔT_c=12K。不同参量的测量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电阻测量表明,在超导转变前,电阻有一 谷值,我们认为这与电子局域化和氧原子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HT-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在低密度逃逸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电流负反馈控制和水平位移振荡成功实现了逃逸电子的反常多普勒共振,分析了共振效应的实现条件。结果显示:反常多普勒共振使逃逸电子的垂直能量增加,平行能量减小,螺旋角增大,从而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增加,最终逃逸电子的能量降低。可通过此法抑制逃逸电子能量,从而减小逃逸电子对装置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